孙志刚 作品数:12 被引量:125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更多>>
平面撞击流振荡特性 被引量:15 2009年 The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o planar opposed jets were studied by using high-speed camera,smoke wire visualization and hot-wire anemometry(HWA).The oscillation periods of two planar opposed jets at different nozzle separations and exit nozzle velocitie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wo models of instabilities:streamwise 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 model and deflection oscillation model.The oscillation model was mainly streamwise 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 model at L<5H(where L was the nozzle separation and H was the nozzle slot height),and it was mainly deflection oscillation model at L>5H.The deflection oscillation model had a stable period which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ormalized nozzle separation. 孙志刚 李伟锋 刘海峰 于遵宏关键词:平面喷嘴 振荡特性 撞击流 流场显示 同轴对称撞击流中的颗粒运动行为 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高速相机对同轴对称撞击流中颗粒运动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对获得的图片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颗粒在同轴对称撞击流中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最大渗入距离和旋转速度等参数。考察了喷嘴出口气速、颗粒大小、颗粒出口速度以及喷嘴间距对颗粒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在同轴对称撞击流中的运动有直接射出模式和振荡模式,其中振荡模式占70%;出口气速的增加使颗粒轴线速度和旋转速度变大;随着颗粒相对出口速度、颗粒Stokes数和喷嘴间距的增加,颗粒的最大渗入距离变大。 孙志刚 李伟锋 刘海峰 于遵宏关键词:撞击流 高速相机 液体射流在同向气流中的破裂 被引量:5 2007年 液体射流的破裂是雾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理解该破裂过程,文中使用数码相机对液体射流在同向气流作用下的破裂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随着Weber数的增大,破裂过程可依次划分成3种模式:轴对称、非轴对称和细丝模式,其中非对称模式下还包含一个特殊的袋状或者膜状破裂子模式,并分别给出了各个模式下破裂长度和未扰动长度对与Weber数、Reynolds数的关联式。 曹显奎 孙志刚 许建良 李伟锋 刘海峰 于遵宏多元精馏推断控制的估计器研究 被引量:2 1997年 以苯精馏塔为背景,建立了一个非线性的推断估计器模型。在建模中,选用奇异值分解法来挑选控制塔板的位置,并对增益矩阵的构造方法作了改进:选用结合改进θ法的Wang-Henke算法进行在线计算,并采用非对称型汽液平衡模型成功地解决了带侧线出料的复杂塔的估算型计算。在苯塔运用中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对测量误差不甚敏感,能满足工业上的需要。 孙志刚 吴俊生关键词:精馏塔 估计器 苯 两喷嘴对置撞击流径向射流流动特征 被引量:20 2009年 对喷嘴间距与喷嘴直径比为0.5~100范围内两喷嘴对置撞击流径向射流的湍流脉动特征、速度分布和扩展率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撞击流径向射流明显较自由射流湍动强烈;从驻点开始径向射流速度逐渐增大到最大值后开始衰减,射流呈现自相似性;随着喷嘴间距增大,撞击流径向射流的扩展率呈现增大的趋势,大约为自由圆射流的1.5~3倍。采用CFD软件对撞击流径向射流的速度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相比,两方程湍流模型预报的撞击流径向射流的扩展率明显偏小,雷诺应力模型的预报精度有较大改进。 李伟锋 孙志刚 刘海峰 王辅臣关键词:径向射流 热线风速仪 两喷嘴对置撞击流驻点偏移规律 被引量:22 2008年 运用烟线法和热线风速仪对两喷嘴撞击流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喷嘴间距、不同气速比下撞击面的稳定性和撞击面驻点的偏移规律。结果发现,当2D≤L≤4D(L为喷嘴间距,D为喷嘴直径)时,若两喷嘴气速相等,撞击面不稳定,在轴线上发生振荡;当两喷嘴气速有小的差异时,撞击面驻点将发生大幅度的偏移,此时流场变得相对比较稳定。当2D≤L≤8D时,撞击面驻点位置对气速比变化很敏感;当L<2D和L>8D时,撞击面驻点位置对两喷嘴气速比的变化逐渐变得不敏感。 李伟锋 孙志刚 刘海峰 王辅臣 于遵宏关键词:撞击流 稳定性 热线风速仪 气相法合成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进展 被引量:54 1997年 本文综述了气相法合成纳米颗粒材料(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的主要制备技术。并介绍了制备方法的最新进展──化学气相冷凝技术制备纳米颗粒材料。 孙志刚 胡黎明关键词:气相合成 纳米材料 小喷嘴间距撞击流的径向射流速度分布 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热线风速仪对小喷嘴间距撞击流产生的径向射流的速度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径向射流在各个r.>2D的径向断面上的速度分布具有相似性,呈高斯分布.在撞击面上无因次径向射流速度随着无因次径向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与喷嘴直径(D)、喷嘴间距(L)和出口气速无关.无因次径向速度在达到最大值前,与无因次径向距离成正比,在达到最大值后,无因次径向速度与无因次径向距离的1.33次方成反比.在撞击面上径向射流速度的最大值与出口气速成正比,与无因次喷嘴间距的0.551次方成反比.当L/D<1时,无因次最大径向速度的位置随无因次喷嘴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当L/D>1时,无因次最大径向速度的位置保持不变. 孙志刚 李伟锋 刘海峰关键词:径向射流 热线风速仪 化学气相冷凝合成纳米颗粒反应器研究 I.流体流动过程模拟 被引量:1 1998年 建立了化学气相冷凝反应器内层流状况下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求解了反应器内速度和压力的分布,并对计算值和文献值进行了比较。考察了Reynolds准数、直管出口与撞击面的距离等参数对反应器内流型、轴向中心速度、径向最大速度、沿撞击板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 孙志刚 朱以华 李春忠关键词:流体流动 反应器 化学气相冷凝合成纳米颗粒反应器 Ⅱ.传热过程模拟 1998年 考虑反应器内高温差带来的流体物性变化,建立了化学气相冷凝反应器内流体流动和传热过程的二维数学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求解得出了强制对流状态下反应器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考察了直管壁面温度、撞击壁面温度、直管出口与撞击面的距离和Reynolds准数等参数对反应器内中心轴线上直管出口与撞击面间的温度分布、直管壁面上的直管出口与撞击面间的温度分布以及撞击驻点的Nusselt准数的影响规律。 孙志刚 朱以华 李春忠关键词:传热过程 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