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红 作品数:25 被引量:8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水蜜桃褐腐病拮抗酵母菌的筛选及冻干保护剂的优化 桃褐腐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真菌性病害,主要由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水蜜桃感染此病后极易腐烂,对其采后的储藏、运输、销售均造成极大影响。本试验从果园中分离出87株酵母,通过体内... 孙卫红 周秋阳 杨慧慧 王玲关键词:褐腐病 响应面 保护剂 文献传递 不同干燥技术对稻谷品质影响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2016年 干燥是稻谷收获后的重要处理环节,干燥对稻谷品质的影响也是评价干燥工艺的关键因素。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干燥技术的研究,如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太阳能干燥、过热蒸汽干燥,阐述了不同干燥技术的特点和研究进展,其中对稻谷分程干燥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还分析了稻谷的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的评价指标及影响机理,论述了我国稻谷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 熊书剑 孙卫红关键词:稻谷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番泻叶中的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中药番泻叶中快速分离得到4个苷类化合物,溶剂体系为正丁醇-水(9:10,V/V),流速2.0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转速860 r/min。从200 mg番泻叶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 mg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9 mg山奈酚-3-O-β-D-龙胆二糖苷、15 mg异鼠李素-3-O-β-D-龙胆二糖苷和5 mg番泻苷B,纯度分别为97.6%、98.9%、98.3%和99.3%。该方法稳定、高效,适合番泻叶中苷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段文娟 吴秋霞 李月 杨国红 时新刚 孙卫红 王晓关键词:番泻叶 高速逆流色谱 苷类化合物 分离纯化 拮抗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枇杷果实炭疽病菌的控制 为了找到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枇杷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研究从枇杷果实上筛选到能够抑制炭疽病原真菌-胶孢炭疽菌的拮抗酵母。通过体内和体外筛选试验,酵母菌株Y35-1被发现在抑制胶孢炭疽菌生长方面具有较高的生防效果。根据形态学... 孙卫红 温新宇 熊书剑 赵鲁宁关键词:枇杷 炭疽病菌 生物防治 拮抗酵母菌应用于黄桃采后贮藏保鲜的研究 拮抗酵母菌防治果蔬的采后病害效果较好,且无毒无害,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生防制剂。本实验以不易储藏保鲜的黄桃果实为主要材料,利用本实验室筛选的有效抑制桃褐腐病的间型假丝酵母菌Y17和抑制桃炭疽病的柠檬形克勒克酵母菌Y23,... 王玲 杨慧慧 赵一繁 李胜杰 高兴彪 毋宁宁 孙卫红关键词:黄桃 贮藏保鲜 文献传递 基于ATR-FTIR技术原位无损感知棉花叶片表面农药沉积量 2024年 为了探究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技术实施农药沉积量原位感知的可能性,该研究以含有不同量广谱性杀菌剂啶酰菌胺沉积的棉花叶片为试验材料,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开展相关探索。首先使用棉花叶片制成140例已知农药沉积量的标准样品,并采用ATR-FTIR技术获取其光谱数据;然后借助区间偏最小二乘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筛选到272个相关性强的波长变量;最后以优化后的变量及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性能优异,预测的均方根误差为1.18μg/cm^(2),最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低至3.54μg/cm^(2);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判别样品中农药沉积量是否大于LOD的整体准确率高达95%。该研究结果证明ATR-FTIR技术可实现农药沉积量的高精度原位检测,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吕高强 温凯渊 伊丽姆努尔·吾斯曼 张启明 刘飞 孙卫红关键词:原位 ATR-FTIR 干旱对番茄幼苗光合和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2016年 干旱缺水已成为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主要的限制因素,在干旱胁迫下,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依据作物的形态变化进行浇灌属于延后性灌溉,未必能完全补偿对作物生长造成的影响。确定灌溉时间点,既确保植物正常生长不受影响,也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从而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该研究以温室土槽栽培番茄幼苗为材料,设定土壤含水量为30.00%(对照)、21.00%、18.00%、15.00%、12.00%、9.00%,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碳酸酐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并以此表征番茄幼苗需水信息。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片水势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在番茄幼苗耐受水分胁迫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反应更迅速,但过氧化氢酶相对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更强;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的转折点在15.00%土壤含水量左右;水分胁迫条件下碳酸酐酶参与了对光合作用的调节,并在15.00%土壤含水量时活性升至最高,使得番茄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12.00%土壤含水量),碳酸酐酶活性与净光合速率都迅速下降。综上分析,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5.00%并高于12.00%时,对作物进行灌溉最为合适。抗氧化酶及碳酸酐酶活性可为作物最佳灌溉时间点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刘汉玄 吴沿友 孙卫红 邢德科 赵宽 李敬杰关键词:干旱胁迫 抗氧化酶 碳酸酐酶 番茄 季也蒙毕赤酵母Y35-1菌株对枇杷采后炭疽病的抑菌效果及保鲜作用 被引量:14 2019年 利用从原生态枇杷果实上分离筛选并鉴定的、能显著抑制炭疽病的季也蒙毕赤酵母Y35-1菌株,研究其抑菌抗腐效果,并将其制成液体和固体型菌剂在枇杷贮藏保鲜方面应用。结果表明:拮抗酵母Y35-1菌株能够有效抑制枇杷炭疽病胶孢炭疽菌孢子的萌发,能够在病原菌菌丝上寄生而抑制菌丝的正常生长,不接触对峙培养实验显示Y35-1菌株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菌丝的扩展和生长。保鲜应用表明:酵母Y35-1液体和活性冻干粉菌剂均能明显抑制枇杷果实贮藏期间的病害腐烂发生率,贮藏至第20天时,两处理组果实腐烂指数分别仅为2.25%和3.60%;且这两种生防菌剂对枇杷的硬度、质量损失率、可溶性固形物、果皮细胞膜透性、总糖含量、总酸含量、VC含量均起到了一定的维持作用。Y35-1酵母液体菌剂在4℃条件下、活性冻干粉菌剂在-20℃条件下最适宜存放,且海藻糖对Y35-1酵母贮藏期间生活力和生防效力起到了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Y35-1菌株对采后枇杷胶孢炭疽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液体和固体剂型的生防制剂均对采后枇杷具有抑腐保鲜效果。 赵鲁宁 周秋阳 杨慧慧 郑鸿儒 温新宇 孙卫红关键词:枇杷 拮抗酵母菌 胶孢炭疽菌 生防制剂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大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pH-ZRCCC)与常规高速逆流色谱(HSCCC)结合技术分离制备大黄粗提物中的化学成分。首先采用pH-ZRCCC分离大黄粗提物,溶剂体系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3:7:4:6,V/V),上相加TFA(10 mmol/L)作为固定相,下相加Na OH(15 mmol/L)作为流动相。从1.3 g粗提物中得到140 mg桂皮酸(纯度为96.1%)、130 mg大黄酸(纯度为92.5%)和560 mg尾吹物。称取260 mg该尾吹物采用常规HSCCC的方法进一步分离,溶剂体系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7:3:7:4,V/V),得到约98 mg大黄素(纯度为96.5%)和60 mg芦荟大黄素(纯度为94.6%)。用HPLC检测纯度,用ESI-MS和1HNMR鉴定结构。研究结果表明pH-ZRCCC与HSCCC结合是分离大黄中化合物的一种有效方法。 吴秋霞 孙常磊 王晓 周洁 郑振佳 杨丙田 孙卫红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 大黄酸 大黄素 芦荟大黄素 枇杷果实的保鲜技术及现状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枇杷作为我国东南部的特色水果之一,营养丰富,但采后极易腐烂变质,不易储藏,因此其采后保鲜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热点。目前关于枇杷保鲜方面的技术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涂膜保鲜方法、生物防治等。该文综述了以上技术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目前枇杷果实贮藏保鲜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枇杷保鲜的未来发展前景。 温新宇 孙卫红 熊书剑关键词:枇杷 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