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杰 作品数:6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冶金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COREX熔化气化炉风口回旋区CFD+DEM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13年 COREX熔化气化炉风口回旋区是炉况顺行的基础,在冶炼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描述其形状和大小,建立了CFD+DE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耦合模型,对回旋区形成过程及大小进行了颗粒尺度的分析.得到床层高度为0.4m,气体速度11.74m/s的条件下回旋区颗粒空隙度分布,当吹气时间为0.13s时,气体入口附近有颗粒被吹开,随着时间的推进,气体动能吹开的颗粒增多,0.19~0.21s时,形成的回旋区开始稳定.对入口处不同气体速度条件下回旋区及其附近颗粒速度进行了计算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风口附近颗粒在做回旋运动,并且随着入口气体速度的增大,吹开的颗粒增多,回旋区空腔增大,当入口气体速度为11.74m/s和16.83m/s时形成的回旋区较稳定,当入口气体速度大于21.90m/s时形成的回旋区不太稳定. 孙俊杰 周恒 罗志国 邹宗树关键词:熔化气化炉 风口回旋区 COREX熔化气化炉风口回旋区内表面积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风口回旋区的传热传质过程与其内表面积密切相关.以COREX熔化气化炉物理模拟为基础,运用欧氏理论和分形理论确定了不同条件下回旋区的内表面积.结果表明:运用分形理论计算的回旋区内表面积较欧氏理论计算的回旋区内表面积大;随着气量增大,回旋区内表面积增大;随床层高度增大,回旋区内表面积减小;随排料速度增大,回旋区内表面积增大. 罗志国 孙俊杰 狄瞻霞 邹宗树关键词:COREX 分形 风口回旋区 物理模拟 熔化气化炉风口回旋区的形成研究 对COREX炼铁工艺来说,从风口吹入的纯氧与内部的焦炭反应所产生的煤气是炉内终还原所需化学能和热能的主要供给和携带者,因而风口前回旋区的形成与否,将直接影响炉内煤气的分布、上部炉料的下降以及整个熔融气化炉内的传热传质过程... 孙俊杰 狄瞻霞 韩立浩 罗志国 邹宗树关键词:熔化气化炉 风口回旋区 文献传递 网络资源链接 熔化气化炉风口回旋区的形成研究 对COREX炼铁工艺来说,从风口吹入的纯氧与内部的焦炭反应所产生的煤气是炉内终还原所需化学能和热能的主要供给和携带者,因而风口前回旋区的形成与否,将直接影响炉内煤气的分布、上部炉料的下降以及整个熔融气化炉内的传热传质过程... Junjie SUN 孙俊杰 Zhanxia DI 狄瞻霞 Lihao HAN 韩立浩 Zhiguo LUO 罗志国 Zongshu ZOU 邹宗树关键词:炼铁炉 风口回旋区 高炉风口回旋区颗粒运动的DEM-CFD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模拟风口回旋区内焦炭颗粒的运动情况,建立了DEM-CFD耦合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颗粒与气体之间的曳力、压力梯度力、虚假质量力、升力等相间力,对回旋区形成过程及大小进行了颗粒尺度的分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获得风口回旋区颗粒运动的回旋趋势,得到此处颗粒的速度矢量场、气相体积分数、颗粒速度标量云图。结果显示4s时回旋区在风口前形成且稳定,靠近回旋区中心颗粒运动速度最大,远离回旋区中心的颗粒速度减小。计算结果同物理模拟的结果是一致的。 孙俊杰 周恒 罗志国 邹宗树关键词:风口回旋区 两相流 数值模拟 COREX熔化气化炉风口回旋区的分形研究 2011年 以COREX熔化气化炉物理模型为基础,对高速摄影仪记录的回旋区颗粒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到模型观察面上回旋区的颗粒速度场,运用分形方法对回旋区内不规则边界的表面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回旋区内表面边界的分维数变化不大;回旋区内表面积随着风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吹气量由106 m3/h变为122 m3/h时,回旋区表面积突增;回旋区内表面积随着床层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床层高度从200 mm变为250 mm,回旋区表面积变化较小,床层高度到达350 mm后,回旋区内表面积变化不大;回旋区内表面积随着排料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狄瞻霞 韩立浩 孙俊杰 罗志国 邹宗树关键词:COREX 风口回旋区 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