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立善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囊虫
  • 2篇脑囊虫
  • 2篇CT
  • 1篇单纯性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化疗
  • 1篇诊治
  • 1篇神经外科
  • 1篇神经外科治疗
  • 1篇手术
  • 1篇头外伤
  • 1篇脓肿
  • 1篇脓肿型
  • 1篇丘脑
  • 1篇椎管
  • 1篇椎管内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外科治疗
  • 1篇外伤

机构

  • 7篇西安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唐立善
  • 5篇崔灵君
  • 4篇李迎山
  • 3篇姬西团
  • 2篇王安生
  • 2篇李武学
  • 2篇常树林
  • 2篇韩建林
  • 1篇张胡金
  • 1篇张政威
  • 1篇卢永涛
  • 1篇毕可礼
  • 1篇张世荣
  • 1篇张家生

传媒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微侵袭神经外...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脑囊虫病的神经外科治疗——(附22例分析)
1994年
报告脑囊虫病22例,其中手术治疗16例。认为CT扫描是诊断脑囊虫的可靠方法,脑室内注入碘水造影剂后再行CT扫描,对脑室型囊虫的诊断更为准确。脑室型囊虫病应尽早手术,脑实质型,经系统抗囊虫药物治疗症状不能完全控制,CT复查仅残留1~2个大囊或小脓肿、肉芽肿者,也适于手术治疗。术前应定位准确,术中应用A型超声诊断仪可协助定位。
唐立善李武学王安生
关键词:外科手术脑囊虫病囊尾蚴病
脑瘤的动脉内化疗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恶性脑瘤化疗的途径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恶性脑瘤病人术后用宁德朗(ACNU)经动脉内注射。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8个月,生存时间12.5个月。临床检查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复查,肿瘤全部消失者2例,肿瘤缩小者4例,神经症状稳定者4例,无效者2例。结论:恶性脑瘤手术后进行动脉内化疗可以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姬西团唐立善崔灵君常树林李迎山
关键词:动脉内化疗恶性脑瘤
硬脊膜外囊肿被引量:1
1997年
所谓硬脊膜外囊肿是以硬脊膜憩室或穿过硬脊膜裂口的蛛网膜样物的突出。此种病例为数不多。我科自1981年7月至1996年10月共收治5例,占同期收住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3.3%。为了对此病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我们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病理、临床分型、诊断与辅助检查及手术要点等给予介绍。
姬西团唐立善崔灵君李迎山
关键词:临床分型病理
小脓肿型脑囊虫与脑内小脓肿的鉴别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小脓肿型脑囊虫的临床、计算机体层摄影(CT)特点及与脑内小脓肿的鉴别。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手段,对10年间手术证实的14例小脓肿型脑囊虫和16例脑内小脓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小脓肿型脑囊虫病人无高颅压和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而小脓肿病人有3例出现了高颅压或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小脓肿型脑囊虫的CT表现为规则的环形强化灶,小于或等于15mm,灶周水肿较轻,脑室形态正常,中线结构无移位。而小脓肿多为不规则的环形强化灶,多数大于或等于10mm,灶周水肿明显,少数病人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结论:小脓肿型脑囊虫和脑内小脓肿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有所不同,认识其特点有利于正确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
王安生李迎山崔灵君唐立善张家生
关键词:脑内小脓肿CT
外伤性丘脑、基底节区出血原因探讨及其诊治
2006年
王乃明唐立善李小奎李亚龙何杰
关键词:头外伤
椎管内非单纯性畸胎瘤4例报告
2001年
姬西团张世荣韩建林张胡金唐立善崔灵君
关键词:椎管内病例报告
颅底脑膜瘤118例临床分析
2000年
卢永涛常树林李武学韩建林崔灵君唐立善李迎山毕可礼张政威
关键词:颅底脑膜瘤CTMRICA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