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
- 作品数:61 被引量:2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 寒武系第二统仙女洞组混合沉积特征及古环境意义——以川北旺苍唐家河剖面为例被引量:13
- 2020年
- 碳酸盐组分与陆源碎屑物的混合沉积(Mixed siliciclastic⁃carbonate sedimentation)在古气候、古环境重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寒武纪沧浪铺早期,上扬子北缘靠近汉南古陆的浅水环境中混合沉积广泛发育,以石英、岩屑等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层内混合和间互沉积为主要特征。研究表明,以碎屑颗粒占主导的混积岩(郭家坝组顶部及阎王碥组底部)表现为灰质粉砂岩—泥岩互层,以及灰质粉砂岩—灰质泥岩的间互沉积,形成于陆棚和潟湖等相对低能环境。以碳酸盐占主导的混积岩(仙女洞组)主要发育“碳酸盐岩—混积岩”和“混积岩—混积岩”的沉积序列,表现为:1)泥晶灰岩—灰质泥岩互层,2)灰质岩屑细砂岩—砂质鲕粒灰岩互层,以及3)灰质细砂岩→砂质鲕粒灰岩→亮晶鲕粒灰岩的旋回,形成于台缘斜坡及台地边缘等高能环境。在沧浪铺期海退背景下,川北地区仙女洞组以碳酸盐占主导的混积体系具有“近源”沉积特点。陆源碎屑通过三角洲—河流入海口进入浅海环境,并经过沿岸流和波浪的搬运,对台地边缘相带的微生物丘、古杯丘和鲕粒滩为主的碳酸盐工厂造成影响,形成相缘渐变混合和原地沉积混合的混积类型,其发育与当时气候条件、陆源供给量、水动力条件及生物作用有关。而台缘斜坡—陆棚环境中,风暴、浊流等间断性事件对混积体系起着主要作用,易形成事件突变混合。因此,厘清以唐家河剖面为代表的川北寒武系混积特征及分布发育情况,对于认识上扬子地区北缘寒武纪早期古地理背景、古环境演化,以及混积岩储层发育特征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 曾楷李飞李飞唐浩唐浩车正强邓嘉婷胡广胡广李凌曾伟
- 关键词:寒武系四川盆地混积岩
-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23年
-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将学术和思政融为一体共同育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需要详细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有机融合专业与思政内容。本文以“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为例,通过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细化教学设计与过程,从石油工业发展史、新闻时政、楷模人物、行业动态、现场专家等多方面导入大量生动案例进行讲述,挖掘思政元素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领,充分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双效育人的效果。
- 唐浩唐洪杨辉廷杨雪飞
- 关键词:教学实践
- 基于地震-地质模型深度学习的隐蔽走滑断裂识别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地质模型深度学习的隐蔽走滑断裂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数据和钻井资料,所述钻井资料包括井位坐标、井轨迹、钻井深度、孔隙度、渗透率和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数据;基于地震数据和钻井资料,生成走滑断裂地...
- 田威振邬光辉马兵山周小军唐书航唐浩邱晨江同文
-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凝析气藏类型与成因被引量:12
- 2021年
-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特大型凝析气田的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及分布复杂,明晰其成因对于评价与开发该气田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给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塔中隆起凝析气田的动、静态生产资料,结合油气藏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等实验数据,研究了该气田凝析气藏的特征与油气成藏演化历史,探讨了该气田凝析气藏的类型与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塔中凝析气田主要为古油藏遭受后期气侵与气洗形成的次生凝析气藏组成;②超深层下寒武统的干酪根裂解气与原油裂解气可能以凝析气相态供烃形成原生凝析气藏,主要分布在超深层寒武系—下奥陶统与缺少古油藏的东部潜山区;③塔中凝析气田形成于喜马拉雅期,并且与快速增长的地层压力密切相关,形成相态类型与成因多样的油气藏模式。结论认为,塔中凝析气田同时存在着原生与次生凝析气藏的成因类型,受控于地层压力系统、气侵强度与古油藏规模等3个要素,并由此导致了复杂的流体分布与油气产出,不同于常规凝析气藏,在油气藏评价与开发过程中需要加以区别对待。
- 韩剑发邬光辉邬光辉杨海军苏洲唐浩唐浩
- 关键词:奥陶系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气侵裂解气
- 地史关键转折期微生物岩特征研究 ——以早寒武世和二叠-三叠纪之交为例
- 地史中爆发生物大规模辐射和灭绝的时期称为关键转折期。早寒武世和二叠-三叠纪之交分别发生了地史上最壮观的生物辐射事件(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和最惨烈的生物灭绝事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被认为是两个最重要的地史转折期。微生物岩...
- 唐浩
- 关键词:微生物岩早寒武世古海洋
- 文献传递
- 扬子台地西缘上奥陶统白云岩的时代及分布规律
- 2024年
- 扬子台地西缘(康滇、川中和滇黔桂古陆之间)在晚奥陶世沉积了华南板块的浅水相地层,其中一套白云岩相地层因是重要的油气储层而备受关注。近些年,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和地质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大量钻井和露头剖面资料显示,这套白云岩相地层不仅沉积在康滇古陆东缘(即大箐组),还出现于川中古陆南缘和滇黔桂古陆北缘。通过野外露头和钻井剖面的综合对比研究,结合生物地层和化学地层资料,本文为这套上奥陶统白云岩的地层年代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并完善了这套地层的时空分布模式。该白云岩相带主要沿三大古陆(康滇、川中和滇黔桂古陆)边缘展布,以康滇古陆东缘及海湾内发育最好,主要以大箐组和王家河坝组的白云岩(桑比阶顶部—凯迪阶)沉积为特征;而川中古陆南缘和滇黔桂古陆北缘主要发育镇雄组(类型A)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凯迪阶下部),且厚度较薄。
- 龙虹宇李勇杨岱林龚方怡周力蒋航李成龙王凯崔雨浓廖子超吴荣昌唐浩王光旭魏鑫
- 关键词:白云岩
- 一种天然气管道缓蚀剂工艺动态模拟实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管道缓蚀剂工艺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气源系统、雾化系统、控制与监测系统、实验管道系统、电化学测试系统、气液回收系统及成膜厚度测量仪。通过该装置可以动态模拟缓蚀剂加注与预膜两种工艺。加注工艺通过的气体...
- 刘恩斌庞京城唐浩寇博
- 一种高精度的旋流除砂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的旋流除砂装置,涉及页岩气与煤层气地面集输系统领域,包括除砂器筒体、椎体、集尘器、蜗壳式进口流道、排气管、防返混锥、喷雾装置、圆弧形挡板、排砂口以及支撑柱。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蜗壳式进口流道能够增强...
- 刘恩斌 寇博 吴沛柠唐浩
- 文献传递
-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走滑断控油气藏研究进展与趋势被引量:12
- 2024年
- 在塔里木盆地开辟了超深层走滑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领域,但断控油气藏极为复杂,难以效益开发,亟需加强油气藏基础地质研究。走滑断控油气藏具有非均质性强、储集层与流体分布复杂、油气产量变化大及采收率低的共性,不同地区走滑断控油气藏的断裂、储集层、成藏与流体存在较大的差异,面临一系列勘探开发难题。建立了差异成因的走滑断裂破碎带及其控储模型,揭示了沿走滑断裂带“相-断-溶”三元复合控储、连片差异规模发育的成储机制;构建了“源-断-储-盖”四元耦合成藏、“小藏大田”的走滑断控油藏模型,揭示了超深层走滑断控油藏的形成与保存机理。突破了克拉通盆地弱走滑断裂难以形成走滑断控大规模储集层与大油气田的理论认识局限,明确了克拉通盆地走滑断裂系统大规模发育的成因机制、走滑断裂破碎带差异成储成藏机理与油气富集规律。
- 王清华蔡振忠蔡振忠邬光辉谢舟张银涛唐浩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克拉通盆地
- 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一段滩相薄储层分布规律
- 2025年
- 泸州古隆起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段—嘉陵江组二段古油藏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原油资源,其中,嘉陵江组一段顶部滩相薄储层分布规律长期认识不清。基于岩芯、岩屑和测井资料,通过开展储层表征、储层成因分析和古地貌重建,明确了其平面展布规律。研究表明:1)储层以薄—中层鲕粒、生屑灰岩为主,粒内溶孔、铸模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物性总体较差,但发育局部高孔渗层。2)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是储层形成的主要动力,易发育颗粒滩沉积和遭受准同生岩溶的沉积古地貌高地是控制储层发育的关键。3)录井统计表明,嘉陵江组一段顶部颗粒岩厚度与地层厚度正相关,说明地层厚薄反映沉积古地貌高低,据此认为泸州古隆起核部、康滇古陆东缘和川中古隆南部这3个主要的地层增厚区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研究可供嘉陵江组古油藏勘探开发参考,也为国内外滩相薄储层展布研究提供实例。
- 唐浩廖子超孙豪飞徐唱陈骁
- 关键词:碳酸盐岩嘉陵江组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