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先明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凝血
  • 3篇凝血酶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组织因子表达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川芎
  • 2篇川芎嗪
  • 1篇蛋白
  • 1篇调节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血氨
  • 1篇雅博司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抑制物

机构

  • 3篇湘南学院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4篇王谷丰
  • 4篇唐先明
  • 3篇何晓凡
  • 3篇林国强
  • 3篇成春英
  • 3篇蒋海河
  • 3篇文志斌
  • 2篇孙勇
  • 2篇贺石林
  • 1篇杨旭
  • 1篇贺兴鄂
  • 1篇张永红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芎嗪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凝血酶诱导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表达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ECV304细胞培养采用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一期凝固法测总的细胞促凝活性(PCA);RT-PCR的方法检测TFmRNA。结果凝血酶增强ECV304细胞的促凝活性(PCA),并具有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r=0.9602,P<0.01)。通过乏FVII血浆与TF单克隆抗体法确认PCA来自TF活性。单用TMP(125~1000μg/ml)对ECV304细胞TF表达没有影响(P>0.05)。在给予凝血酶之前30min用TMP(125~1000μg/ml)预处理ECV304细胞,TMP可呈剂量依赖式地抑制凝血酶(20U/ml)诱导ECV304细胞PCA(r=-0.9644,P<0.01)和TFmRNA(r=-0.9576,P<0.05)增加的作用,在1000μg/ml时抑制作用达到最强;在凝血酶刺激ECV304细胞后4、6、8、10、12h,TMP(1000μg/ml)均可以抑制凝血酶诱导的ECV304细胞PCA增加,在8h时最明显(P<0.05)。结论TMP可抑制凝血酶诱导ECV304细胞TF的表达,这一作用是...
成春英孙勇文志斌何晓凡王谷丰林国强蒋海河唐先明贺石林
关键词:川芎嗪凝血酶血管内皮细胞
雅博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对照分析被引量:22
2004年
肝性脑病是各种肝脏疾病的晚期并发症(在我国主要是慢性乙型肝炎引起),其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明了,其中以氨中毒理论的研究最多,最确实有据.因此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最可行的方法是降低血液和组织里的氨浓度[1].雅博司被认为可有效降低血氨和减少肝脏受损而达到防治肝性脑病目的的药物[2].
唐先明王谷丰张永红贺兴鄂杨旭
关键词:肝性脑病血氨
川芎嗪抑制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机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以前的研究已证实川芎嗪对凝血酶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表达组织因子具有抑制效应。本实验进一步探讨一氧化氮及核因子κB途径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培养采用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一期凝固法测总促凝活性;组织因子m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核因子κB的移位。结果一氧化氮合酶途径阻断剂硝基左旋精氨酸甲基乙酯单独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孵育时对细胞表达组织因子mRNA和总促凝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硝基左旋精氨酸甲基乙酯、川芎嗪和凝血酶三者共同孵育时,川芎嗪抑制凝血酶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作用被取消(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经凝血酶处理45min后,细胞核内棕黄色着色明显,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经川芎嗪处理15min后,再加入凝血酶作用45min,核内棕黄色着色则明显减少。结论一氧化氮途径参与了川芎嗪抑制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的作用;川芎嗪能够通过影响核因子κB的活化来抑制组织因子的表达。
成春英孙勇文志斌何晓凡王谷丰林国强蒋海河唐先明贺石林
关键词:川芎嗪凝血酶一氧化氮信号转导
不同强度的游泳对大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量强度的游泳对机体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40只Waster大鼠进行不同强度量的游泳后,测定其血浆组织因子(TF)抗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抗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和凝血酶调节蛋白(TM)抗原。结果①中小量强度游泳后,血浆t-PA活性和t-PA/PAI-1比值明显升高(P<0.01),PAI-1活性却明显降低(P<0.05);大强度量游泳组t-PA活性和PAI-1活性没有明显改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游泳使TFPI水平升高,其中小强度量和中强度组TFPI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中运动量组大鼠血浆TF水平明显降低,TFPI/TF比值显著性升高(P<0.01);大强度组的TF和TFPI含量有所升高,但TFPI/TF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③不同强度的游泳训练均可使大鼠血浆TM浓度升高(P<0.05或P<0.01),但对血浆vWF浓度没有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小量强度的游泳可以改善机体的凝血和纤溶功能,而大强度量运动不利于改善纤溶功能,且有可能降低机体的抗凝功能。
王谷丰成春英文志斌蒋海河唐先明林国强何晓凡
关键词: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凝血酶调节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