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灵科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语言文字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写作
  • 2篇文化
  • 2篇传统文化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应用文
  • 1篇应用文写作
  • 1篇应用写作
  • 1篇应用写作训练
  • 1篇职教
  • 1篇企业
  • 1篇企业管理
  • 1篇劝谏
  • 1篇总结写作
  • 1篇无为而治
  • 1篇写作学
  • 1篇写作训练
  • 1篇力点
  • 1篇教育
  • 1篇就业

机构

  • 4篇天津中德应用...
  • 2篇天津市财贸管...
  • 1篇天津企业管理...
  • 1篇天津商务职业...

作者

  • 7篇周灵科
  • 2篇庾良辰
  • 1篇尹明远
  • 1篇高彤

传媒

  • 2篇天津职业院校...
  • 2篇天津商务职业...
  • 1篇秘书工作
  • 1篇天津市财贸管...
  • 1篇天津市职工现...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刍议
2012年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进行改革探索的重要举措之一,教育硬件的投入功效需要提升教育软件作支撑。如何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制度,并且采用多种途径促使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实践课题。
尹明远高彤周灵科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工学结合
平衡与“无为文化”
2013年
"无为"是顺应事物的规律做事,让事物按自身规律自行运转。但自行运转时间长了,同于己的事物会发展,异于己的事物也会发展,"良"与"莠"同时壮大,壮大了的"莠"必然造成管理中的障碍。另一方面,"无为"是决策权下移,下移后的决策自然从决策者自身利益出发,很难让其长久做出有利于全局的决策。因此,为"无为",必须先要"有为"。在"有为"确立的前提下,为"无为",才能达到"无不为"的目标。
周灵科
关键词:传统文化无为而治
论写作训练体系与应用写作训练
2002年
写作训练体系是写作学区别于相邻学科的标志,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写作训练体系,写作学科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应用写作训练体系,重点应是习题的设计和以写作训练为中心的教材的建设。
周灵科庾良辰
关键词:写作学应用写作写作训练学科建设
简报三题
1994年
简报如何反映会议目前很多简报在反映会议时,跳不出会议议程的框子:会议何时召开,何人参加,谁讲了什么话,谁作了什么发言,会议认为什么,会议决定了什么等。工作中的会议是很多的,如果每个会议筒报都这样写,必然千篇一律,不能吸引读者。另外,一般性的会议何时召开、何人参加等概况性的内容对读者也没多大枣义。要抛开会议议程的框子。
周灵科崔裕生
“谏心”与建议类文书的写作
2010年
建议类文书与劝谏密不可分,从读者的心理角度研究如何劝谏,是写好建议类文书的基础之一。人的心理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肯定对方是接受建议的前提,因此在写建议类文书时不要触发读者的心理防御机制。要了解读者的心理需求,符合需求的建议才会被接受。但是,有些心理状态阻碍接受建议,由微而显者、自负者、识别力差者、性格多疑者、心胸狭窄者以及视谏者有所图的人,都不愿接受建议。对这些人不必强谏,强谏常常会激化矛盾,达不到写建议类文书的目的。
周灵科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劝谏
论总结写作的着力点
1999年
总结应着力写出指导性。总结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经验教训上,因而总结应着力来写经验教训。总结缺乏指导性的原因,一是把总结当成评功摆好的工具,二是把总结当成了报告,三是错误地模仿代表大会上所做的工作报告中的“回顾”,四是不知道总结应该有指导性。为了使总结增强指导性,应明确写总结的目的,应对前一段实践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应把经验教训做为核心内容来写。
周灵科
关键词:写作
中国传统制衡文化与企业生命力被引量:1
2010年
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平衡,制衡是中国管理文化中的精髓。孔子崇礼是用礼去平衡"礼崩乐坏",老子认为"天之道"是平衡的,佛教的因果报应说是典型的心理平衡,《孙子兵法》强调"立于不败之地"就是保持与敌平衡的状态,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说更是体现了循环制衡思维。中国古代有些制度如廷议制、封驳制、言谏制等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臣子用统治者所尊奉的天命、礼教、先圣先君等约束统治者,也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企业的内部与外部都存在着制衡机制,企业在发展战略、各方利益、用人、激励等各方面管理中都要考虑平衡问题。
周灵科庾良辰
关键词:传统文化企业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