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娓 作品数:36 被引量:184 H指数:8 供职机构: 宁波市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更多>>
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相关研究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歧视相行为情况,为开展艾滋病患者社区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集中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健康教育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73.8%,四免政策知晓率60.7%;认为艾滋病与自己关系不大或没有关系的51.91%,74.59%的人认为可能因工作感染,愿意管理辖区患者的为42.08%;遇HIV/AIDS患者外伤后急需包扎时、到门诊就诊时拒绝率为57.38%和63.39%,不同意与HIV/AIDS患者握手、一起吃饭的为31.15%、54.64%;最想了解的是艾滋病职业预防知识,需求率72.7%,通过专题讲座获得知识的需求率82.8%。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认知还存在不足,存在恐惧和歧视。应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相关法律及职业暴露预防教育,以消除恐惧和歧视。 周娓 龚静 元国平关键词:基层医务人员 艾滋病 歧视 2001~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终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浙江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执行效果,为进一步调整和规范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统一制定的评估方案,采用全国统一的评估调查表对2001~2009年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全区加强了结核病综合防治措施,传染源发现和治疗效果逐年提高。9年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225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由8.90/10万上升到19.43/10万;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达88.97%;肺结核患者全程督导化疗率达到100%;新涂阳患者治愈率达到97.83%。结论江北区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取得满意效果,主要在于各级经费保障到位,基层结防队伍加强,扎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周娓 李萍萍关键词:肺结核 宁波市农村本地和外来居民部分疾病防治知识、行为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对部分疾病防治知识、行为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开展农村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地点,在被抽取的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再随机抽取4个自然村,以抽中的自然村中的所有15岁以上的本地和外来居民作为被调查对象,自行编写调查问卷,对抽取的两个人群进行疾病防治知识、行为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本地和外来居民对部分(重点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疾病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6.7%和53.7%,外来居民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明显低于本地居民;本地居民对开展健康教育认知度高,本地和外来居民对组织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的需求各有侧重。结论农村居民对部分疾病的防治知识有一定掌握,但总体疾病相关知识答对率不高,尤其是外来居民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的更差;为提高居民的疾病防治知识和帮助居民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应根据不同人群采取多样化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周娓 岑焕新关键词:农村居民 知识 宁波市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宁波市江北区抽取的2 354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宁波市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7.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及是否食盐摄入过多、缺乏运动、超重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离退休人员、超重是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和缺乏运动是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性别、年龄、职业、缺乏运动和超重是宁波市江北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周娓 元国平 岑焕新关键词:慢性病 患病 影响因素 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13年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占70.0%;艾滋病患者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占69.9%[1]。2007年浙江省疾控中心大规模调查约2万名大学生,超过10%有性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教育部。 周娓 龚静 吴一峰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健康教育 宁波市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宁波市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现状,为加强宁波市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加快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健康教育机构业务工作调查表,对全市11个县(市)区和市级健康教育机构进行调查,通过小组访谈和关键人士访谈进行定性调查,并查阅有关文献和资料。结果市、县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辖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其中有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所(科);宁波市及6个县(市)、区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为爱卫办;全市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专职人员35人,占卫生人员总数的0.08%,占疾控机构人员总数的4.39%,现有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8.57%,中专学历占31.43%;高级职称占17.14%,中级职称占45.71%,初级占31.43%。结论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多头管理;专业机构建设缓慢;专业人员缺乏,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人才培养政策,不能适应医改新政对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公共卫生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蔡一飙 卫理 周娓关键词:健康教育 人力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采取现场集中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家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传播途径全部知晓率为58.2%,艾滋病"四免"政策全部知晓率仅为43.7%;不同文化程度和年龄的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同;91.7%的人认为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有必要,对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方式认可度为53.5%;愿意参加的健康服务中免费健康体检居首位,达85.8%,其次为健康教育活动,达58.8%,对社区医生提供的健康服务认可度为64.5%。结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需求较大,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结合有关健康服务活动,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周娓 龚静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艾滋病 知晓率 浙江省宁波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检测意愿及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性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检测和早期治疗意愿,为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早期检测及相关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标准选取"种子"候选人,进行现场调查及检测,并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DS)招募MSM,每名调查对象限额征募的数目定为3个,共招募10名"种子",最多滚动11轮,最少2轮;于2014年1—5月对招募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HIV、梅毒检测,问卷内容包括性行为特征、检测史及相关意愿等。结果招募的126名MSM首次发生同性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2.43±5.6)岁,性取向同性占53.17%,双性占44.44%;近6个月88.89%的MSM发生过同性肛交,74.60%的MSM发生过同性口交,42.06%的MSM有过异性性行为;近6个月同性肛交行为中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安全套每次使用率分别为57.44%和69.81%。70.02%的MSM以往做过艾滋病检测,其中63.04%有定期检测习惯;60.32%最近1年做过检测;84.13%的MSM愿意接受定期检测。87.30%的MSM认为有必要接受早期治疗,对抗病毒治疗相关内容关注度较高的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效果、身份保密,分别为80.16%、75.40%和68.25%;HIV阳性率6.35%,梅毒阳性率7.94%。结论 MSM危险性行为普遍存在,对定期检测接受度较高,但检测率不高;对早期治疗认知度较高,但相关知识了解不足,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相关干预。 周娓 吴峰 赵建佳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性行为特征 艾滋病 意愿 宁波市男性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男性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为艾滋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长途卡车停车场抽取最近3个月内有因运输外出超过1d(24h)的男性长途卡车司机作为被调查对象,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男性长途卡车司机对艾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知晓率达88.9%,经血液传播知晓率达93.7%,但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知晓率仅29.8%;有17.2%的司机与暗娼发生性关系时从未使用安全套,与临时性伴发生关系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更高,达50.9%。结论男性长途卡车司机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掌握不全面,有较高的危险性行为,因此极易成为艾滋病性病感染者、传播者,提示要针对该人群的行业特性开展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加强行为干预。 周娓 赵建佳 李萍萍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知识、行为及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健康知识、行为情况,通过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分析,寻求开展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策略,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老年人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自行编写调查问卷,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江北区1825名5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能正确理解健康定义的仅占16.1%,答对成年人血压正常值的仅占14.2%,44.2%的老年人每周参加锻炼,76.10%的老年人想了解更多有关健康的知识,健康检查需求率达46.8%。结论老年人群对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不高,对健康教育需求较高,社区卫生服务应建立适应当前需要的新型老年卫生服务体系,利用各种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人健康服务,加强健康教育,形成适合城区老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特色。 周娓 岑焕新关键词:老年人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