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 作品数:33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病毒持续性感染与免疫稳态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健康科学的发展,许多传染病已得到控制或消灭,而慢性病毒感染所制的传染病如HBV、HCV和HBV感染导致的相关疾病,已成为当前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问题。机体在与病毒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维持自身稳态是一种自然属性,...
- 贾战生周云张颖
- 关键词:免疫稳态慢性病毒感染
- 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疫苗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丙型肝炎病毒引起慢性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HCV疫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多表位疫苗是指通过筛选与组合优势抗原表位(包括T细胞、B细胞表位)的新型核酸疫苗,目的在于产生高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进而清除病毒。其优势在于通过选择最具免疫保护潜力的表位以覆盖尽量多的病毒亚型和诱导机体全面的抗病毒免疫应答。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在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疫苗的研究做一介绍。
- 周云李端贾战生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疫苗
- 《2017年多学科专家声明:HCV相关性肝外表现的国际治疗指南》摘译
- 2017年
- 1概述HCV是世界范围传播的线性单链RNA病毒,它有嗜肝性和嗜淋巴细胞性,可导致HCV相关性肝外表现(HCV-extrahepatic manifestations,HCV-EHMs)。HCV-EHMs包括许多疾病,文献报道最多的为B淋巴细胞增殖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 周云郑煦暘贾战生
- 关键词:肝炎病毒属诊疗准则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RNA干扰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构建能介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RNA干扰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以大鼠CTGF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含编码短发夹RNA序列的寡核苷酸,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TGF,酶切及测序分析正确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染AD-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得到腺病毒载体Ad.H1-CTGF,用该载体感染HSC-T6细胞,观察其对CTGF基因表达抑制的效果。结果:构建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TGF经酶切、测序分析证实正确;包装的病毒载体滴度为4×1010PFU/mL,感染HSC-T6细胞后,Western印迹证实CTGF表达显著减少。结论:构建的腺病毒载体Ad.H1-CTGF可有效抑制HSC-T6中CTGF的表达,为抗纤维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郝春秋彭梅娟谢玉梅周云魏欣马力王素娜李瑞娟张岩白雪帆贾战生
-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NA干扰腺病毒载体
-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Th1/Th2细胞的细胞因子变化及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微球芯片捕获技术(CBA)检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ACHBLF)患者辅助性T细胞1/2(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ACHBLF中变化的意义。方法收集33例ACHBLF、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及15名健康志愿者血清,CBA检测血清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Th1/Th2细胞因子在ACHBLF患者血清中的变化。结果 ACHBLF患者外周血循环中TNF-α、IFN-γ、IL-4及IL-6的水平较CHB患者及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P<0.05);ACHBLF患者血清中IL-2及IL-10与CHB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HBLF患者血清中IL-4、IL-6、TNF-α及IFN-γ水平与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BA可同时检测各种细胞因子,适合临床应用;ACHBLF患者TNF-α、IFN-γ、IL-4和IL-6的变化可能参与ACHBLF的发生和发展,未发现上述细胞因子与反映肝功能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 郭永红周云张颖何瑜纪光晰马志远成程范超张凌云贾战生
- 关键词:乙型肝炎
- 脾切除术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及术后抗病毒疗效的对比分析
- 目的:对比分析脾切除术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评价比较两种术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将3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亢性血细...
- 马力周云魏欣张颖谢玉梅郝春秋周永兴贾战生
-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 文献传递
- 中国评分系统对乙型肝炎肝衰竭中的预警作用
-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终末期肝病的死亡率高达70%以上,而以肝衰竭占多数,此类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在患者住院早期需临床医生对病情做出预后判断,采取合理治疗方案。目前临床工作逐渐发现MELD评分存在多适...
- 张凌云郭永红张颖何瑜周云王全楚贾战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变化及初步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中髓样DC(mDC)和淋巴样DC(pDC)的表型频数,分析标准抗病毒治疗后获得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患者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3、CD86)表达变化,探讨不同类型DC的活化在慢性HC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20例慢性HCV感染者,在接受初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达cEVR前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C和pDC的频数及其表面CD80、CD83、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HCV感染者mDC、pDC频数均降低,其表面CD80的表达水平降低,CD86的表达水平升高,CD83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经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达cEVR后,mDC上的CD80表达水平升高,CD83、CD86的表达水平降低;pDC上的CD80、CD83、CD86的表达水平均上升。结论慢性HCV感染者的外周血mDC、pDC频数降低,共刺激分子表达部分受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可以恢复DC共刺激分子表达。提示DC数量和功能障碍可能是慢性HCV持续感染的重要机制之一。
- 姜娜潘蕾李媛张素梅张颖马力周云郭雅玲贾战生
- 关键词:树突细胞
- HCV抗体类药物研究新进展
- 2010年
- 马力周云贾战生
- 关键词:HCV基因型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长效干扰素抗病毒药物肝脏疾病
- CD100过表达NK细胞对被HCV感染肝细胞的黏附杀伤作用
- 范超何瑜周云张沛欣郭永红张颖贾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