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锐辉

作品数:23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腰椎
  • 8篇椎间孔
  • 8篇微创
  • 7篇手术
  • 6篇腰椎间盘
  • 6篇融合术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 6篇椎间盘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摘除
  • 5篇髓核
  • 5篇髓核摘除
  • 5篇椎间盘突出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入路
  • 4篇髓核摘除术
  • 4篇突出症
  • 4篇椎弓根钉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机构

  • 19篇佛山市第一人...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3篇吴锐辉
  • 17篇廖绪强
  • 14篇赵新建
  • 10篇杨林
  • 7篇关宏业
  • 5篇谭健韶
  • 5篇曾志超
  • 5篇李世渊
  • 4篇黄星球
  • 2篇尹庆水
  • 2篇刘丰
  • 1篇曾明
  • 1篇杨健齐
  • 1篇艾福志
  • 1篇权日
  • 1篇张奎渤
  • 1篇李凭跃
  • 1篇王非
  • 1篇温国仪
  • 1篇马向阳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肩胛深层入路显露上胸椎的应用解剖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为改良肩胛深层入路显露上胸椎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1例福尔马林浸泡的尸体标本按左右侧肋骨切口高低,随机分为右高左低组(A组)、左高右低组(B组)及低位切口组(C组);按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至上胸椎椎体,观察并测量皮肤切口长度、肋骨切口纵向撑开宽度、显露椎体范围、双侧交感神经干、奇静脉弓及胸导管等结构,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改良肩胛深层手术入路皮肤切口长度平均(22.88±1.70)cm;若切除第3肋骨,切口纵向撑开宽度平均(6.10±0.68)cm,能显露T2~4椎体(100%);若联合切除第2肋骨,切口撑开宽度平均(8.08±0.93)cm,能显露T1椎体下2/3~T4椎体(83.3%);若联合切除第4肋骨,切口撑开宽度平均(8.87±0.73)cm,能显露T2-5椎体(100%);若单纯切除第4肋切口撑开宽度平均(6.03±0.53)cm,显露T3~5椎体(100%);交感神经干、奇静脉弓及胸导管等结构在显露过程中出现在相对恒定的位置,术中仔细操作可避免损伤。结论:改良肩胛深层入路是显露上胸椎的理想的手术入路,具有创伤小,显露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吴锐辉尹庆水刘丰马向阳李凭跃王非
关键词:上胸椎肩胛区应用解剖学手术入路
比较切开复位Schanz螺钉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比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运用切开复位Schanz螺钉内固定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所接收的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经皮椎弓根钉)和对照组(切开复位Schanz螺钉内固定),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出院时间和椎体前缘的高度比和椎体后缘的高度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不一定有优势)、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和椎体后缘的高度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值得运用。
李世渊曾明关宏业杨林吴锐辉曾志超杨健齐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无神经损伤切开复位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两者均结合伤椎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37例,其中19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组)结合伤椎椎体植骨术,18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SF组)结合伤椎椎体植骨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中短期随访的影像学指标,腰背痛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平均随访时间(15±3)个月(12-2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SF组在手术时间及X线暴露时间较OPSF组长(P〈0.05),但术中出血及术后伤口引流量较OPSF组少(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比较,复位前后矢状位后凸Cobb's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期随访期间两组矫正度丢失无统计学差异(P〉0.05),PPSF组术后腰背疼痛VAS评分较OPSF组低(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锐辉廖绪强赵新建谭健韶邝满源
关键词:脊柱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
斜向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评价斜向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11采用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25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椎间高度、腰椎前凸曲度及融合节段曲度。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9(12~15)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椎间高度、腰椎前凸曲度及融合节段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19例椎间植骨完全融合,5例椎间植骨部分融合,1例植骨未融合。结论采用O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在减少手术创伤和保护脊柱后方重要结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供前柱支撑及力学稳定,有效地恢复椎间高度、扩大神经根管容积而达到间接减压的目的。
邓东海吴锐辉赵新建杨林黄星球廖绪强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
一种UBE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UBE通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套管、锥形管和剥离子,锥形管外直径小的一端位于套管的内部,锥形管外直径大的一端与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管和锥形管之间设有导流腔,套管的管壁上穿设有与导流腔相连通的...
吴锐辉廖绪强邓东海周云飞黄星球史成龙
改良肩胛深层入路显露上胸椎的应用解剖与临床研究
背景: 上胸椎(upperthoracicspine)包括第1胸椎至第4胸椎(T1-T4)。该段胸椎运动度小,位置相对固定,其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并且有胸骨柄、肩胛骨等遮挡,脊柱位置深在,手术显露困难。据报道,约...
吴锐辉
关键词:上胸椎肩胛区应用解剖学手术入路手术适应证
文献传递
PTED与MI-TLIF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比较椎间孔入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2—2017-02诊治的4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采用PTED治疗(PTED组),20例采用MIS-TLIF治疗(MIS-TLIF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初次起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4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平均26.5(22~36)个月。PTED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住院时间较MIS-TLIF组少,初次起床时间较MIS-TLIF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1例复发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出现神经炎症,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1个月PTED组腰痛VAS评分较MIS-TLIF组高,ODI指数较MIS-TLIF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2组腰痛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与MI-TLIF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相当,均可作为治疗椎间孔内型与混合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吴锐辉邓东海周云飞黄星球史成龙廖绪强
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3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3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指征及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采取MiTLIF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卧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改善术后疼痛情况,减少卧床时间,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杨林廖绪强赵新建吴锐辉曾志超李世渊
关键词: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截骨矫形及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应用指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患者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截骨矫形及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8~36个月,25例胸腰椎结核全部治愈,无复发病例,X线片显示椎间植骨全部融合,后凸矫正度无明显丢失。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截骨矫形及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廖绪强赵新建杨林关宏业吴锐辉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脊柱后凸内固定脊柱融合术
TESSYS髓核摘除及椎间孔成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患者82例,行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及椎间孔成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X射线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术前术后下肢放射痛VSA评分、腰背痛ODI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个月。所有病例术后未发现不可恢复性神经损伤,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椎间盘突出复发2例,术后下肢放射痛无缓解3例。术后下肢放射痛VSA评分及腰背痛ODI评分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期间下肢放射痛VSA评分及腰背痛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优良率为92%。结论 TESSYS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及椎间孔成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中短期疗效满意,该术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锐辉廖绪强赵新建谭健韶邝满源
关键词:侧隐窝狭窄症微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