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秋萍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化疗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导管
  • 2篇诊治
  • 2篇诊治体会
  • 2篇中毒
  • 2篇中毒患者
  • 2篇输液
  • 2篇化疗不良反应
  • 2篇急性
  • 2篇甲氨蝶呤
  • 2篇干预
  • 2篇大剂量
  • 2篇大剂量甲氨蝶...
  • 1篇碘伏
  • 1篇血清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A
  • 1篇血肿

机构

  • 13篇江苏省苏北人...

作者

  • 13篇吴秋萍
  • 7篇余菊
  • 4篇解慧
  • 2篇吉承玲
  • 2篇谢晓艳
  • 1篇解艳
  • 1篇张燕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气管插管辅助固定装置
一种气管插管辅助固定装置,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由本体、固定带、贴合胶层构成;通过贴合胶层环绕粘合牙垫和气管插管,可以起到防止牙垫脱落掉入口腔,可以防止气管导管上下左右滑动甚至脱落,可以防止因患者出汗或患者烦躁导致胶...
吴秋萍余菊解慧朱婷夏艳
文献传递
9例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患者的诊治体会
谢晓艳吴秋萍
中西医结合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措施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AL化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包括大便性质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睡眠障碍[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价]、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疲乏量表评分进行评价)、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及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期间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大便性质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大便性质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RSS评分及Piper疲乏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RSS评分及Piper疲乏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满意度评分(8.19±0.64)分,对照组治疗期间满意度评分(7.36±0.57)分,治疗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措施可有效改善AL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睡眠障碍及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焦虑与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吴秋萍余菊朱婷解慧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中西医结合疗法
一种输液器固定装置
一种输液器固定装置,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结构上由输液杆、挂钩、输液袋、药水针、固定环组成,固定环由支架、转轴、销轴、左半环、铁块、磁块和右半环连接构成,左半环和右半环在铁块与磁块的作用下进行快速启闭,结构新颖,操作...
吴秋萍余菊朱婷解慧
文献传递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预防
吴秋萍
白血病化疗532例集束化护理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532例白血病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观察白血病化疗患者防治口腔炎情况。结果:本组使用含有DP300和茶多酚成分的牙龈炎冲洗器防治口腔黏膜炎效果明显162例,其中159例患者使用牙龈炎冲洗器3—7d后基本痊愈,治愈率达98.2%;患者使用其他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治愈。结论: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专业细致的观察及口腔护理的有效运用,是防治黏膜炎的重要措施。
余菊吉承玲吴秋萍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集束化护理
PICC静脉炎常见原因及预防被引量:9
2013年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肿瘤化疗者的治疗.其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 置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它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1].近年来,随着PICC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其并发症的防治积累了许多经验,静脉炎是PICC应用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合理的PICC的维护至关重要.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共为120例血液病患者应用PICC,本文将PICC静脉炎的原因和护理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吴秋萍余菊张燕解艳
关键词:化学性静脉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深静脉置管技术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药物外渗机械性静脉炎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预防
吴秋萍
一种组装式治疗盘配件盒体结构
一种组装式治疗盘配件盒体结构,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盒体由碘伏盒体、手消毒液盒体、常规盒体、锐器盒体插接组合构成,结构新颖,拆卸安装极为方便,通过放置筒体内壁的弹性压片对碘伏瓶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托盘移动时,碘伏瓶内...
余菊吉承玲吴秋萍
文献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GDF15、D-D/Fib、miRNA-214表达水平及意义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D/Fib)、miRNA-214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治疗的AML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者9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GDF15、D-D/Fib、miRNA-214表达水平。收集其临床特征资料,包括性别、年龄(<6岁、≥6岁)、血红蛋白(<80 g/L、≥80 g/L)、血小板计数(<50×10^(9)个/L、≥50×10^(9)个/L)、骨髓原始细胞比率(<70%、≥70%)、FAB分型(M1~M2、M4~M5)、有无出血症状、有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AML患者随访时间10~35个月,复发或全因死亡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n=55),其余纳入预后良好组(n=35)。同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不同预后AML患者血清GDF15、D-D/Fib、miRNA-214表达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的GDF15、D-D/Fib和miRNA-214水平分别为(558.08±58.24)pg/mL、0.332±0.004、1.40±0.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2.10±64.45)pg/mL、0.112±0.003、0.97±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率、FAB分型患者的GDF15、D-D/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GDF15水平为(570.08±61.38)pg/mL,明显高于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542.37±56.15)pg/mL],有出血症状患者D-D/Fib水平为0.372±0.065,明显高于无出血症状患者(0.300±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特征AML患者的miRNA-21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D-D/Fib、miRNA-214水平分别为0.347±0.072、1.46±0.21,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0.305±0.023、1.31±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L患者血清GDF15、D-D/Fib、miRNA-21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中GDF15与中枢�
朱婷吴秋萍解慧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