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洁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炎
  • 3篇血清
  • 3篇乙型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肝组织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肝组织病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电泳
  • 1篇电泳
  • 1篇血清HBCA...
  • 1篇血清蛋白
  • 1篇血清蛋白电泳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参数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血小板体积
  • 1篇血液

机构

  • 3篇顺德第一人民...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姜湘宁
  • 4篇王功遂
  • 4篇陈乐无
  • 4篇谢秋里
  • 4篇吴洁伟
  • 3篇明朗
  • 1篇明朗
  • 1篇尹建军
  • 1篇刘梅华
  • 1篇刘梅华
  • 1篇郑翀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4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核心抗原与肝组织病理关系的探讨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核心抗原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血清中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检测用R IA法。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并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结果血清中HBcAg阳性率在G1、G2、G3和G4中分别为75.4%、83.2%、91.3%和94.7%,G1、G2分别与G3、G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cAg阳性率在S1、S2、S3和S4中分别为76.2%、87.3%、93.6%和90.0%,S1与S2、S3、S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随着HBcAg阳性率的增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血清中HBcAg与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期间观察的一个指标。
陈乐无吴洁伟明朗王功遂尹建军姜湘宁谢秋里
慢性乙型肝炎血小板参数与肝组织病理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小板参数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用电子阻抗法检测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PLT和MPV,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并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结果PLT在G1、G2、G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4与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在S0、S1、S2、S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4与S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PV在G1、G2、G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4与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在S0、S1、S2、S3、S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降低,肝组织炎症活动重,肝纤维化程度高;MPV升高,肝组织炎症活动重,与肝纤维化无明显关系。
陈乐无明朗吴洁伟王功遂姜湘宁刘梅华谢秋里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肝组织病理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蛋白电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蛋白电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用法国产sebiaHYDRASYS全自动电泳分析仪及其配套的血清蛋白电泳试剂盒检测2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白蛋白(AIb):α1、α2、β、γ球蛋白;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并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结果:随着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分别加重,AIb、α2球蛋白逐渐下降,α1、γ球蛋白逐渐升高。AIb、α2、γ球蛋白在G2、G3、G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α1球蛋白在G4与G1、G2,G3与G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Ib、α1、γ球蛋白S1、S2与S3、S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α2球蛋白在S2、S3、S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G3、G4、S3、S4级患者α2球蛋白降低,G4期患者γ球蛋白增高。结论:AIb、α1、α2、β、γ球蛋白能反映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和肝纤维化的程度,其中α2、γ球蛋白最有价值。
陈乐无吴洁伟明朗王功遂姜湘宁谢秋里郑翀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血清蛋白电泳肝组织病理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cAg与肝细胞内HBsAg、HBcAg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cAg与肝细胞内HBsAg、HBcAg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中HBcAg检测方法系RIA法。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肝细胞内HBsAg、HBcAg表达。【结果】437例患者血清HBcAg阳性率为86.72%(379/437),肝细胞内HBsAg和HBc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82%(410/437)和65.45%(286/437)。血清HBcAg/抗-HBc(-/+)分别与HBcAg/抗-HBc(+/+)和HBcAg/抗-HBc(-/-)组比较,肝细胞内HBc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26/50)、66.5%(252/379)、100%(8/8),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BcAg/抗-HBc(+/+)、HBcAg/抗-HBc(-/+)、HBcAg/抗-HBc(-/-)组肝细胞内HBsA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2%(357/379)、90%(45/50)和100%(8/8)。在G1、G2,G3和G4组中血清HBcAg阳性率分别为75.4%(52/69),83.2%(119/143)、91.3%(136/149)和94.7%(357/379),G1、G2分别与G3、G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5)。在S1、S2,S3和S4组中血清HBcAg阳性率分别为76.2%、87.3%、93.6%和90.0%,S1与S2、S3、S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5-0.005)。【结论】结果提示,HBcAg/抗-HBc(-/+)组肝细胞内HBsAg、HBcAg表达阳性率低。随着HBcAg阳性率的增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血清中HBcAg与肝细胞内HBsAg、HBcAg的表达,与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期间观察血清转换的一个指标。
陈乐无明朗吴洁伟王功遂姜湘宁刘梅华谢秋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