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 作品数:30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天文地球 核科学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理想等离子体环境中H+与H碰撞的全量子研究 利用全量子的分子轨道强耦合方法,我们研究了理想等离子体环境中质子同基态氢原子碰撞的弹性、激发和电荷转移过程.分子轨道强耦合计算中采用的分子势能面和耦合矩阵元由多参考组态的组态相互作用方法(MRDCI)计算得到,其中对于电... 吴勇 张宇 王建国 R.J.Buenker关键词:分子轨道 Quantum-mechanical calculations of rovibrationally resolved cross sections for the charge transfer and excitation in H++H2 and H+H2+collisions Collisions between ion and molecule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study of plasma and astrophysics.The collis... 周福阳 林晓贺 吴勇C原子、离子光电离过程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基于Dirac-Slater自洽场方法,计算了C原子及各价离子从低能到高能的光电离截面。通过各种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了Kramers公式的适用性。定量地考察了多极效应和相对论效应在不同能区对光电离截面的影响,并研究了光电离截面随光子能量、壳层、电离度变化的规律。 吴勇 曾思良 段斌 王建国 张继彦关键词:光电离截面 类铝离子钟跃迁能级的超精细结构常数和朗德g因子 2023年 本文利用多组态Dirac-Hartree-Fock方法计算了类铝等电子序列从Si^(+)到Kr^(23+)离子基组态3s^(2)3p^(2)P_(1/2,3/2)能级的超精细结构常数和朗德g因子.通过系统评估电子关联效应对Si^(+)和Co^(14+)离子中所关心原子参数的影响,尤其是与内壳层电子相关的关联效应,构建了可靠精确的计算模型,除Si^(+)离子外,超精细结构常数和g因子的计算误差分别控制在1%左右和10^(-5)的量级.此外,进一步分析了超精细结构常数中电子部分矩阵元和g因子随原子序数Z的变化规律,并拟合了这些物理量与Z的定量依赖关系,利用拟合公式可以快速计算类铝离子在14≤Z≤54区间内任意同位素的超精细结构常数和g因子. 王霞 贾方石 姚科 颜君 李冀光 吴勇 王建国关键词:超精细结构常数 朗德G因子 电子关联效应 低能区N^(3+)离子与He原子碰撞电荷转移截面研究 2025年 N^(3+)离子与基态He原子碰撞过程在天体物理、星际空间和实验室等离子体环境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采用从头算的多参考单双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精确计算了[NHe]^(3+)碰撞体系的分子结构参数,包括势能曲线和耦合矩阵元等.基于计算得到的结构参数,采用全量子分子轨道强耦合方法开展了低能N^(3+)离子与He原子碰撞电荷转移过程研究,获得了能量在3.16×10^(–3)e V—24 ke V(即2.25×10^(–4)e V/u—1.73 ke V/u)范围内的总单电荷、双电荷转移截面和态选择截面.在计算中考虑了电荷平动因子、高角动量态对碰撞过程的影响,发现高角动量态对电荷转移截面具有显著影响.与现有实验和理论结果相比,当前计算的单电荷和双电荷转移截面与实验测量值更为接近.相较于Liu等(2011 Phys.Rev.A 84042706)未考虑高角动量态的研究,当碰撞能量大于10 e V/u时,其总单电荷转移截面约高出当前计算值2—3倍,表明高角动量态对电荷转移过程具有显著影响.同时研究表明单电荷转移截面远大于双电荷转移截面,在碰撞电荷转移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林晓贺 林敏娟 王堃 吴勇 任元 王瑜 李婕维关键词:电荷转移 散射截面 低能O^(3+)与H_2碰撞电子俘获过程中靶的同位素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全量子的分子轨道强耦合方法,我们研究了基态的O3+(2s22p2P)与氚分子和氢分子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了方位角为45°,能量分别为0.1eV/u,1.0eV/u,100eV/u,500eV/u的单电子俘获的振动分辨的态选择截面及总截面.分子轨道强耦合计算中采用了自旋耦合价带理论计算的三原子分子势能面和径向耦合矩阵元.对体系的电子运动同H2(T2)或H2+(T2+)的转动和振动之间的耦合,根据能量的不同,分别采用了无限阶的冲量近似或振动冲量近似.结果发现,低能O3+与H2碰撞电子俘获过程中靶的同位素效应显著:对不同的同位素靶,单电子俘获的总截面以及振动分辨态选择截面的分布明显不同;入射离子能量越低,同位素效应越显著. 吴勇 刘玲 王建国 STANCIL P C关键词:同位素效应 电荷转移过程 氙气中辐射激波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模拟研究了氙气中X射线加热产生辐射激波的发光特性.辐射激波采用Zinn模型计算,并在模型中输入氙气的辐射不透明度和状态方程参数.研究发现,辐射激波伴随着丰富的光学演化过程,激波对外辐射强度表现出两个明显的亮度峰值和一个亮度极小值,辐射光谱也经常偏离黑体辐射光谱.对氙气不同位置光学特性的分析可知,激波和内部高温区的辐射吸收系数的动态演化导致了辐射激波的发光位置和辐射强度的变化. 赵多 李守先 安建祝 吴勇 吴勇 吴泽清 李琼 孟广为关键词:辐射光谱 氙气 辐射流体力学 非均匀混合下氘氚聚变反应速率的理论研究 2023年 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中壳层材料和聚变燃料的混合是影响聚变点火燃烧性能的关键物理问题,聚变过程中混合物形态的演化及相应热核反应速率的物理建模直接影响数值模拟的置信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扩散混合机制下混合形态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及其对热核反应速率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力学平衡与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假设,通过解析分析与一维球几何扩散方程数值解的对比研究,揭示了扩散混合主导下热核反应速率随混合形态演化的物理规律.研究发现,混合量主要通过影响燃料的体积份额直接影响热核反应速率,由混合非均匀尺度和扩散系数共同决定的扩散时间直接影响热核反应速率的时间演化行为.进一步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直接模拟扩散过程得到的互扩散系数,定量分析了燃料中混入低Z、高Z材料时热核反应速率随时间演化的差异,通过与美国非均匀混合效应实验典型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评估的可靠性.本工作对我国惯性约束聚变混合效应实验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沈刚 衷斌 衷斌 吴勇质子碰撞硼原子非辐射的电荷转移过程 被引量:1 2023年 重粒子碰撞中的电子转移涉及复杂的电子关联机制,极大地影响等离子体中电荷态平衡,也是X射线的辐射的重要来源之一.电子转移截面与速率系数是国防工业发展核聚变等离子体所需要的重要原子参数.基于全量子的非辐射分子轨道密耦合方法,系统研究了质子碰撞硼原子在10^(-3)-10^(3)eV/u能量区间内的硼原子电子转移过程.计算采用多参考组态方法得到总共15个电子转移、激发以及弹性散射的通道,每个通道对应的分子态能量得到了与实验符合较好的结果.分子态的绝热势能曲线间的避免交叉现象明显,构成了电子转移的主要途径.计算发现,质子碰撞硼原子过程中2s轨道的电子转移是占主导地位,2p轨道的电子转移贡献较小.在低能区,电子转移截面出现了明显的量子共振现象,这些共振主要来源于不同能量通道的耦合.此外,还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质子碰撞硼原子的电子转移速率,该速率可为复杂等离子体环境的模拟诊断提供重要的原子参数支持. 朱宇豪 袁翔 吴勇 王建国关键词:电子转移 势能曲线 氧气分子低激发电子态不透明度的理论研究 分子结构及其光谱的研究对于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氧气分子广泛存在于地球大气,行星大气,其涉及大气光化学和恒星大气光化学等众多研究领域。鉴于O分子的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对氧气分子的结构和不透明... 梁桂颖 彭裔耕 李瑞 吴勇 王建国关键词:不透明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