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爱晶
- 作品数:26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寻找英国的诗神——评菲利浦·拉金的本土意识被引量:5
- 2003年
- 本文从分析英国当代著名诗人菲利浦·拉金的诗作入手 ,开掘诗人在诗歌主题、格律、语言和题材中所蕴含的深层的本土意识 ,以进一步解读拉金的诗学。
- 吕爱晶
- 关键词:本土意识诗学
- 菲利浦·拉金早期诗歌的“非英雄”共同体意识
- 2018年
- 拉金早期的诗歌折射了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人焦虑和思变的担当。社会变革和战争纷飞的年代促使年轻诗人探索新的诗歌救赎之路。拉金敏锐地避开当时所谓荣耀的宏大叙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非英雄。拉金把非英雄的故事和英国风景融入英国文学传统,用诗歌的形式加入了"英国性"的建构,力图保证英国文化的独立性,重塑了英国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拉金早期作品中文化观念的演变也影响着当时英国文学范式的转换。拉金对非英雄、英国性主题的描叙折射了其构建"非英雄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显示了特定时期英国青年重新审视和修正英国文学,重新定位自己,建构独特的存在方式。他们对日常生活中平凡个体的关注与尊重,彰显了其对生命存在价值的肯定和对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
- 吕爱晶
-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非英雄共同体
- 菲利浦·拉金诗歌中的“非英雄”被引量:2
- 2011年
- "非英雄"(non-hero)是菲利浦·拉金在其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新艺术类型。它分解了浪漫的"英雄"概念;表达了二战后英国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特殊情感;反映了文学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怀。实用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等思潮和两战时期的情势敦促"非英雄"人物入住艺术的核心寓所。"非英雄"是日常生活中"完整的人",是诗人创建"运动派"诗学的精髓。拉金诗歌中平白语言的实验、日常动物的象征和普通女性内心世界的刻画又构成了战后英国"小美"图景中璀璨的光芒,体现了平凡中的、常态下的崇高和神圣和文学自救的意识,促进了英国诗歌的历史转型,从而给人以新的震撼和启示。
- 吕爱晶
-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
- 论《阴道独白》中的女性身体政治
- 2019年
- 美国剧作家伊芙·恩斯勒的《阴道独白》揭示了女性遭遇的身体政治。文章借助米歇尔·福柯的身体政治理论,分析了女性眼中的阴道形象及女性在两性性关系中的客体地位,剖析了剧中女性对阴道社会文化禁忌的挑战,探析女性身体政治意识的觉醒及其对父权压迫的反抗。指出在父权文化下,女性应敢于拒绝男性话语对女性身体甚至女性自身的塑造与定义,重建主体身份与自我意识。
- 李丹丹吕爱晶
- 关键词:身体政治权力话语
- 小之美——从拉金诗歌中的动物意象看其“非英雄”思想被引量:3
- 2009年
- 菲利浦.拉金(Philip Larkin)的许多动物诗篇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兔子、小牛和燕子等动物。它们没有高大、威猛动物的强悍和荣耀,只是默默地、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生活。这些动物界的"小字辈"就是人类"小人物"的写照,是诗人心目中的"非英雄"。"非英雄"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时期"主张建立一个普通人的人学整体观的文学写照,也是拉金诗学的重要诗歌基石。拉金诗作中的非英雄化人物是社会上大多数有工作的、对社会负责任、诚实面对现实的"小人物"。拉金的"非英雄"思想体现了平凡中的、常态下的崇高和神圣,承继了哈代以来的"小美"传统,冲击了人们旧有的审美观,表现了文学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怀,从而给人以新的震撼和启示。
- 吕爱晶
- 关键词:非英雄
- 论拉金诗歌中的爵士乐特质被引量:1
- 2006年
- 菲利浦.拉金(Philip Larkin 1922-1985,下文简称拉金)是英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同时也是出色的爵士乐评论家。拉金对传统爵士乐的酷爱是谱写其诗歌的重要音符,爵士乐独特的音乐风格、文化特质和演奏技巧时而隐现在拉金典雅的诗歌中。拉金所倡导的清新、朴实的“运动派”的诗风也是一股传统爵士乐章,表达出他对传统的恢复和保护。
- 吕爱晶
-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
- 菲利浦·拉金的“非英雄”思想
- 菲利浦·拉金/(Philip Larkin/)是20世纪杰出的英国诗人、小说家、爵士乐评论家和现代图书馆馆长。本文通过对拉金文论、代表诗作、曾被忽视的经典诗歌、诗人的手稿和小说等文本以及同时代诗人对其评价等材料的细读,并...
- 吕爱晶
-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
- 文献传递
- 凯·瑞安诗语及游戏精神被引量:1
- 2017年
- 美国桂冠诗人凯·瑞安被称为"当代狄金森"。她认为诗歌多为游戏,因此倡议用一种文字游戏式的姿态建构诗歌话语,在一种貌似游戏娱乐的轻松氛围中做出思想的审视和批判。瑞安诗歌语言游戏主要表现在日常化、简约化和重组等方面,其诗语充满了智慧、突变和诡秘游戏般的迷宫色彩。她的精妙语言的背后蕴含着当代美国知识分子在主流文化圈外寻求自我的独特艺术精神,即在游戏中展现自我,呈现艺术自由的精髓。
- 吕爱晶
- 关键词:语言游戏游戏精神
- 凯·瑞安诗歌中的“老调新谈”被引量:2
- 2015年
- 被称为"当代狄金森"、荣膺2011年普利策诗歌奖、2012年度"国家人文奖章"的美国诗人凯·瑞安认为诗歌多为游戏,倡议以一种游戏式的姿态建构诗歌,在一种貌似游戏娱乐的轻松氛围中作出思想的审视和批判。她的诗歌蕴含了当代知识分子的游戏精神。本文主要借助游戏批评,兼容日常生活批判视角审视诗歌中习语的"老调新谈"游戏主题,探讨瑞安如何从最平凡、最俗套的习语引入富有哲理性的思考,探讨当代知识分子在主流文化圈外寻求自我的独特艺术,从而揭示诗人对历史、社会、人生等诸多方面游戏元素的思考和强烈情感的表达。
- 吕爱晶
- 关键词:游戏精神
- 菲利浦·拉金的诗语新质被引量:4
- 2003年
- 菲利浦·拉金是当代著名诗人,1965年他因《降灵节的婚礼》而获得英国女王金质奖章。拉金喜爱传统的格律诗。他那清新朴素的诗风在当代现代派风行一时的氛围里显得格外醒目。在其诗作中,他采用口语体,甚至粗俗的俚语入诗。这不仅在形式上与格律诗形成反差效果,也是拉金本土意识和自我本真的体现。
- 吕爱晶
- 关键词:菲利浦·拉金格律诗口语体俚语本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