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洪亮
- 作品数:41 被引量:157H指数:6
- 供职机构: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时间应用“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技术在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早产儿中的疗效被引量:44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应用“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INSURE)”技术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高危早产儿中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胎龄〈30周不需要机械通气的RDS高危早产儿48例。根据INSURE技术使用的时间,分为早期应用组(24例)和补救性应用组(24例)。早期应用组患儿出生立即予气管插管,PS应用,拔管后继续予nCPAP呼吸支持。补救性应用组患儿出生予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如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或/和明显的呼吸窘迫症状,才予气管插管,补救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拔管后继予nCPAP。比较2组患儿出生5d内机械通气的比例、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气胸、肺炎、视网膜病变(ROP)、36周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颅内出血(ICH)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儿在机械通气需求、住院时间、病死率和气胸、BPD、ROP以及ICH发生率等并发症方面比较,补救性应用组[16.7%(4/24例)、(62.6±14.6)d、4.2%(1/24例)、4.2%(1/24例)、8.3%(2/24例)、12.5%(3/24例)、20.8%(5/24例)]和早期应用组[20.8%(5/24例)、(64.4±15.4)d、0(0例)、8.3%(2/24例)、50.0%(12/24例)、12.5%(3/24例)、8.3%(2/24例)、16.7%(4/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2=0.137、0.416、1.021、0.356、0.333、0.223、0.137,P均〉0.05)。在出生罹患肺炎和住院费用方面,补救性应用组[20.8%(5/24例)、(5.1±0.8)万元]低于早期应用组[50.0%(12/24例)、(6.9±1.3)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463、t=2.641,P均〈0.05)。结论对于RDS高危早产儿,补救性应用INSU
- 蔡志勇刘进娣卞洪亮蔡金兰徐虹张翠凤朱跟娣武玲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 新生儿肺出血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肺出血(NPH)的高危因素。方法分析108例NPH患儿(NPH组)的临床资料,并与108例非NPH新生儿(对照组)比较。结果 NPH组中,经积极抢救治疗临床治愈44例,抢救无效而临床死亡57例,7例自动出院。性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肺炎、酸中毒、胎膜早破、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休克、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胎龄、出生体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胎龄33~37周、男性、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NPH高危因素(P<0.01或P<0.05)。结论 NPH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危重病,主要与胎龄33~37周、男性、窒息、感染性肺炎及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密切关系。
- 包道成蔡金兰卞洪亮徐大荣肖志辉
-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
-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 <正>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象为2010.09-2012.02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脏病诊疗中心收治的11例拟行动脉导管未闭堵闭术的患儿,男6例,女5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
- 陈大业卞洪亮包道成王肖强郭红霞周文娟
- 关键词: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堵闭术
- 文献传递
-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比较
-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吸氧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确诊RDS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加温湿化高流量吸氧...
- 蔡志勇卞洪亮
-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加温湿化有创机械通气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极低体重儿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盐城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病房,使用胃肠外营养(PN)时间>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223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54例为观察组,其余16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在出生情况、胃肠外营养相关因素以及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出生体重越低、禁食时间越长、开始喂养时间越迟、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越长,以及合并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等并发症均为PNA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χ2值分别为4.259、5.423、10.227、27.371、3.862、4.110、6.001,均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在胃肠外营养过程中,为减少PNAC的发生,应关注如下危险因素出生体重低、禁食时间长、开始喂养时间迟、PN持续时间长,以及合并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等并发症。
- 蔡志勇刘进娣卞洪亮蔡金兰徐虹张翠凤朱跟娣武玲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胆汁淤积症
-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联合降钙素原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n=55)与非VAP组(n=50)。两组均采用CPIS评分联合血清PCT检测。比较两组CPIS评分、PCT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PIS评分、PCT水平对VAP患儿的诊断效能、预后评估价值。VAP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CPIS评分、PCT水平。结果VAP组CPIS评分、PCT水平均高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患者中死亡16例,存活39例。死亡组CPIS评分、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IS评分联合PCT对VAP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曲线下面积、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PIS评分、PCT单项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VAP新生儿相比,VAP患儿的CPIS评分、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且CPIS评分及PCT水平越高,死亡率越高;对VAP患儿应用CPIS评分联合PCT诊断,可明显提高特异度、灵敏度,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价值,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诊断方案,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 包道成金青朱敏卞洪亮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降钙素原预后评估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失衡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T辅助细胞(Th)亚群功能失衡的特点,探讨Th_1和Th_2类细胞因子与HIE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35例HIE患儿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O)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对培养上清液中Th_1和Th_2类细胞因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PHA)刺激后,HIE组Th_1产生IFN-γ、IL-2水平(中位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IFN-γ:106 pg/ml比427 pg/ml,P<0.01。IL-2:527 pg/ml比1218 pg/ml,P<0.01),而Th_2产生IL-4、IL-6水平(中位数)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4:248 pg/ml vs.112 pg/ml,P<0.05。IL-6:643 pg/ml vs.86 pg/ml,P<0.01)。相关分析发现:IL-6水平与HIE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74,P<0.01;IL-2、IFN-γ水平与HIE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2和-0.357,P值均<0.05;IL-4水平与HIE严重程度无相关性,r=0.277,P>0.05。结论HIE新生儿Th_1类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Th_2类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增高,导致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失衡,此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Th类细胞因子水平与HIE严重程度相关。
- 卞洪亮肖志辉刘伟东张桂芹吴朝琴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T辅助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 干肺综合征研究进展
- 2016年
- 干肺综合征是胎膜早破>3天出生的早产儿,因羊水过少、肺液丢失,发生气道塌陷,而引起呼吸困难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胎肺功能性发育不良所导致的呼吸功能不全密切相关。出生时即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常需有创通气呼吸支持[1]。研究表明干肺综合征发病机制可能不是肺发育不良,而侧重于气道塌陷、阻塞或是功能性肺发育不良[2]。胎膜早破是始动因素,其诱导的胎肺生长受限与羊水过少、胎儿呼吸运动减少及感染相关大。胎龄25周前未足月胎膜早破,且重度羊水过少>14天,多引起肺发育不良和持续胎儿循环。患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生后2岁随访头颅B 超和Bayley发育评估与同龄幼儿无差异,但住院时间长以及呼吸系统发病率明显升高[3-4]。干肺综合征患儿多重症。生后即出现症状,且病情严重,其中呼吸困难尤为突出,常合并肺动脉高压、气胸等,需要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e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及iNO联合治疗。
- 花兵董文斌刘伟东卞洪亮蔡金兰
-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中对封堵器及弹簧圈的选择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总结经导管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中封堵器选择的经验,并观察置入物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对象为2005-06/2007-04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66例拟行动脉导管未闭堵闭的患儿,术前行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了解动脉导管未闭的形态、位置,测量最窄处直径。按比所测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直径大3~5mm的原则选取Amplatzer或国产先健牌封堵器;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直径小于2mm的选用弹簧圈堵闭。结果:①动脉导管未闭类型:66例患儿中呈漏斗状59例,管型5例,漏斗型+管型1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后残余分流1例。②封堵器选择:选择蘑菇伞型封堵器堵闭的61例患儿,动脉导管未闭最小直径2~16mm,平均(3.75±2.29)mm;选用的封堵器肺动脉端直径为4~24mm,平均(8.07±3.37)mm;动脉导管未闭最小直径小于2mm的5例患儿,选用弹簧圈。③堵闭结果:66例中64例经导管封堵成功(成功率96.9%),2例术后封堵器移位,转外科手术结扎。④材料血液相容性和宿主反应:未发现溶血、股动脉血栓形成,术后随访12个月未见残余分流、再通及封堵器移位。结论:应用Amplatzer、国产先健牌封堵器和弹簧圈均能安全地封堵多种类型动脉导管未闭,根据造影测量动脉导管未闭处形态、位置及最窄处直径选择封堵物成功率高。
- 卞洪亮杨向军周亚峰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封堵器植入物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失衡的研究
-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T辅助细胞(Th)亚群功能失衡的特点,探讨Th<,1>和Th<,2>类细胞因子与HIE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35例HIE患儿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
- 卞洪亮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T辅助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