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化振红

作品数:36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汉语
  • 9篇中古
  • 7篇中古汉语
  • 7篇古汉语
  • 6篇伽蓝
  • 6篇洛阳伽蓝记
  • 6篇《洛阳伽蓝记...
  • 6篇词语
  • 5篇语词
  • 5篇佛教
  • 4篇语料
  • 4篇语料库
  • 4篇农业
  • 4篇《齐民要术》
  • 3篇俗语
  • 2篇异称
  • 2篇造词
  • 2篇书面
  • 2篇书面语
  • 2篇校读

机构

  • 27篇南京师范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6篇化振红
  • 1篇周先林
  • 1篇杨梅
  • 1篇肖希
  • 1篇苏慧
  • 1篇王小会

传媒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2篇漯河职业技术...
  • 1篇语文知识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语文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理论界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学术论坛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温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古汉语专门词语扩散规律研究
本文以中古词汇系统的农业词语、佛教词语、法律词语为主要对象,结合现代汉语中网络词语的扩散,探讨了中古汉语专门词语的扩散过程及扩散规律,分析了语言学内部和外部因素对专门词语扩散过程的影响。 中古专门词语的扩散整体...
化振红
关键词:中古汉语佛教词语
文献传递
试论藏族谚语中的民间佛教观念被引量:2
2006年
藏族谚语体现了佛教对藏区社会制度、历史文化、语言表达、思维习惯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藏族普通民众对佛教的真实感受和评价。
化振红王小会
关键词:谚语藏族藏传佛教
对汉语史语料库文本处理问题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2021年
将纸质印刷本的古代文献转换成便于电脑系统识别和应用的电子文本,是汉语史语料库的基础工作。根据中古汉语语料库建设的实践,这一转换过程中主要存在正文注释材料的处理、标记性附属材料的存删、异形字的选用、句子的分合、标点符号的处理等问题。既涉及到古代文献的撰写体例、语料性质、时代特性,也涉及到程序软件的自动识别过程。实践中需要兼顾语料库建设的可操作性、用户检索的便利性,在不违背文献学、语言学学理的前提下,对古代文献的文本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性处理。主要方法包括:保留同时代的注释材料,并添加相应的标记符号;剔除后人添加的或者时代不明的注释材料,以案语的形式保存原书文字;保留现有的佚文材料,添加相应的标记;删除正文中不具备汉语史语料价值的标记性文字;按照不同的优先层级选用字形,以《通用规范汉字表》及其附件《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作为异体字、新旧字的标准字形。
化振红
关键词:语料库文本字形
《欢喜冤家》词语拾零被引量:2
2008年
对《欢喜冤家》中未见于各种大型工具书和断代词典的若干词语进行解释。
化振红
关键词:《欢喜冤家》
试论《四时纂要》中的农业俗语词被引量:1
2022年
韩鄂《四时纂要》中的大多数农业俗语词,是由普通民众根据农业事物特点对其重新命名的异称词,通常采用核心语素加特征语素的构成方式,构词语素倾向于选用形体简单、意义明晰、口语性强的常用语素,最常见的命名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命名,大部分异称词是共时因素、历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少数农业俗语词是由普通民众根据农业事物特点对其直接命名而产生,历代文献中不存在其他异称,是对民间习俗、思想观念的概括,词汇性质介于词和词组之间,词语形式不够稳定。
化振红
关键词:俗语词古农书
“花朵”的成词过程及“朵”的性质
2024年
大多数学者认为现代汉语常用词“花朵”是名量式复合词,“朵”是量词性语素,此观点有待商榷。通过考察从唐代到清代的相关文献,发现“朵”的名物性较强,既可以直接表示花朵,也可以表示花朵状物,唐代已经出现“雪朵”“山朵”“梅朵”“云朵”等一批名词性结构,一直沿用至清代。而量词“朵”多数情况下只能称量某一种花,“数+朵+花”的结构一直比较少见,直至清代量词用法仍不够成熟。由此来看,“花朵”中的“朵”应是名词性语素,起初为偏正结构,表示花之朵。随着二者连用频率越来越高,词义差别越来越小,在明清时期凝固成词,成为可以表示集合义的同义并列复合词。
席敬宣化振红
关键词:花朵
《陶庵梦忆》中的名量词与数量名结构被引量:1
2024年
明末清初时汉语名量词体系基本完备,《陶庵梦忆》中名量词的使用与当时整体情况有所不同。《陶庵梦忆》使用的名量词主要有四类:部分量词为沿用旧词;部分量词为明代新生;部分量词在明代开始泛化,体现了白话文中量词的使用特点;部分量词为半文半白文体独有,同时期白话文献和现代汉语中均未使用。《陶庵梦忆》在数量名结构的使用上,“名+数+量”结构最多,“名+数”结构次之。这是受《陶庵梦忆》半文半白文体特征的影响,且受文言特性的影响远大于受白话特性的影响。
杨睿佳化振红
关键词:《陶庵梦忆》名量词数量名结构
康注本《种树书》校读札记
2012年
以宋元明清的农业文献为主要依据,结合近代汉语词汇、文字方面的规律,对《种树书》及康成懿校注本中存在的讹误之处进行辨正。
化振红
关键词:讹误
从《齐民要术》看中古时期的农业词语被引量:1
2009年
农业词语是中古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民要术》的农业词语中,源自先秦的词语在绝对数量、使用频率、词义可理解程度等方面都超过了六朝新兴的词语。多数农业词语局限在历代农书中,只有少数农业词语能够进入一般词汇系统。表示作物品种或农业产品的词语比较容易成为一般词语,表示生产工具、生产过程的词语很难演变为一般词语。
化振红
关键词:《齐民要术》中古汉语
试论《便民图纂》中的农业俗语
2014年
《便民图纂》的语言整体上反映了明代口语的实际面貌,也夹杂着少量沿自宋元的语言成分;其中的农业俗语,带有浓郁的农业色彩,核心意义、结构形式具有明显的定型性,多采用具象化的表达方式;主要内容集中在农作物栽培技术、花木种植、气象预测等方面;各种俗语数量的多少,取决于所反映的事物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科学性是影响俗语流传的重要因素,民众的认知水平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农业俗语真实地反映了古语与今语、书语与口语的历时替换情况以及方言之间的词汇差异,为词汇史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化振红
关键词:俗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