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亚男

作品数:29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篇教学
  • 7篇药理
  • 7篇药理学
  • 5篇理学
  • 5篇教学改革
  • 4篇蛋白
  • 4篇细胞
  • 4篇课程
  • 4篇教学模式
  • 3篇药理学教学
  • 3篇五味子
  • 3篇活性
  • 3篇建筑
  • 2篇胆固醇
  • 2篇淀粉样
  • 2篇淀粉样前体蛋...
  • 2篇多元化教学
  • 2篇星形
  • 2篇星形胶质
  • 2篇学法

机构

  • 21篇齐齐哈尔医学...
  • 5篇江苏城市职业...
  • 1篇齐齐哈尔市第...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26篇包亚男
  • 12篇都晓辉
  • 7篇杨宏艳
  • 7篇林宇
  • 6篇丛欢
  • 6篇洪博
  • 5篇宋娟
  • 5篇李文静
  • 4篇李清漪
  • 4篇王玉春
  • 3篇李宏铃
  • 3篇王晓丽
  • 3篇刘军
  • 3篇邹宇
  • 2篇孙辑凯
  • 2篇韩云峰
  • 2篇韩翠翠
  • 1篇崔红霞
  • 1篇朱坤杰
  • 1篇郭丽娜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医药导报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当代职业教育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鲜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活力的体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白鲜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活力的体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并培养小鼠原代脾淋巴细胞,以0(空白对照)、50、100、150μmol/L白鲜碱作用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LDH释放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Hoechst 33342和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细胞坏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胱天蛋白酶3(Caspase 3)、剪切体Caspase 3(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彗星试验法检测细胞DNA损伤(以DNA拖尾区域比例反映)。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100、150μmol/L白鲜碱可显著抑制细胞活力(P<0.01);150μmol/L白鲜碱可显著增加细胞LDH的释放(P<0.05),释放率达到79.37%;50、100、150μmol/L白鲜碱均可提高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50μmol/L白鲜碱可显著增加细胞坏死率(P<0.05),坏死率达到78.64%;50、100、150μmol/L白鲜碱均可升高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50、100μmol/L白鲜碱可显著提高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P<0.05);白鲜碱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引起DNA损伤,其中100、150μmol/L白鲜碱可显著增加DNA拖尾区域比例(P<0.01)。结论:白鲜碱可以抑制脾淋巴细胞活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脾淋巴细胞坏死和造成DNA损伤有关。
丛欢杨莹包亚男洪博郭丽娜
关键词:白鲜碱脾淋巴细胞DNA损伤体外试验
药理学微课程建设初步设想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相应的网络教学方法也随之丰富,并愈加得到高等学校教师的重视。结合药理学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对药理学微课程建设的初步设想。
丛欢宋娟王玉春包亚男王晓丽
关键词:网络教学药理学
五味子酚对H_2O_2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五味子酚(schisanhenol,Sal)对H2O2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H-SY5Y细胞给予Sal(1,10和50μmol·L^(-1))处理4 h后给予H2O2100μmol·L^(-1)处理24 h,利用MTT法测定Sal对H_2O_2损伤的SH-SY5Y细胞存活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al对H_2O_2诱导的SH-SY5Y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PGC-1α、p-tau(S396)蛋白的表达。结果 Sal可明显提高H_2O_2损伤的SH-SY5Y细胞的生存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_2O_2处理后p-tau(S396)位点tau蛋白含量增加,SIRT1和PGC-1α的表达下降。Sal能够增加SIRT1和PGC-1α的表达,降低p-tau含量。结论 Sal对H_2O_2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可能通过上调SIRT1蛋白的表达、降低tau蛋白的磷酸化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韩云峰田三春杨宏艳都晓辉李清漪孙辑凯包亚男
关键词:五味子酚人神经母细胞瘤TAU蛋白
胆固醇转运抑制剂U18666A对星形胶质细胞β-分泌酶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观察胆固醇转运抑制剂U18666A(UA)对星形胶质细胞β-分泌酶(BACE)含量及活性的影响。方法1、3、5μg/ml UA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24 h,Fillipin染色观察胆固醇的分布,Western印迹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BACE1的表达情况,荧光法检测UA对BACE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星型胶质细胞内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含量。结果5μg/ml UA作用24 h,星形胶质细胞内胆固醇出现明显蓄积;UA剂量依赖性地增加APP的蛋白表达,对BACE1的含量没有影响,但可以提高BACE的活性,增加细胞内Aβ1~42的含量。结论UA引起星形胶质细胞胆固醇的点状蓄积,促进APP蛋白的表达,增加的BACE活性,进而增强APP代谢,促进Aβ生成。
杨宏艳都晓辉包亚男韩云峰
关键词:胆固醇转运星形胶质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Β-分泌酶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体外实验探讨五味子丙素治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外实验验证探究五味子丙素抗胶质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筛选五味子丙素相关靶点,借助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胶质瘤相关靶点,得到五味子丙素与胶质瘤的交集靶点并绘制韦恩图,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核心交集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用AutoDock软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五味子丙素与核心交集靶点的结合能力,并运用PyMol软件可视化分析。体外实验采用五味子丙素(25、50、100μmol/L)处理人胶质瘤U251细胞,应用CCK-8、划痕实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五味子丙素对细胞增殖、迁移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药物靶点98个,疾病靶点3230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63个,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1(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肉瘤病毒蛋白(SRC)、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磷酸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等。KEGG通路142条,主要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Rap1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体外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五味子丙素50、100μmol/L能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五味子丙素25、50、100μmol/L均能显著降低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p-Akt和p-ERK1/2蛋白的表达(P<0.05、0.01、0.001)。结论五味子丙素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程甜甜满子腾李筱琳宋娟包亚男林宇都晓辉隋欣杨宏艳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学生工作坊”促进临床大班教学的实践探究——以药理学教学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虽然传统大班授课模式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但目前仍是我国医学生培养的主流教学模式,因此寻求具有创新性、吸引性以及有效性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迫切需求。根据我院对临床教学班实施药理学"学生工作坊"的实际情况,下面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效果评估及思考反馈四方面进行描述,以期为我国的医学生培养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都晓辉邹宇韩翠翠包亚男林宇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效果大班教学
U18666A对星形胶质瘤U373细胞APP代谢及Aβ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胆固醇转运抑制剂U18666A(UA)对星形胶质瘤U373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代谢及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影响。方法0、1、3、5μg/mL UA作用U373细胞24 h,或5μg/mL UA与U373细胞共培养0、12、24、48 h,Western blot检测APP及其代谢产物α-CTF、β-CTF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内Aβ1-40含量,荧光酶法检测β-分泌酶活性。结果3、5μg/mL UA组APP蛋白表达水平、β-CTF和α-CTF蛋白表达量、Aβ1-40含量高于0μg/mL 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共培养24、48 h组APP表达水平、β-CTF和α-CTF蛋白表达量、Aβ1-40含量高于共培养0 h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5μg/mL UA组β-分泌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A通过增加β-分泌酶活性增强APP的表达和代谢,促进Aβ1-40的生成,加速阿尔茨海默病进程。
杨宏艳都晓辉包亚男韩云峰田华
关键词:胆固醇淀粉样前体蛋白Β淀粉样蛋白
一种用于海边建筑的室内木饰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边建筑的室内木饰面,包括墙体、第一道龙骨、木楔、第二道龙骨、多层板、木饰面板、无钉企口,第一道龙骨的内侧面通过木楔固定在墙体上,第二道龙骨的侧面与第一道龙骨的侧面前后错开并固定连接,第二道龙骨的...
包亚男
文献传递
基于临床执业能力的机能学TBL教学实践被引量:4
2020年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在机能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与动物实验相关的临床病例,在课前通过网络发放给学生,课堂上先进行个人测试,考核学生对病例的理解;再进行小组测试,学生通过组间讨论完成;最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临床病例讨论。教学过程具有诱导文献检索、培养合作精神及培养临床执业能力等独特的教学特点与优势,但目前其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与不足。现结合学校实施经验概述机能实验学TBL教学优势与不足,以促进TBL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都晓辉丛欢林宇包亚男朱坤杰
关键词:执业能力
基于临床执业能力的机能学TBL教学
2019年
医学机能实验学是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重要性的实验学科[1]。它是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后的衍生学科,与传统的单一学科实验学有着巨大的差异,涉及三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在活体实验动物的基础上研究正常的生理机能、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因此,每个实验所涉猎的理论知识杂而多,学生所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实验原理难度较大,是临床专业一门比较重要的实验课。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BL)[2-5],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围绕具体病例进行探索完成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病例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对临床专业学生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并初步培养临床执业能力。
都晓辉丛欢林宇包亚男朱坤杰
关键词:医学机能实验学TBL生理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