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初晨宇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激素
  • 5篇受体
  • 5篇卵泡
  • 5篇卵泡刺激素
  • 5篇免疫
  • 5篇激素受体
  • 3篇胰腺
  • 3篇组织化学
  • 2篇释放激素
  • 2篇显微镜
  • 2篇卵泡刺激素受...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分析
  • 2篇免疫分析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激光
  • 2篇激光共聚焦
  • 2篇激光共聚焦扫...

机构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初晨宇
  • 6篇黄威权
  • 5篇付建芳
  • 5篇王世鄂
  • 3篇吕葆真
  • 3篇孙岚
  • 2篇罗鸣
  • 2篇师晓宸
  • 2篇金晓航
  • 2篇罗卓荆
  • 1篇李梅
  • 1篇侯得门
  • 1篇杨继庆
  • 1篇于辉
  • 1篇周晓东
  • 1篇高良
  • 1篇李明全
  • 1篇秦红
  • 1篇袁志
  • 1篇夏永娟

传媒

  • 3篇解剖学报
  • 2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下颌下腺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的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共定位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在大鼠下颌下腺中的定位、分布及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GnRHR)共定位的关系。 方法 采用邻片免疫组织化学共定位方法。 结果 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及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均呈FSH和LH免疫反应阳性 ,阳性颗粒分布在细胞质内 ,细胞核阴性。邻片共定位结果显示颌下腺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同样呈FSH免疫反应阳性 ,大部分的GnRH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LH免疫反应阳性 ,小部分呈免疫反应阴性。两种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均分布在细胞质内 ,细胞核阴性。 结论 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分泌管、排泄管和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GnRH调节自身合成与分泌FSH和LH。
付建芳黄威权王世鄂初晨宇
关键词: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大鼠下颌下腺
卵泡刺激素在大鼠胰腺中的定位及其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共存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在大鼠胰腺中的分布及其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共存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邻片双标记方法。结果 :大鼠胰腺外分泌部腺泡内的部分腺细胞和胰岛中的部分内分泌细胞呈现FSH免疫阳性反应 ,阳性产物分布于胞质 ,胞核阴性。卵泡刺激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大鼠胰岛细胞中有重叠分布。结论 :大鼠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细胞和胰岛的细胞能表达卵泡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共存于大鼠胰岛细胞中。表达卵泡刺激素的胰岛细胞可能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
初晨宇吕葆真黄威权孙岚王世鄂付建芳
关键词:卵泡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胰腺外分泌腺泡腺细胞内分泌细胞
雌激素受体β在大鼠下颌下腺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β型受体(estrogen receptorβ,ER-β)在大鼠下颌下腺的定位和分布,为进一步研究ER-β在下颌下腺的可能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细胞、泡心细胞、闰管、颗粒曲管及大于颗粒曲管的各级导管上皮细胞均呈ER-β免疫反应阳性,阳性反应物质主要位于阳性细胞胞质内,核呈阴性反应。结论:大鼠下颌下腺存在ER-β,雌激素可能通过ER-β的介导对下颌下腺功能进行调控。
唐旭于辉初晨宇金晓航黄威权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Β下颌下腺免疫组织化学颗粒曲管
大鼠胰腺卵泡刺激素的研究
经典理论认为,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是一种由α,β亚单位构成的二聚体糖蛋白,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经血液循环作用于性腺,在性激素的产生和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初晨宇
关键词:卵泡刺激素卵泡刺激素受体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酶联免疫分析胰腺
文献传递
溶藻弧菌抗独特型抗体scFv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鉴定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构建溶藻弧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表达的蛋白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从分泌溶藻弧菌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F4)中已获得的该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通过基因重组构建scFv及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L,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后的重组蛋白利用动物免疫试验进行免疫原性鉴定。结果scFv基因序列全长747碱基对,编码249个氨基酸,符合小鼠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特征,含有框架区(FRs)、抗原互补决定区(CDRs)及抗体特征性的半胱氨酸残基。ELISA测定和动物免疫试验显示抗独特性抗体的scFv具有与溶藻弧菌一样的免疫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抗溶藻弧菌独特型抗体scFv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于包涵体中,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与溶藻弧菌一样的免疫原性,为溶藻弧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scFv成为鱼用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初步基础。
付建芳夏永娟秦红王世鄂金晓航初晨宇黄威权
关键词:溶藻弧菌单链抗体原核表达免疫原性基因工程疫苗
椎间植骨对腰椎内固定棒应力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比较椎体间植骨对腰椎内固定棒应力分布的影响,为减少腰椎内固定棒在临床应用中的疲劳提供力学依据。方法:选用6具人新鲜腰椎标本,置入脊柱通用椎弓根螺钉系统(AO/ASIF的USS系统)依次测定保留椎间盘、去除部分椎间盘以及椎间植骨后固定棒的应力,并对三种情况下腰椎内固定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去除部分椎间盘组USS系统内固定棒承受应力最大,保留正常椎间盘组最小,而椎间植骨组介于二者之间,应力小于去除部分椎间盘组(P<0.01),大于保留正常椎间盘组(P<0.01)。结论:椎间植骨对内固定棒具有有效的抗疲劳保护作用,为腰椎固定提供有效保证,支持临床上减压后椎间植骨内固定对腰椎失稳治疗的应用。
罗鸣罗卓荆李明全师晓宸侯得门初晨宇
关键词:腰椎应力植骨内固定器
卵泡刺激素及其受体在大鼠胰腺的共定位观察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观察卵泡刺激素(FSH)及其受体(FSHR)在大鼠胰腺中的共存关系,以了解FSH对胰腺的功能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记染色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结果部分外分泌腺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及部分胰岛细胞呈FSH反应阳性,呈强绿色荧光。小血管内皮细胞也呈FSH反应弱阳性,呈弱的绿色荧光。部分胰岛细胞呈FSHR反应阳性,呈强红色荧光。一些外分泌腺上皮细胞呈FSHR反应弱阳性,呈淡红色荧光。有一些胰岛细胞呈FSH和FSHR双阳性反应,呈黄色荧光或红、绿相间荧光。结论FSH及其受体均存在于大鼠胰腺中,胰岛中的部分细胞共同存在FSH及其受体,FSH可能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途径对胰腺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初晨宇吕葆真孙岚黄威权王世鄂付建芳
关键词:卵泡刺激素卵泡刺激素受体胰腺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高频超声对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的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运用高频超声观察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将16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4组。建立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损伤后第1、2、4、8周,分别应用高频超声在同一水平上观察双侧坐骨神经的变化。结果: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其声像图和内径均有变化,且与神经损伤后退变、再生及肢体功能的动态变化相一致。结论:高频超声可直观地反映神经退变和再生的过程,提供了诊断外周神经损伤的新方法,对临床判断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李梅杨继庆周晓东陈定章高良张琪初晨宇
关键词:坐骨神经高频超声
卵泡刺激素对大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卵泡刺激素(FSH)在体外对胰腺组织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方法体外孵育大鼠胰腺组织并施加不同浓度FSH,应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结果当FSH浓度小于10-2IU/L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量随FSH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当FSH浓度大于10-2IU/L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量随FSH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FSH在体外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具有相同的双向调节作用,FSH可能对胰腺内分泌具有调节功能。
初晨宇吕葆真孙岚黄威权王世鄂付建芳
关键词:卵泡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酶联免疫分析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记忆障碍特征调查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记忆障碍表现调查,总结其规律性。方法:2002-08/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或住院的7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患者组)在治疗前分别接受了修订后的韦氏记忆量表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以及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并与71例年龄、性别相近的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韦氏记忆量表测评分项比较中,患者组的短时记忆指标中的再认(7.5±2.2)、回忆(8.9±2.6)、视察再生(8.2±3.1)、联想学习(7.3±2.3)、触觉记忆(8.2±2.1)、逻辑记忆(7.9±1.8),瞬间记忆中的背数(9.2±2.8)和记忆商(85.3±20.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16~3.420;P<0.05~0.01)。但两组长时记忆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韦氏记忆量表测评结果比较中,有供血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短时记忆、瞬时记忆的多数分测验评分以及记忆商均明显低于无供血不足患者(t=2.237~2.906;P<0.05~0.01)。不同记忆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中,低记忆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白天独自出门、夜间户外散步、做较重的家务、外出活动、上床和起床、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和担心病情等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高记?
罗鸣罗卓荆师晓宸袁志初晨宇
关键词:颈椎病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记忆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