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清泉

作品数:25 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肠癌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6篇腹腔
  • 5篇切除
  • 5篇腹腔镜
  • 4篇动脉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外科
  • 4篇胃癌
  • 4篇癌患者
  • 3篇引流
  • 3篇直肠癌根治
  • 3篇直肠癌根治术
  • 3篇腔内
  • 3篇主动脉
  • 3篇静脉
  • 3篇夹层
  • 2篇导管溶栓

机构

  • 25篇漯河市中心医...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淄博矿务局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安阳市肿瘤医...

作者

  • 25篇刘清泉
  • 8篇安兆峰
  • 6篇杨涛
  • 4篇张义伟
  • 4篇徐崇松
  • 4篇任柯
  • 3篇彭江涛
  • 3篇孙培春
  • 3篇程军
  • 2篇宋延伟
  • 2篇黄昌俊
  • 2篇刘素红
  • 2篇葛永明
  • 2篇杨俊德
  • 2篇张东坡
  • 2篇张东坡
  • 1篇崔广飞
  • 1篇李朝辉
  • 1篇丁战伟
  • 1篇杨秀慧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癌症进展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 2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臂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由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通外科自2021年6月发起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臂队列研究(研究名称:CRAFT研究,临床注册号:NCT05282563),参与的中心包括南阳市中心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鹤壁市人民医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病例入组标准:(1)术前胃镜确诊胃腺癌;(2)术前影像学评估可行R0切除;(3)术前评估无手术禁忌证;(4)术中计划行食管空肠吻合;(5)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6)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7)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Ⅰ~Ⅲ。病例排除标准:(1)上腹部手术史(腹腔镜胆囊切除史除外);(2)胃部手术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除外);(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胃癌合并症(穿孔、出血、梗阻)行急诊手术者;(5)5年内出现过或同时患有其他恶性肿瘤;(6)患者6个月内发生过动脉栓塞性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7)合并有其他疾病或精神状态异常,可能影响到患者参与研究。病例剔除标准:(1)无法完成根治性胃癌切除术;(2)术中未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3)无法行食管空肠吻合口加固。食管空肠吻合口加固方法:开腹手术使用倒刺线或3-0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加固吻合口1周然后进行吻合口浆肌层包埋1周,每周平均缝合6~8针。腹腔镜手术,自吻合口前壁偏左侧采用逆时针全层缝合加固,缝合至吻合口右后方时,向右侧牵拉空肠残端,适当翻转吻合口继续完成后壁加固,缝合间距5 mm左右。全层缝合1周后继续逆时针缝合完成浆肌层包埋。根据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
马鹏飞李森王耿泽景小松刘大勇郑浩李朝辉王云帅王银中吴岳展鹏远段文飞刘清泉杨涛刘作民荆琼优丁战伟崔广飞刘志强夏甘树王国兴王盼攀高磊胡德升张俊立曹养辉刘晨宇李振豫张嘉琛李长征李智赵玉洲
关键词: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
腔内综合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5例临床分析
2017年
目的评价腔内综合技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6年7月该院科收治的9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以导管溶栓为主的腔内综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双侧下肢周径差,采用静脉通畅评分及静脉通畅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95例患者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健患侧大腿周径差(6.83±1.62)cm,治疗后健患侧大腿周径差(1.03±0.9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健患侧小腿周径差(4.92±1.06)cm,治疗后健患侧小腿周径差(1.06±0.9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静脉通畅评分为(8.40±1.17)分,治疗后为(1.49±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静脉通畅率为(88.29±10.38)%。结论以尿激酶加巴曲酶为主要溶栓药物的导管溶栓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明显提高溶栓效果,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一期球囊扩张狭窄、碎栓、术中溶栓、支架植入等腔内综合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风险。
刘清泉黄昌俊张东坡任柯刘素红安兆峰
关键词:导管溶栓术深静脉血栓形成
严重肝外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被引量:1
2004年
刘清泉杨俊德宋延伟程军葛永明
关键词:并发症术中止血肝组织
夹层动脉瘤9例误诊分析
2004年
刘清泉杨秀慧刘燕杨俊德葛永明陆信武
关键词:主动脉瘤误诊
血清TREM-1、CRP及HO-1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C反应蛋白(CRP)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LEAOD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行1年随访,依据患者复查结果分为再狭窄组(n=40)与未狭窄组(n=80)。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信息[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合并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住院时间、吸烟史、病变类型(狭窄病变、闭塞病变)、病变部位(左下肢、右下肢、双下肢)]以及实验室指标(TREM-1、CRP、HO-1)表达水平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LEAOD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明确年龄、TREM-1、CRP、HO-1预测LEAOD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价值。结果:两组性别、BMI、住院时间、吸烟史、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病变类型、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高血压占比以及年龄、血清TREM-1、CRP、HO-1水平显著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高血压、年龄≥56岁、TREM-1≥310.120ng/L、CRP≥7.535mg/L、HO-1≥13.970μg/L是LEAOD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均P<0.05)。经ROC分析证实年龄、TREM-1、CRP、HO-1均可用于LEAOD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6、0.661、0.779、0.742(均P<0.05)。结论:LEAOD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受到多因素影响,当年龄≥56岁、TREM-1≥310.120ng/L、CRP≥7.535mg/L、HO-1≥13.970μg/L可用于此类患者再狭窄风险的预测。
肖大雷刘清泉张亚猛刘融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再狭窄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根治性手术86例,成功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2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36.7±35.7)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74.5±29.6)min](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00.3±19.7)ml]较开腹手术组[(167.3±25.6)ml]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安兆峰刘清泉张义伟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手术联合微创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251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多种手术方法联合微创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隐静脉腔内激光、电凝、点式切口剥脱,部分联合深静脉瓣膜修补、腔镜小腿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腘静脉外肌腱代瓣术联合微创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7 a,9例浅静脉曲张5 a内复发(占3.2%),局部注射硬化剂1~2次消失。结论采用联合术式微创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疾病具有微创、恢复快、效果可靠显著优点。
刘清泉程军徐崇松彭江涛罗威
胃癌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构建及其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102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术后7 d内所检测的白蛋白(ALB)水平评定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情况,并依据评定结果将患者分为发生组(n=32)和未发生组(n=70)。对比2组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方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肿瘤直径、合并糖尿病占比、术中输注晶体与胶体总量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中输注晶体与胶体总量、合并糖尿病是胃癌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带入回归方程,得到Logist(P)=-27.349+1.001×肿瘤直径+0.015×术中输注晶体与胶体总量+1.300×合并糖尿病,对回归模型绘制Logist(P)的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8,最佳截断值为0.584,敏感度为0.813,特异度为0.771。结论肿瘤直径、术中输注晶体与胶体总量、合并糖尿病是胃癌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指标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杨涛刘清泉高向楠
关键词:胃癌低蛋白血症影响因素
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对腹腔术后控制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术后切口放置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使用普通引流管,试验组52例患者,使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换药次数、平均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d引流量,对两组患者术后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平均换药次数减少、平均拆线、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试验组术后第2~4天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感染性腹腔手术切口防治中,使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装置,不仅可取得良好效果,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任柯刘清泉张东坡杨亚鹏吴刚孙培春
关键词:感染性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行达芬奇机器人或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对患者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最终将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达芬奇机器人组)、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患者各51例纳入本研究。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分析2组2年生存情况。结果达芬奇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 C反应蛋白及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低于腹腔镜组,术后拔尿管时间短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芬奇机器人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腹腔镜组为15.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芬奇机器人组、腹腔镜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9、21.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5,P=0.482)。达芬奇机器人组2年生存率为82.35%(42/51),腹腔镜组为76.47%(39/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0,P=0.463)。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根治效果、远期疗效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相近,但前者更有利于降低术中失血量,缓解术后炎症及疼痛程度,并可促进患者泌尿功能的恢复。
刘清泉肖大雷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