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安全性比较Meta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系统评价并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VIP及其他注册实验平台,收集多索茶碱、氨茶碱治疗老年COPD住院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s; 671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老年COPD患者用药后,除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外,其余茶碱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多索茶碱均显著低于氨茶碱(P <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老年COPD的安全性优于氨茶碱。
- 唐仕炜唐仕炜田方圆王凌王凌蒋学华郑咏池
- 关键词:多索茶碱氨茶碱安全性药品不良反应META分析
- 县级医院建立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基层中心的探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为县级医院筹建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基层中心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硬件建设、制度制订、人员配备与培训、运营等方面,介绍该院的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的筹建与运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按照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标准,该县级三级乙等医院成功建立了基层中心,但仍存在宣传力度不够、诊疗项目不足等问题,需在后续运营中持续改进。结论县级医院能顺利建立、运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基层中心。
- 于洪涛唐仕炜郝涛刘泽玉代蓉贾学元
- 某院222株血培养分离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 2020年
- 目的为同等级医院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以纸片法对都江堰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9月收集的血培养分离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了解其构成及耐药性。结果共分离病原菌222株(剔除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1株(63.51%),革兰阳性菌78株(35.14%),真菌3株(1.35%);检出率居前5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2.7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82%)、肺炎克雷伯菌(12.16%)、肠球菌属(6.31%)、金黄色葡萄球菌(4.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各自菌属的33.33%和84.0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显著高于粪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占肠球菌总数的21.43%,未发现耐替考拉宁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分别占41.05%和29.63%;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替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低于10.0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3.7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4.81%;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率为100.00%;鲍曼不动杆菌对含舒巴坦的制剂及碳青霉烯类的敏感率≥5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均为100.00%。结论该院血培养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量居第2位,但其是否为污染菌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判定;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临床应以监测数据为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刘泽玉陈润郑咏池
- 关键词:血培养抗菌药物耐药性合理用药
- 基于JADER的防风通圣散的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 2025年
- 目的 挖掘日本药品不良事件报告(JADER)数据库中防风通圣散相关的不良事件信号,以期为防风通圣颗粒/丸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JADER数据库中2004年4月—2024年7月的数据,应用MedDRA最新版本(27.0版本),对数据库中防风通圣散相关的不良事件的首选语(PT)和器官分类(SOC)进行中日文映射,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综合标准法(MHRA)进行信号检测。结果 提取到以防风通圣散为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718个,涉及不良事件报告567例。经ROR法检测出25个有效的不良事件信号、MHRA法检测出21个有效的不良事件信号,共21个重叠的不良事件信号,其中20个为我国药品说明书未记载的新的不良事件信号,分别为间质性肺疾病、肝功能异常、肝脏疾病、药物诱导的肝损伤、肺部疾病、黄疸、肠系膜静脉硬化、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结论 新发现的不良事件信号对我国防风通圣颗粒/丸的药品说明书中现有的安全性信息提供了有益补充,建议临床用药时考虑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注意用药疗程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 陈润刘泽玉
- 关键词:防风通圣散间质性肺疾病肝功能异常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用药分析及用药监护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药物治疗方案及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方法。方法:以2013年12月收治的1例AECOPD患者为例,临床药师结合最新的诊治指南,协助医师为AECOPD患者制订治疗方案并实施全程的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参与整个治疗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了患者药物治疗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意见。结论:临床药师对AECOPD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工作,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 刘泽玉郑咏池任强王洪贵
- 关键词:临床药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药学监护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药学监护被引量:4
- 2016年
- 1例51岁女性患者,因胸闷、气短4个月,发热、咳嗽、咳痰3个月入院,诊断为左肺上下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心包炎、左下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肺动脉高压(轻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入院后痰培养结果阴性,根据相关指南选择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师建议氟康唑首剂加倍;考虑到患者类风湿关节炎30年,建议将吡嗪酰胺更换为莫西沙星、利福平更换为利福喷丁,治疗5 d后患者咳嗽咳痰较前好转,未再发热。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了甘油三酯、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建议停用脂肪乳和葡萄糖注射液,停用后患者甘油三酯恢复正常,并建议停用保肝药。同时,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主要包括抗结核的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物可能发生的ADR以及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经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刘泽玉郑咏池任强王洪贵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肺结核临床药师药学监护
- “两票制”政策对四川省某县级医院药品采购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两票制"政策对医院药品采购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在"两票制"正式实施后1年内的药品采购数据,从配送公司情况、药品品规结构、药品价格等方面考察"两票制"政策对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影响。结果"两票制"政策使药品配送份额、品规显著性向大型医药配送企业集中;药价水平总体平稳,品规数量下降,比例较以往减少,价格上涨的品规数量略有下降,但价格涨幅增加明显;药品供给及时性略有下降。结论"两票制"在降低药品价格方面作用有限,还需配合医保支付改革、联合限价采购等措施。
- 郭益静唐仕炜周明勇刘泽玉郑咏池
- 关键词:药品采购
-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地域和专业分布现状与思考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为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截至2018年7月18日获得《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认定的机构(以下简称GCP机构)的认定公告,汇总当前GCP机构的信息,分析我国GCP机构的区域分布与专业分布现状。结果目前,我国GCP机构共716家,数量排名前5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主要集中于直辖市与省会城市,且95. 67%的机构存在于三级医院中。GCP机构专业科室5 902个,其中西医专业科室5 046个,中医专业科室821个,民族医学专业科室35个。结论 GCP机构的地域与专业分布不均衡,需持续加大对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和薄弱专业的投入,加强对GCP机构的监管,以保证其科学、规范地运营。
- 唐仕炜唐仕炜刘泽玉蒋学华蒋学华
-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抗菌药物及常规止咳化痰等基础治疗,并口服丙卡特罗口服溶液,联合组患者加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联合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联合组咳嗽消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联合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0. 00%比8. 33%,P> 0. 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减轻炎性反应,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 王洪贵郑咏池刘泽玉
-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丙卡特罗慢性咳嗽肺功能炎性因子临床疗效
- 氟维司群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评价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挖掘并评价氟维司群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3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二季度的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比例报告比值(PRR)法挖掘氟维司群ADR信号。结果ROR法和PRR法分别检出362个和338个有效的ADR信号,所得信号强度(即ROR值和PRR值)基本重合。经二次筛选后得到信号204个,其中新ADR信号191个,主要集中在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32个),各类检查(27个),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24个),各类神经系统疾病(12个),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11个)。信号强度(由高到低排列)排名前5的首选术语分别为PIK3CA活化性突变、CA15-3升高、雌二醇升高、胸壁转移、胸腔转移。结论临床应重视该研究中通过ROR法、PRR法检测的氟维司群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的新的ADR信号,促进氟维司群安全使用。
- 刘泽玉陈润王洪贵郑咏池陈凤玲
- 关键词:氟维司群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