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新
- 作品数:56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与现代化建设的途径被引量:3
- 2008年
- 分析了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刘月新
- 关键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
- 艺术接受与乌托邦体验
- 1996年
- 刘月新
- 关键词:乌托邦艺术接受原始意象艺术体验对象性思维伽达默尔
- 陌生化与异化被引量:13
- 2000年
- 刘月新
- 关键词:文学语言陌生化异化文艺美学
- 康德的知、情、意与中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建构--以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儒家的理想人格范式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严重危机,如何重建理想人格是中国现代文化面临的重要任务。以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为代表的美学家认为,“立国”首在“立人”,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建构现代理想人格。他们以康德的美学理论为参照,融合儒家的理想人格学说,创建了知、情、意相统一的理想人格范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丰富知识、高雅趣味与自由意志的人格主体,以此促进国家的现代化。但在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的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与张力,导致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现代美学的异化与扭曲。
- 刘月新
- 关键词:中国现代美学理想人格
- 论李长之对中国现代文艺美学的贡献
- 2014年
- 李长之不仅首次将"文艺美学"的概念引进国内,而且从中国文学批评科学化的现实需要出发,广泛探讨了文艺美学的相关问题。他以人的生命体验为起点、以人的生命的完善为目的,将文艺本体论、文艺创作论、文艺作品论、文艺接受论、文艺教育论等问题贯穿起来,初步形成和确立了中国现代文艺美学的理论架构,促进了现代文艺美学的发展。
- 刘月新
- 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方法被引量:1
- 2011年
- 李长之文学批评的价值在于,他既具有明确的方法论意识,又能突破各种批评方法的界限,运用传记批评、体验批评、文化批评、语言批评等多种批评方法,从不同角度切入作品,对作家的人格进行整体观照,解读作家的生命轨迹与创作历程,构建了视野宏阔的整体批评范式,其思维方式对中国当下的文学批评极具启示意义。
- 刘月新邹君
- 关键词:文化语言
- 在回溯中寻找本真的自我——朱朝敏散文的“记忆”
- 2007年
- 刘月新
- 关键词:散文创作记忆本真生命意识遗忘河流
- 李长之与狄尔泰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认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与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具有内在关联,狄尔泰的生命观、体验观与精神史的研究方法对李长之产生了重要影响,李长之在吸收狄尔泰思想的基础上,与中国文化与文学成功对接,建立了以作家人格研究为核心的文学批评观,树立了中国现代传记批评的典范。
- 刘月新
- 关键词:生命精神史传记批评
- 论李长之对现代文学批评学的建构
- 2013年
- 李长之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贡献在于他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文艺批评学,他借鉴了德国玛尔霍兹的文艺体系学的理论架构,从文艺美学、文艺批评与文艺教育三个方面建立了文艺批评学的理论体系。文艺美学为文艺批评提供一般的原理原则,文艺批评以文艺美学为参照分析和评判具体的作家作品,文艺教育运用文艺批评的成果对普通读者进行审美教育。李长之的文艺批评学会通中西,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包容性,能够从文艺复兴的高度认识文艺批评的特点与职能。
- 刘月新方红
- 否定与批判——西方现代阅读理论的价值追求被引量:7
- 2002年
- 通观以浪漫主义为开端的文学理论 ,尤其是以解释学、阅读现象学、接受美学为代表的文学解释理论与文学阅读理论 ,对读者的重视并不仅仅是出于某种纯粹的文学目的 ,并不仅仅看重读者的理解的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 ,而是有着更深刻的文化价值追求。这就是通过创造新颖的文学形式来更新读者的眼光 ,使读者挣脱意识形态的控制 ,批判和否定社会的文化秩序。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伽达默尔在重视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质疑、保罗·利科和阅读现象学对读者“前见”的“悬置”、哈贝马斯对传统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和接受美学直接倡导文学的否定功能 ,都体现了通过文学阅读来否定和批判社会的价值取向。
- 刘月新
- 关键词:文学阅读接受美学对读文化秩序什克洛夫斯基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