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萌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信用
  • 1篇信用证
  • 1篇哲学
  • 1篇哲学界
  • 1篇中国法
  • 1篇中国法学
  • 1篇诉求
  • 1篇狭义
  • 1篇国法
  • 1篇国际保理
  • 1篇法学
  • 1篇保理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篇刘春萌
  • 1篇葛洪涛

传媒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中国法学的主体性诉求看西方法学的中国化被引量:1
2006年
在给2005级山东大学法理学博士生授课时,我们讨论了一个命题:如何认识"中国法学"?有没有中国法学?如果说有中国法学的话,它指的是什么意义上的中国法学?如果坚持属地主义,中国大地上确实存在着产量丰富的法学作品。我们的各种法学杂志、综合性杂志上发表了可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被冠以法学招牌的文章,尽管这里面充满了重复的内容。各种出版社近20年来也出版了大量的法学著作与教材,可以说中国的法学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法学成了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这些法学文章与著作,我们会发现,这些被视为中国法学的"产品"使用的多是源自西方的法学术语,叙述的是西方的法学故事,讲解的是西方的法学原理和精神。这无疑使中国境内的法学内容更加丰富。但我们也发现,西方传来的法学被当成了中国法学的主流,而传统中国文化与当代法学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明显,起码从形式上看,出现了与传统中国文化的断裂现象。一百多年前,中国人确定了向西方学习的信念,所以全方位引进学习西方法学似乎不会产生太多的立论方面的困惑。但如今,有的西方学人也看到了所谓西方的没落,因而出现了各种批判与反思的理论,这使得我们感到茫然,再加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撞,使得我们的思想呈显更多的矛盾。于是,处于成长与发展阶段的各个学科(包括法学在内)似乎都存在"向何处去"的问题。带着对法学将走向何方这一问题的思索,我们与《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组织了"法学的中国化"问题笔谈,以期呼应"中国的法学向何处去"以及目前兴起的国学热潮,欢迎各位学人参与讨论。
葛洪涛刘春萌
关键词:中国法学诉求哲学界狭义
信用证和国际保理的比较研究
文章把信用证和国际保理这两种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放在一起,从其概念定义、法律 性质和具体特点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两种支付方式在我国发展现状中存在 的问题加以归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文章共分四个...
刘春萌
关键词:信用证国际保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