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峰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合金
  • 2篇性能研究
  • 2篇再结晶
  • 2篇时效
  • 2篇气溶胶
  • 2篇镁合金
  • 2篇合金组织
  • 2篇SI
  • 2篇AL-MG-...
  • 2篇AZ91镁合...
  • 1篇电机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器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动态再结晶
  • 1篇形变
  • 1篇形貌
  • 1篇永磁
  • 1篇永磁电机

机构

  • 12篇江西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刘峰
  • 8篇王智祥
  • 4篇李建云
  • 3篇熊婷
  • 3篇何福萍
  • 2篇王建
  • 2篇张敬恩
  • 1篇王敏
  • 1篇章超
  • 1篇刘利雅
  • 1篇乐雅婷
  • 1篇陈栋
  • 1篇刘慧
  • 1篇陈文江
  • 1篇曾剑
  • 1篇刘细平
  • 1篇周佩云

传媒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轻金属
  • 2篇化工技术与开...
  • 1篇粉末冶金工业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有色金属科学...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镍铝黄铜再结晶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对镍铝黄铜不同压加率条件下冷轧薄板进行不同工艺的等温退火试验,观察等温退火后试样的硬度及组织变化;建立布氏硬度和退火温度之间的函数及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冷轧压加率的提高,再结晶温度降低。
王智祥王建刘峰张敬恩
关键词:再结晶冷轧退火
Si、Cu对Al-Mg-S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及断口分析等方法,分别研究了Si、Cu元素的加入对Al-Mg-S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作用,并对其随后加工工艺进行了合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Si、Cu元素的增加,晶粒逐渐减小,硬度值随之增大;在相同条件下,Cu元素对铸态合金强化效果要比Si元素的作用更为显著,其主要归因于更多强化相的形成促进了结晶形核过程。通过对不同加工工艺后合金性能的比较分析,在本实验条件下合金经固溶时效、冷轧、二次时效后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延伸率分别为392MPa、11.60%。
王智祥刘峰何福萍熊婷李建云
关键词:AL-MG-SI合金时效组织及性能
工艺参数对AZ91镁合金挤压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对均匀化退火后的AZ91镁合金热挤压成形的试验研究,分析了AZ91镁合金热挤压成形时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挤压态AZ91镁合金为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细化组织,且产生了(0001)面织构,细小的再结晶晶粒以及织构的存在都有利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的改善,其抗拉强度随挤压温度、挤压比和挤压速度的升高而升高。挤压制品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均在310MPa^340MPa之间,延伸率δ在10%~12%之间。
王智祥王建乐雅婷刘峰
关键词:镁合金热挤压
Al-0.8Mg-0.66Si-0.3Cu合金固溶时效特性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及组织观察,系统研究热处理工艺参数及方式对Al-0.8Mg-0.66Si-0.3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值先增大,达到峰值后合金进入过时效阶段,硬度值逐渐减小。在200℃高温时效时,有双峰现象出现,这主要是与θ′相的析出有关。合金较适宜的固溶—时效制度为520℃×50 min固溶水淬、200℃×1 h时效。通过三种强化工艺结果比较可知,合金经固溶时效、冷轧后二次时效后获得最佳的室温力学性能,即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06 HB,392 MPa和11.60%。
王智祥刘峰何福萍李建云
关键词:AL-MG-SI-CU合金
气溶胶喷射打印碳纳米管基微型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及其性能研究
2025年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银基底上原位生长锌纳米片阵列作为阳极,再采用气溶胶喷射打印技术,将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经图案化构筑为柔性阴极,之后将凝胶电解质进行封装,即得到微型锌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mZHSCs)。研究结果表明,在1mA·cm^(-2)的电流密度下,所制备的mZHSCs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面积比电容达到230mF·cm^(-2),同时获得了747.78μW·cm^(-2)的功率密度和71.87μWh·cm^(-2)的能量密度。经过300次充放电循环后,器件仍保有91.6%的初始容量,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罗宇豪刘慧刘世基刘峰曹磊
关键词:碳纳米管
气溶胶喷射打印聚苯胺柔性传感器及其氨检测性能研究
2025年
作为环境污染物和生物标志物,氨气(NH3)的精准检测在工业安全、农业养殖及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酸掺杂聚苯胺分散液为油墨,采用气溶胶喷射打印技术,在柔性基底上成功制备了高性能氨气传感器。研究发现,硫酸掺杂聚苯胺传感器对0.05‰NH3的响应度达725%,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48s和91s。用Fe3+双层薄膜改性后,传感器的响应度提升至940%,响应时间为66s,且在0.01‰~0.2‰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响应。进行100次弯折测试后,传感器的性能保持稳定,表现出优异的定量检测能力和稳定性。
刘峰冷黎萌刘世基罗宇豪曹磊
关键词:聚苯胺柔性传感器
机械合金化工艺对高硅铝合金混合粉体粒径及形貌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系统地研究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研磨体、研磨介质及球磨工艺参数等因素对高硅铝合金混合粉末粒径及形貌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球磨转速对机械合金化后粉末粒径有显著影响,且随着球磨转速的增加,粉末的中粒径逐渐增大和粒度的分布范围逐渐变宽、均匀性越差;在本实验条件下,采用聚氨酯球为研磨体、酒精为研磨介质、球磨时间12h、球磨转速150r/min、球料比15∶1条件下进行机械合金化可获得中粒径为5.78μm且分布均匀的高硅铝合金混合粉体。
王智祥刘峰刘利雅熊婷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高硅铝合金球磨
镍铝复杂黄铜均匀化组织及扩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消除Cu-Zn-Al-Ni合金铸锭中枝晶偏析及非平衡组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分别对该合金进行900℃保温2~8h均匀化退火研究。结果表明,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合金的枝晶偏析及非平衡组织得以明显减少和改善,其硬度则随之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均匀化过程中的扩散行为进行研究,建立起相应的均匀化动力学方程,并确定了Al元素在该合金中的扩散激活能。经验证,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得出该合金较佳的均匀化退火工艺为900℃×6h。
王智祥李建云刘峰熊婷
关键词:均匀化动力学扩散
AZ91镁合金的热变形特征及组织演变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AZ91镁合金进行了高温压缩变形实验,分析了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250~4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流变应力及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合金的热变形过程均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其流变应力及组织均受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因素影响显著;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应变速率的减小而降低,而再结晶晶粒尺寸则随之增大,且再结晶程度进行越为充分,其再结晶晶粒大小基本随Z参数自然对数值的增大而呈指数递减规律。
王智祥金熌陈文江吴朝圣刘峰
关键词:镁合金热变形动态再结晶ZENER-HOLLOMON参数
固溶方式及时效对Al-Mg-Si-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及晶间腐蚀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固溶方式及时效对Al-Mg-Si-Cu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逐步提高固溶温度的强化固溶,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过饱和度;同时强化固溶和双级固溶方式能有效改善时效后合金的第二相析出及分布状态,有利于合金耐晶间腐蚀性能的提高;经强化固溶、双级时效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平均腐蚀深度分别为295 MPa和39μm,具有良好的强度及耐晶间腐蚀等综合性能.
何福萍刘峰李建云张敬恩王智祥
关键词:固溶时效晶间腐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