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
- 作品数:15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芩苷体外抑制柯萨奇病毒B组3型感染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黄芩苷(baicalin,BA)体外抑制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 virus B3,CVB3)感染的效用及机制。方法:CellTiter 96~?AQueous单溶液试剂检测Hela细胞存活率,病毒空斑实验检测病毒滴度,CHOD-PAP法和ACS-ACOD法分别用于检测细胞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AA)和胆固醇(cholesterol,CHO)的含量,RT-PCR检测脂类代谢关键分子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和乙酰-CoA衣壳蛋白VP1表达。结果:BA在低于100μg/mL时对Hela细胞无明显毒性效用,但能呈剂量依赖地抵抗CVB3诱导细胞病变,显著减少病毒滴度和抑制CVB3/VP1的表达;CVB3感染能显著增加细胞中FFA和CHO含量以及Fasn和ACC的mRNA表达,但是经BA处理后,能显著减少这些脂类代谢物质的含量;棕榈酸预处理细胞,能恢复BA处理组中CVB3/VP1的表达。结论:BA能通过调节细胞脂类合成来发挥抗CVB3感染的效用。
- 金跃李祥王晓丽马莉程建平邢飞刘媛媛
- 关键词:黄芩苷棕榈酸病毒蛋白病毒滴度
- 甲亢患者25-羟-维生素D3代谢状况的变化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代谢状况。方法甲亢患者118例分为甲亢伴肝功能损害组(A组,58例)和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B组,60例)。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C)组。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3;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同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钙、磷水平。结果 A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B、C组(P<0.01)。血清25(OH)D3与TBil和AST呈负相关(P<0.01和P<0.05)。结论甲亢伴肝损害患者血25(OH)D3明显降低,提示25(OH)D3下降可能与肝功能异常相关。
- 刘影刘媛媛张日东高鹏霞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肝功能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骨密度及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骨密度及罹患骨质疏松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内分泌及老年医学科住院的T2DM患者364例。根据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的股骨颈骨密度三分位数水平分为低值组、中值组及高值组。比较3组间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红蛋白水平与骨密度及罹患骨质疏松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病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ar filtration rate,eGFR)、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血尿酸(uric acid,UA)进行交互作用和分层分析。结果调整年龄、BMI、糖尿病病程后,血红蛋白水平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及罹患骨质疏松风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调整年龄、BMI、糖尿病病程、eGFR后,与血红蛋白<130 g/L组相比,血红蛋白≥130 g/L组50岁及以上男性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β=0.057,95%CI 0.014~0.100,P=0.011),而与髋部骨密度、腰椎L1-L4骨密度及罹患骨质疏松风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最后分层分析显示在年龄、BMI、糖尿病病程、eGFR、HbA1C、TC、TG、HDL-C、LDL-C、UA亚组中,交互作用未发现分层变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50岁及以上男性T2DM患者,高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股骨颈骨密度的保护因素。
- 谭娟刘媛媛朱永芳李红宋应健
- 关键词:血红蛋白贫血糖尿病骨密度骨质疏松
- 醋酸甲地孕酮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二例病例报道
- 2025年
- 醋酸甲地孕酮临床应用广泛,给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却存在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比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被忽视。本文报道2例醋酸甲地孕酮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病例,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总结了其发生机制、病例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醋酸甲地孕酮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认识。
- 周若禺刘媛媛董美娟卜艳龙崔兆辉
- 关键词:醋酸甲地孕酮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
- 甲巯咪唑相关性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
- 2025年
-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是严重自发性低血糖的病因之一,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需注意与其他低血糖病因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IAS患者的诊治和随访经过,并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总结IAS的发生机制、病例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
- 周若禺刘媛媛董美娟卜艳龙李永胜崔兆辉
- 关键词: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胰岛素自身抗体甲巯咪唑低血糖
- 调整后骨折风险工具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 2022年
- 目的研究调整后骨折风险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预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F)风险和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关系。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及老年医学科住院的T2DM患者429例,根据调整后FRAX预测T2DM患者未来10年OF发生概率,分为OF低危组和OF高危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尿酸、碱性磷酸酶、促甲状腺激素、尿蛋白/肌酐比值、尿素、肌酐和TPOAB)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模型用来研究调整后FRAX预测T2DM患者OF风险和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T2DM患者OF高危组39例,占总人数9.09%,在调整其他变量后,T2DM患者糖尿病病程仍与调整后FRAX预测OF风险增高呈显著性正相关(OR 7.660,95%CI 1.661~35.334,P=0.009),而血尿酸水平与调整后FRAX预测OF风险增高呈显著负相关(OR 0.345,95%CI 0.128~0.928,P=0.035),血LDL-C与调整后FRAX预测OF风险增高也呈显著负相关(OR 0.316,95%CI 0.114~0.881,P=0.028)。在调整了其他变量后,碱性磷酸酶(OR 1.902,95%CI 0.904~4.004,P=0.090)及胆固醇水平(OR 0.297,95%CI 0.056~1.560,P=0.151)与调整后FRAX预测OF风险增高不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结论糖尿病病程可能是调整后FRAX预测T2DM患者OF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血尿酸和LDL-C可能是调整FRAX预测T2DM患者OF风险增加的保护因素。
- 姜珊朱永芳刘媛媛黄菁菁谭娟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性骨折
- 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2023年
-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典型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其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负担。而部分糖尿病患者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患者一样,合并有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其相关机制主要包括代谢紊乱与氧化应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紊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下调等,同时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和合并症也会进一步加重认知障碍。未来可对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其相关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苏鸿刘媛媛蔡凌宇孙晓阳
- 关键词:糖尿病发病机制影响因素
- 2型糖尿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 卜艳龙刘媛媛刘德珍陆卫平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及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关系被引量:37
- 2017年
- 目的维生素D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探讨两者间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介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5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临床资料,取同时期120例非糖尿病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3。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维生素D和HOMA-IR的相关性。进一步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0 ng/m L,n=101)和维生素D非缺乏组(>20 ng/m L,n=5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浓度[(17.78±6.73)n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42.70±11.46)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维生素D与HOMA-IR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2=-0.289,P<0.01),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结论血清维生素D缺乏可能通过加重胰岛素抵抗而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这一作用可通过炎症因子IL-6和TNF-α介导。
- 董美娟刘媛媛姚迪陆卫平毛莉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维生素DIL-6TNF-Α
- 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进展肝纤维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及进展纤维化与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关系。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内分泌及老年医学科住院的T2DM患者391例。根据肝脏B超分为T2DM合并NAFLD和T2DM未合并NAFLD组。根据肝纤维化指数分为肝脏纤维化低分险组及肝脏纤维化中高风险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和病史、实验室及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T2DM患者NAFLD及进展肝纤维化与OP的关系,最后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糖尿病病程进行交互作用和分层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T2DM患者罹患OP风险及骨密度下降与NAFLD发生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所有P>0.05)。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糖尿病病程后,肝脏纤维化中高风险组T2DM患者髋部骨密度(β为-0.044,95%CI-0.087~-0.001,P=0.046)和腰椎L1-L4骨密度(β为-0.044,95%CI-0.087~-0.002,P=0.044)均显著减低,罹患OP的风险显著增加(OR为2.428,95%CI 1.124~5.244,P=0.024)。最后亚组分析显示,肝脏纤维化中高风险组的T2DM超重患者罹患OP风险显著增加(OR为4.240,95%CI 1.637~10.987,交互作用P=0.018)。结论T2DM患者骨密度下降和罹患OP风险与NAFLD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AFLD相关进展肝性纤维化是T2DM超重患者骨密度下降和罹患OP的独立危险因素。
- 周静芳杨晓钟刘媛媛汪为民谭娟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纤维化骨密度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