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培桐

作品数:15 被引量:14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地理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水文
  • 2篇水质
  • 2篇土壤
  • 2篇岱海
  • 2篇草原
  • 1篇地理特征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要素
  • 1篇地面蒸发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区环境
  • 1篇地形起伏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机构

  • 15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城建环保...

作者

  • 15篇刘培桐
  • 9篇王华东
  • 3篇赵俊琳
  • 2篇朱光华
  • 1篇李天杰
  • 1篇沈新尹
  • 1篇周昊明
  • 1篇朱启疆
  • 1篇赵承义
  • 1篇吴瑜光
  • 1篇周善元
  • 1篇任燕
  • 1篇袁少军
  • 1篇汪新福
  • 1篇王丽平

传媒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地理学报
  • 2篇南极研究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重庆环境科学
  • 1篇极地研究

年份

  • 3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65
  • 1篇1964
  • 2篇1963
  • 2篇1962
  • 1篇196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焦作市人-环境系统的结构、发展与协调控制研究被引量:16
1989年
应用协同学与耗散结构中的自组织理论方法,研究了焦作市人-环境系统的结构,发展与协调控制途径。根据自组织理论的一般方程,建立了一个动态耦合模型系列,提出了一套适合于模型特点的参数调谐方法。应用该模型系列,预测了2010年以前焦作市这一人-环境系统的发展状态,分析了该系统所面临的人口、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的特点,给出了协调控制的途径并就焦作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孙本经刘培桐王华东
关键词:环境系统自组织理论
全文增补中
发展与环境
1987年
发展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引起国内外的热烈讨论和深切关注。 当前,在对待发展与环境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滥用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的巨大生产力,否定环境的制约作用,盲目地发展,以致破坏和污染环境,产生“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另一种是环境资源有限论、枯竭论,从而主张限制发展或停止发展,形成所谓的“环境保护主义”。我们反对肓目地发展,但并不盲目地反对发展。
刘培桐
关键词:环境问题太空人人工生态系统生物圈
关于在我国开展化学地理研究的几点意见
1960年
化学地理学是晚近诞生于苏联的一门新科学,它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是和B.B.杜库恰耶夫(Докучасв)、в.И.维尔纳茨基(вернадский)、A.E.费尔斯曼(ферсман)、А.П.维诺格拉多夫(виноградов),特别是В.В.波雷诺夫(Полынов)等院士的科学活动分不开的。
刘培桐王华东
金水河水质改善多方案多目标决策研究
1990年
本文从金水河水质改善多方案多目标的实际出发,参照层次分析法定性部分的标度理论,提出了定量部分的标度理论,建立了以抛物线或线性函数表示的标度转换关系。将此理论应用于四个备择方案选优评价,与金水河水源方案有关的投资、水质、社会影响、工程时耗、资源消耗和管理性能6个子目标的许多定量和定性因素,最后选定尖岗水库方案为推荐方案,是对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多方案综合选优新的尝试。
周昊明王华东刘培桐
关键词:水质改善
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环境背景值初探被引量:8
1989年
本文探讨了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地区岩石、原始土壤(风化壳)、沉积物、地表水、大气降水、气溶胶、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基本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分析方法。本研究可为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制定环境标准、确定环境中的元素迁移、转化规律以及为南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赵俊琳蒙宇赵承义周善元朱光华于润湖刘培桐李果
关键词:环境背景值化学元素
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量化识别方法及其在于桥水库流域的应用被引量:103
1988年
本文介绍了量化识别非点源污染发生的时空规律的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对该方法最终所获取的各因子图和污染物发生模数图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各因子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贡献、非点源污染物发生的时间特征和空间差异以及严重发生区等等。本文还尝试将此方法运用于于桥水库流域,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发生时间几乎拿部在七、八两个月;流域地貌和植被是制约非点源污染空间差异的两个关键因素,调控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是非点源污染管理的重要途径;流域内长城沿线的狭长地带是总固体(泥沙)发生的严重区域,流域西部中央区是氮发生的重点区。
刘枫王华东刘培桐
关键词:非点源地理信息系统
岱海盆地的水文化学地理被引量:13
1965年
岱海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属于温带草原粟钙土地带。岱海盆地是一个西南西一东北东向的陷落盆地,南北山地海拔达1700-1900米。北山狭而陡峻,南山宽而平缓(见图1)。盆地内部自山麓向岱海,依次为洪积-冲积平原和冲积-湖积平原。
刘培桐王华东潘宝林张丽君刘桂贞
試論我國綜合自然区划的原則
1963年
综合自然区划是一件异常艰巨的工作,它包括:制订区划单位系统,选择区划指标,确定区划界限……等一系列复杂的间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一系列相应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系列相应的原则。近年来,大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原则。
刘培桐
关键词:自然区划区划指标区划工作地理要素海陆农业生产实践
內蒙凉城縣岱海的水量平衡被引量:3
1963年
一、影响岱海盆地水量平衡的条件岱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境内,又称岱海淖尔或太海。岱海湖盆位于北纬40°1′—41°,东经112°10′—113°。所在地区属于内蒙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地带。岱海盆地为一东北东——西南西向的狭长陷落盆地,长轴约45公里。
刘培桐王华东朱启疆
关键词:岱海水量平衡干草原地面蒸发年平均
我国风化壳及土壤中化学元素迁移的地理規律性
1962年
(一) 大规模综合性的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工作,要求人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作为最原始、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地理坏境。因而,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中,于1930—1940年代,苏联学者先后提出地表热量平衡的研究和地表化学元素迁移过程的研究等新方向。
刘培桐王华东刘鎖臣
关键词:风化壳自然地理学生物气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成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