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反流性食管炎应用伏诺拉生对比雷贝拉唑的临床效果评价
- 2024年
- 评价反流性食管炎应用伏诺拉生对比雷贝拉唑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在2022年5月—2023年6月,此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患者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筛选,共86例入选。入院后随机进行分组,进入Rabeprazole组(R组)的患者有43例,治疗药物选择为雷贝拉唑;进入vonoprazan组(V组)的患者有43例,治疗药物选择为伏诺拉生。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24h食管pH监测结果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的24h食管pH监测低于治疗前,且V组低于R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内镜积分、PSQI低于治疗前,且V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MTL及GAS高于治疗前,P且V组高于R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 对比雷贝拉唑,反流性食管炎应用伏诺拉生在反流症状及黏膜破损的改善、睡眠质量的提高、食管蠕动促进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没有差异。
- 金雪玉刘凯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雷贝拉唑内镜食管PH监测
- 骨筋膜综合征采用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辅以负压封闭引流的整体临床研究
- 2019年
- 目的研究骨筋膜综合征采用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辅以负压封闭引流的整体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皮肤大切口深筋膜切开减压术联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创面缩小程度、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感染情况及截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创面缩小程度、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截肢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筋膜综合征采用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辅以负压封闭引流可显著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率。
- 刘凯
- 关键词:骨筋膜综合征负压封闭引流
- 食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食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8例。结果 18例导状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拇指功能恢复好。结论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质量好,拇指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手术安全,值得推广。
- 刘凯
- 关键词:拇指软组织缺损
- 游离指背静脉皮瓣在复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游离指背静脉皮瓣在修复复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合并皮肤及动脉缺损的断指患者21例25指应用游离指背静脉皮瓣移植方法修复,术中行静脉桥接指固有动脉,同时将皮瓣的静脉与断指的近端静脉吻合,形成静脉回流。结果 21例患者25指术后再植指及静脉皮瓣均成活良好,所有患者随访6~30个月,皮瓣质地接近正常,皮瓣感觉部分恢复。结论游离指背静脉皮瓣治疗复杂断指再植临床疗效好,手术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刘凯
- 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30例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锤状指畸形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型锚钉修复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平均14个月的随访,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手指关节功能和外观恢复良好,治疗的总优良率为94.3%。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患者接受微型锚钉修复治疗,有助于其手指关节功能和外观的恢复。
- 肖飞刘政光刘凯
- 关键词:锤状指畸形
- 胃溃疡给予艾司奥美拉唑并康复新液的治疗效果分析
- 2025年
- 探讨和分析胃溃疡给予艾司奥美拉唑并康复新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142例明确诊断为胃溃疡的住院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1人,单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71人,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康复新液。治疗周期统一设定为一个月。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改善幅度更为明显。患者胃痛、腹胀、反酸等主诉症状缓解速度更快,持续时间更短。症状评分方面,研究组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炎症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均呈下降趋势,但研究组CRP和PCT水平下降幅度更为显著,提示炎症状态控制更理想。P<0.05。结论 联合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明确优势。艾司奥美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主要抑制胃酸分泌;而康复新液在黏膜修复与组织再生方面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两者协同,可在减轻胃酸对溃疡面的侵蚀基础上,加快上皮再生,有效推动愈合进程。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显著下降也说明,该方案不仅局限于单一的胃酸控制,还对全身炎症水平具有一定调节效应。
- 金雪玉刘凯
- 关键词:胃溃疡康复新液
-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70例手指末端组织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组织缺损情况,观察修复情况。结果170例患者均接受3~18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证实,180只伤指皮瓣均完全存活,且伤指均完全恢复较为理想的活动能力和外管,患者临床治疗总满意度为100%,其中20例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指末端部分缺损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肖飞刘政光刘凯
- 关键词:部分缺损
-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采取不同皮瓣材料实施修复的术式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手外伤软组织缺损采取不同皮瓣材料实施修复的术式效果研究。方法对照组及研究组分别运用胸腹带蒂皮瓣及穿支皮瓣实施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总成功率、皮瓣愈合天数、抗生素给药天数、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成功率为96.30%,与对照组的81.48%比较,更具疗效优势(P<0.05)。研究组愈合天数及抗生素给药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低于对照组的18.5%(P<0.05)。结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采取穿支皮瓣修复成功率更高,显著增加缺损修复愈合速度,并发症少。
- 刘凯
- 关键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