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凤尔稳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西泮
  • 1篇地西泮中毒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急救
  • 1篇醒脑
  • 1篇醒脑静
  • 1篇血管
  • 1篇预后
  • 1篇蛰伤
  • 1篇中毒
  • 1篇细菌感染
  • 1篇相关肺炎
  • 1篇纳洛酮
  • 1篇纳洛酮联合
  • 1篇救治
  • 1篇救治措施
  • 1篇口咽
  • 1篇呼吸机

机构

  • 2篇黄山市人民医...
  • 2篇安徽省黄山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凤尔稳
  • 1篇周青山
  • 1篇倪莎
  • 1篇舒李焱
  • 1篇李光辉
  • 1篇陈德昌
  • 1篇聂玉玲
  • 1篇凌进华
  • 1篇刘娇
  • 1篇谢卫星

传媒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心肺复苏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目前急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了规范危重症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救治,2010年出台了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心肺复苏指南)[1]。该指南为争取危重症患者和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时机和后续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凤尔稳倪莎李光辉舒李焱凌进华谢卫星朱冠能聂玉玲
关键词:心血管急救
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氟马西尼治疗重度地西泮中毒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醒脑静、纳洛酮联合氟马西尼治疗重度地西泮中毒的效果。方法将82例重度地西泮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三组:醒脑静、纳洛酮联合氟马西尼(Ⅰ)组28例,纳洛酮联合氟马西尼(Ⅱ)组30例,单用氟马西尼(Ⅲ)组24例,观察三组治疗后患者的清醒时间。结果三组清醒时间比较,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纳洛酮联合氟马西尼治疗重度地西泮中毒催醒效果明显优于纳洛酮联合氟马西尼以及单用氟马西尼,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凤尔稳
关键词:地西泮中毒醒脑静纳洛酮氟马西尼
15例蜂蛰伤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蜂蛰伤的临床表现、救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近3年收治的15例蜂蛰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药物及综合治疗。结果:1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上医生应高度重视蜂蛰伤后患者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可能性。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时及时准确抢救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凤尔稳
关键词:蜂蛰伤救治措施预后
创伤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创伤后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菌群变化在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内源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5例创伤后发生VAP的患者,在人工气道建立后1,3,7和14d收集患者的口咽部分泌物、声门下分泌物、深部气道痰液以及胃液进行培养和药敏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大便进行球杆比和真菌检测,对比其声门下分泌物、痰液、胃液和口咽部分泌物菌群的一致率。结果VAP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为G^-菌,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声门下分泌物、痰液和胃液病原学培养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声门下分泌物、痰液、胃液和口咽部分泌物菌种的一致率明显上升;并且随着机械通气天数的增加,培养产β-内酰胺酶阳性(ESBL+)的细菌和多重耐药菌的例数也明显增加。结论口咽部菌群变化与创伤后VAP的发生关系密切,胃内细菌常逆向定植于口咽部,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为VAP的重要感染途径。
刘娇周青山凤尔稳陈德昌
关键词:肺炎呼吸机相关性口咽细菌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