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于左前半支阻滞诊断冠心病的商榷
- 1994年
- 左前分支阻滞(即左前半阻滞)较为常见.可见于少数健康人.但往往是诊断冠状血管病以及左室心肌存在着弥漫性损害的重要依据.下面就左前半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问题作一具体分析,意在帮助确诊冠心病.
- 冯梅
- 关键词: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左前分支阻滞冠状血管左室心肌健康人
- 全文增补中
- 梗死周围阻滞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关系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梗死周围阻滞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总结 12 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住院病例 ,根据心电图分为梗死周围阻滞组 (4 1例 )与无梗死周围阻滞组 (83例 ) ,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周围阻滞发生率为 33.1% ,梗死周围阻滞组室性心律发生率为 4 3.9% ,较无梗死周围阻滞组 19.3%高 (P<0 .0 0 1)。结论 心电图存在梗死周围阻滞可作为鉴别梗死后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标志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有梗死周围阻滞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高 。
- 韩学斌冯梅顾家宝刘景德白春林
- 关键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症心电图室性心律失常
- QT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及近期预后关系的探讨被引量:8
- 2000年
- 冯梅韩学斌刘卓敏王陆建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
- QT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及近期预后关系的探讨
- 2000年
- 目的 为探讨 QT离散度 (QTd)的临床意义 ,进一步评价其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VA)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了 13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及 45名正常人 (对照组 )的最长 QT间期(QTm ax)、校正 QTmax(QTcmax)、最小 QT间期 (QTmin)、校正 QTm in(QTcmin)、QT离散度 (QTd)及心率校正 QTd(QTcd)的变化。结果 1AMI组 ,QTmax、QTcmax、QTd及 QTc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2 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 (VA组 ) ,QTmax、QTcm ax、QTd及 QTcd均显著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NVA组 ) ,P<0 .0 1。3AMI患者 QTcd≥ 6 0 ms者 ,其 VA发生率显著高于 QTcd<6 0 ms者 ,P<0 .0 1。4AMI死亡组 QTmax、QTcm ax、QTd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 .0 1,死亡组 QTcd高于存活组 ,P<0 .0 5。5 AMI患者 QTcd≥ 80 ms者其室颤 (VF)发生率显著高于 QTcd<80 ms者 ,P<0 .0 1。结论 QTd或 QTcd可作为判断 AMI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近期预后的临床参考指标。
- 冯梅刘卓敏王陆建
- 关键词:QT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