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Z-1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在脑血管病介入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行介入术后的患者均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观察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舒适度增加,并发症大大减少。结论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值得临床推广。
- 田琨冯梅汪小云刘明冬宋毅魏星张淑萍
- 关键词:护理
- Beclin1和Bcl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检测Beclin1和Bcl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及2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6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按侵袭性垂体腺瘤综合判定方法分为侵袭组(32例)和非侵袭组(29例),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eclin1和Bcl2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Beclin1和Bcl2mRNA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Beclin1和Bcl2表达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侵袭组Beclin1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非侵袭组(P〈0.01);而Bcl2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非侵袭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组中Beclin1和和Bcl2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P=0.028)。结论Beclin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下降,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Bcl2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Beclin1蛋白和mRNA的低表达密切相关;自噬活性的减低可能导致垂体腺瘤侵袭性增强,而其活性减低可能是Beclin1和Bcl2相互作用的结果。
- 冉住国冯清林宋毅杜江峰刘明冬范仕兵李骥霍钢吴留洋杨刚赵睿冯梅田坤韩秀华
- 关键词:自噬BECLIN1BCL2侵袭性垂体腺瘤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 冯梅郝洁
-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心理并发症
- 72例垂体腺瘤卒中的诊治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到2010年3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证实的垂体腺瘤卒中72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 冯清林刘明冬宋毅霍钢吴留洋杨刚赵睿唐茂源冯梅
- 关键词:垂体腺瘤垂体卒中经蝶窦手术
- 微量泵持续湿化在气管切开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重型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因昏迷致咳嗽或吞咽反射减弱或丧失,表现为窒息或呼吸困难,气管切开是防治患者窒息,保证气道开放、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措施,是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改善低氧症状、减轻缺氧对脑组织继发性损害、减轻脑水肿的重要抢救措施之一,
- 汪小云张小容冯梅田琨谢咏梅韩秀华
-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
- 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调查分析其中132例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32例,感染率为12.2%;共分离出病原菌164株,革兰阴性菌95株占57.9%、革兰阳性菌53株占32.3%、真菌16株占9.8%;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3.0%,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0-15.4%,真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其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应加强临床病原菌的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时控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冯梅陈天进芮晓云
- 关键词: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在用呼吸机患者封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在用呼吸机患者封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在用呼吸机患者使用封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观察优势。结果封闭式吸痰节时、节力、省财,并可有效预防低氧血症及交叉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用呼吸机患者使用封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优于使用传统式吸痰管吸痰。
- 冯梅
- 关键词:呼吸机封闭式吸痰管
- 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调查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预防治疗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134例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3428例留置尿管患者中134例发生相关性尿路感染,感染率为3.9%;共分离出病原菌2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2株占66.0%,革兰阳性菌48株占24.0%,真菌20株占1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3.7%,对呋喃妥因耐药率为3.7%~16.7%,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结论加强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检测,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冯梅陈天进芮晓云
- 关键词: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护理程序在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 2016年
- 探讨护理程序在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选择80例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对常规组护理实习生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传统教学,对干预组护理实习生在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运用护理程序。统计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实习生理论成绩、专科实践成绩、教学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护理程序在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 冯梅文芳
- 关键词:护理程序神经外科临床带教
- 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及管理方法
- 2018年
- 探讨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及管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发生的50例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压疮,跌倒坠床,静脉炎,给药错误,非计划拔管和操作失误等。不良事件成因:缺乏健康教育,经验不足,未按照核心制度实施操作等。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患者来说,在护理期间需要做好巡视,宣教,管理以及培训教育等,全面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冯梅曾琳
-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