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学钢

作品数:207 被引量:3,500H指数:2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6篇经济管理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5篇旅游
  • 30篇旅游业
  • 12篇入境旅游
  • 12篇实证
  • 11篇中国旅游
  • 11篇公路
  • 10篇旅游产业
  • 10篇旅游季节性
  • 9篇文化
  • 9篇旅游发展
  • 9篇旅游市场
  • 9篇季节性
  • 9篇城市
  • 8篇处治
  • 7篇实证分析
  • 7篇长三角
  • 6篇韧性
  • 6篇入境旅游市场
  • 6篇旅游资源
  • 5篇邮轮

机构

  • 168篇华东师范大学
  • 26篇四川省交通运...
  • 8篇上海师范大学
  • 7篇安徽师范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宁波大学
  • 2篇海口经济学院
  • 2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上海对外经贸...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2篇石家庄经济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重庆交通科研...
  • 2篇浙江树人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工商职业...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作者

  • 203篇冯学钢
  • 18篇唐睿
  • 15篇孙晓东
  • 11篇王学武
  • 10篇姜云
  • 10篇周成
  • 8篇黄和平
  • 8篇吴文智
  • 7篇于秋阳
  • 6篇胡小纯
  • 6篇何静
  • 5篇刘春济
  • 5篇夏赞才
  • 5篇万田户
  • 5篇金川
  • 5篇蒋可
  • 5篇羊勇
  • 4篇钟伟
  • 4篇王琼英
  • 3篇庄卫林

传媒

  • 19篇旅游学刊
  • 11篇旅游科学
  • 9篇经济地理
  • 7篇资源开发与市...
  • 7篇桂林旅游高等...
  • 7篇旅游论坛
  • 6篇华东经济管理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西南公路
  • 5篇科学发展
  • 4篇人文地理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经济论坛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统计与决策
  • 3篇上海经济研究
  • 3篇上海管理科学
  • 3篇经济问题探索
  • 3篇上海农村经济
  • 3篇北京第二外国...

年份

  • 6篇2025
  • 10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17篇2015
  • 17篇2014
  • 1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14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9
1999年
以安徽采石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模型,观察分析旅游活动对地被植物、土壤的外部形态,种群的高度、丰度、密度,土壤理化性状等影响;引入风景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概念。
冯学钢包浩生
关键词:旅游活动地被植物土壤环境风景区环境影响
欧盟一体化及其对中国“长三角”地区旅游业联动发展的启示被引量:27
2004年
欧盟的一体化发展走在了世界其他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前面,其旅游一体化进程与模式也值得参考和借鉴。本文立足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通过分析欧盟的旅游一体化状况,启发长三角旅游业联动发展的思路,分别从区域机构与政策环境、社会发展基金、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素六个方面予以了详细阐述,并提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及相关的对策建议。
冯学钢
关键词:欧盟一体化长江三角洲旅游业文化整合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国内赴沪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1998-2012年国内赴沪旅游者各项旅游消费的数据,首先对国内赴沪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进行了初步判断,目前国内赴沪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拥有以下三大特点:1国内赴沪旅游者各项旅游消费所占比重存在较大差异,且差异缓慢扩大;2餐饮、购物、门票费用所占比重上升,其余旅游消费项比重有所下降;3非基本旅游消费所占比重逐渐扩大,旅游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在此基础上,继续运用马尔科夫预测对国内赴沪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发现国内赴沪旅游者旅游购物费所占比重急速上升概率较大,其余旅游消费所占比重缓慢下降趋势较强。在对这一结论进行原因剖析后,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国内赴沪旅游者旅游消费结构优化建议。
唐睿冯学钢
关键词:旅游消费结构
景观结构优化设计研究——以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为例被引量:1
2006年
深入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内扬子鳄繁殖、栖息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功能分区、“斑块-廊道—基质”的优化配置、廊道多样性设计等方式对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的景观结构做了优化设计,尝试通过这种设计来减少由于旅游活动对扬子鳄的繁殖环境的干扰。
张振超冯学钢
关键词:扬子鳄景观结构优化设计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旅高质量融合: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实践进路被引量:1
2025年
文旅高质量融合既是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奋力走好中国式现代化赶考路的题中之义。将文旅高质量融合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讨彼此间的理论关联,廓清其科学内涵、基本特质与现实困囿,构建长效推进机制,尤为必要。由此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旅高质量融合在“战略目标—内涵要义—基本特征”的理论框架中互为支撑。新时代文旅高质量融合具有供需适配、城乡均衡、协同互促、绿色高效、对外开放等特征,其主要挑战在于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阻、城乡文旅融合不均衡、文旅产业事业融而不深、文旅空间管理不平衡、文旅国际影响力不足。新征程上要丰富文旅业态产品,促进城乡文旅均衡发展,推进文旅系统深度融合,优化文旅空间功能,增强文旅国际竞争力。
冯学钢何静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上海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是构建新时代城市生命共同体、形成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级形态的关键举措。上海应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通过构筑生态基底、落实人本理念、加快产业转型、深化社会治理等方式,推动实现产城融合、职住融合、城乡融合,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构建“人、城、境、业、制”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新范式,以系统的生态发展观引领上海城市发展新征程。
程馨冯学钢
关键词:公园城市绿色生态
文旅深度融合与资源创新利用:热现象与冷思考被引量:2
2025年
文旅融合不断深化,催生了层出不穷的热现象,值得学术思辨与实践探索。遴选对特定文旅融合热现象有研究积累的专家,就“数智赋能”“乡村体育赛事”“国风破圈”“官员代言”“影视赋能旅游”“异地观演”“为一博赴一城”等典型的文旅融合热现象进行思辨和剖析,并专就“情感价值”“跨界并融”“风险管控”等关联问题进行探讨,最新观点集中在以下五方面:第一,尽管文旅融合热现象都表现出了大众关注度的爆发式增长、类似性复制社会行为不断出现的基本特点,但是也呈现出各自的特殊价值。第二,文旅融合热现象火爆“出圈”的触因,是偶然的灵感与必然的规则的交合,既有共同的更有自身独有的“出圈”触因。第三,文旅融合热现象的形成机理复杂且具有系统性,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机制,也是地方政府作为、相关企事业单位配合、市场需求驱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第四,文旅融合热现象的演变轨迹具有“潮”的特征,表现出短周期型、长尾型、稳态型等多种周期类型。第五,文旅融合热现象具有“跨界并融”的综合效应,体现了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表现出资源利用的涉及面及其效应强度的差异性;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同时出现的矛盾性及其可控性,对于文旅融合热现象引发的各类负面效应,应当归类探究,强化风险管控。
许春晓冯学钢蒋依依梁增贤朱鹤王甫园王金伟谢霞粟路军谢朝武麻学锋
关键词:社会关注度
社会旅游:研究述评、欧洲经验与中国启示
2014年
1980年马尼拉宣言将旅游作为人们的基本权利,充分肯定了旅游对社会以及个人的效用。社会旅游作为实现人们基本旅游权利的重要措施和途径,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首先对社会旅游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剖析,进而对国内外社会旅游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然后以欧洲社会旅游实践为基础,探讨了欧洲社会旅游的发展模式,并对中国旅游消费券和免费折扣景区等具有社会旅游特征的实践进行了概述,最后在总结中国社会旅游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赵琪冯学钢孙晓东
关键词:政府干预
隧道工程围岩大变形及预测预报研究被引量:43
2005年
文章在对国内外隧道工程及地下工程已发生的大量围岩大变形实例收集、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隧道围岩大变形的类型,提出了围岩大变形的预测预报体系,并已在鹧鸪山隧道工程中应用。
李永林冯学钢姜云何川
关键词:公路隧道围岩大变形
金鸡关隧道病害处治及质量检验评定
2008年
针对金鸡关隧道病害整治工程,介绍了病害的类型、产生的原因、整治方案、施工流程,为类似隧道病害整治工程提供了工程借鉴。同时,为更好的对该整治工程进行质量检验评定,对现行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进行了补充。
王学武冯学钢姜云
关键词:隧道病害整治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