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敏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篇卫星
  • 5篇地理定位
  • 5篇FY-3
  • 4篇图像
  • 4篇气象
  • 3篇地理
  • 3篇预处理
  • 3篇气象卫星
  • 3篇矩阵
  • 3篇风云三号
  • 2篇遥感
  • 2篇MERSI
  • 1篇地基
  • 1篇地面气象
  • 1篇地面气象观测
  • 1篇地面应用系统
  • 1篇地球
  • 1篇第一道防线
  • 1篇遥感图像
  • 1篇遥感系统

机构

  • 14篇国家卫星气象...
  • 4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广州气象卫星...
  • 1篇航天恒星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4篇关敏
  • 4篇杨忠东
  • 4篇吴荣华
  • 2篇刘清华
  • 1篇商建
  • 1篇李锐
  • 1篇赵坤
  • 1篇张志清
  • 1篇李柏
  • 1篇杨荣康
  • 1篇赵培涛
  • 1篇刘黎平
  • 1篇郭启云
  • 1篇陈玉宝
  • 1篇吴蕾
  • 1篇李翠娜
  • 1篇傅云飞
  • 1篇刘建国
  • 1篇张萌
  • 1篇张鹏

传媒

  • 4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遥感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项目管理技术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第29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业务发展被引量:1
2025年
气象观测技术是现代气象科学的基石,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业务的进步。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形成初期,老一辈气象学家就提出了“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的中国气象学会宗旨。中国气象观测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人工到自动化、从地面到空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遥感等多元化的业务观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气象观测的不断发展,使得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从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探测、海洋气象观测、空间天气观测、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地基和空基遥感系统等7个方面概述中国气象观测系统业务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气象观测试验作为气象探测技术发展、探测方法研究、探测装备体系建设的重要创新驱动力在中国观测系统升级换代中发挥了重要的先导和技术支撑作用。概要介绍了中国多源综合观测与大型试验情况。气象观测系统不仅仅是对现有工程技术的应用,更是一个充满未知科学问题、技术挑战和应用领域发展的学科分支。随着观测技术的更新换代,更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更先进的遥感设备的应用,中国现有的观测设备需要不断更新以保持技术的前沿性和数据的准确性。气象观测系统正在朝着智能化、立体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将在未来气象观测系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张鹏张鹏李锐赵坤王劲松王劲松夏祥鳌雷勇夏祥鳌咸迪赵培涛陈玉宝杨荣康吴蕾颜鹏赵培涛王鑫郭启云刘磊杨荣康黄浩李翠娜颜鹏刘超王鑫桂华侨黄勇关敏李柏何建新刘黎平王宾宾傅云飞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探测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地基
风云二号卫星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开发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风云二号卫星载有太阳X射线监测仪及空间粒子探测器,空间粒子探测器实时监测轨道空间的质子、电子及α粒子的能谱及通量变化,太阳X射线监测仪实时监测太阳软硬X射线暴。这些监测数据直接反映了太阳的活动水平,可对X射线暴、质子事件及电子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利用风云二号X射线探测器的数据,可对一些空间环境灾害进行预警。该文介绍了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系统一期工程"中有关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B星)空间环境监测资料软件处理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X射线监测仪的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一些实例,介绍了该系统在利用风云二号卫星空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的情况。
单海滨关敏刘玉洁余涛戎志国
关键词:风云二号高能粒子X射线
修正安装矩阵提高FY-3B/MWRI地理定位精度
遥感数据的地理定位精度是影响其定量化应用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FY-3B 微波成像仪(MWRI)L1级数据的定位精度,本文分析了地理定位算法模型中安装矩阵与实际定位偏差之间的关系,通过修正风云三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预处理模块...
吴荣华关敏刘清华
关键词:地理定位预处理
文献传递
光学像消旋系统在FY-3 MERSI图像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45°旋转扫描反射镜模式是一种最常见的光机扫描模式。但45°镜的旋转反射会产生像旋转,对于线列探测器并扫成像系统时会产生轴外视场无法配准。在遥感图像地理定位计算中,如果只考虑45°旋转扫描反射镜的反射成像,也同样会造成地理定位结果在轴外的大误差。在遥感图像地理定位处理中,计算了K镜反射特性矩阵,通过光学矢量反射和旋转计算,在图像地理定位结果中消除了轴外误差。在分析了45°旋转扫描反射镜产生像旋转原因基础上,给出了在遥感图像地理定位中45°旋转扫描反射镜和K镜光学像消旋系统的处理方法。将该方法用于FY-3 MERSI 10元并扫探测器的遥感图像地理定位处理,在图像定位结果中减小了误差,地理定位结果平滑连续。并讨论了45°旋转扫描反射镜和K镜光学像消旋系统对遥感图像地理定位可能造成的其他误差。该方法同样适合于其他45°旋转扫描反射镜和K镜像消旋系统以及多元并扫遥感仪器的图像地理定位。
关敏郭强
关键词:地理定位
FY-3A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图像地理定位方法被引量:8
2012年
风云三号A星(FY-3A)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采用45°镜旋转扫描,形成垂直于卫星飞行轨迹的360°连续圆周扫描方式,多元探测器并扫的技术。该研究依据这种扫描特性,给出了适用于FY3A MERSI遥感图像地理定位的方法;定义了完善的坐标系及坐标系转换关系,根据MERSI观测几何、卫星空间位置和姿态、仪器空间位置和指向建立了探测器像元观测矢量与地面位置之间关系的模型;通过地形校正消除地形起伏带来的定位误差;在FY 3A地面应用系统中业务运行的同时,通过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分析,将定位误差等效为遥感仪器安装误差,修正了MERSI的仪器指向角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对MERSI遥感图像地理定位精度达到250 m像元级,满足MERSI图像的高精度定位要求。
关敏吴荣华
关键词:地理定位
欧空局EE10“和谐”卫星:如何让地球系统观测走向和谐?
2022年
气象学界长期关注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如果用放大镜审视其中的细节,不难发现,是千米尺度过程在主导这样的交换。实际上,这样的中小尺度过程,已经被一些卫星“看见”,然而这些观测只能给出2D应力分布,和谐卫星的设计者则通过将这些微小尺度过程与环境条件(如风速和云结构等),试图获得更精准信息。
贾朋群关敏关敏
关键词:海气相互作用气象学放大镜应力分布
修正安装矩阵提高FY-3B/MERSI的地理定位精度被引量:9
2012年
遥感数据的地理定位精度是影响其定量化应用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FY-3B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L1级数据的定位精度,分析了地理定位算法模型中安装矩阵与实际定位偏差之间的关系,通过修正风云三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预处理模块中参数——安装矩阵,提高了地理定位精度。当仪器坐标系分别绕X轴、Y轴和Z轴旋转一个小角度后,遥感图像的定位结果会分别产生左右平移、前后平移和旋转变形。分析并建立旋转角度与变形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海陆掩码与遥感图像的偏差程度估算安装矩阵的误差。修正安装矩阵后,计算出的定位结果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精度达到1个像元左右。通过一段时间的业务系统测试,地理定位结果的质量稳定可靠。
吴荣华杨忠东关敏李翔翔
关键词:地理定位预处理
FY-3微波成像仪遥感图像地理定位方法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风云3号(FY-3)微波成像仪采用天线绕轴旋转形成圆锥形跨轨的扫描方式。该研究依据这种特殊的扫描几何,给出了适用于FY-3微波成像仪遥感图像地理定位的方法。根据微波成像仪观测几何、仪器空间位置和指向建立了遥感图像观测像元与地面位置之间关系的模型,其中包括根据卫星位置计算实时速度的算法模型。将此方法用于FY-3微波成像仪遥感图像地理定位,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遥感图像比较以及通过地面控制点定位精度统计分析,使用该方法的地理定位精度达到像元级。
关敏杨忠东
关键词:微波成像仪圆锥扫描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管理实践被引量:2
2022年
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的管理实践中,对于业主方而言,项目管理的重点是强化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控,加强需求管理、验收管理和里程碑评审,在质量控制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同时做好风险防控和工程资料管理。实践证明,上述管理措施保证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的顺利开展,实现了规范化、科学化、结构化的管理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敏屈兴之
关键词: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管理实践过程管控
星载GPS数据及高精度轨道模型在极轨卫星轨道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GPS测量的卫星位置数据,计算出卫星的瞬时位置和速度,并以此为初值,用基于数值积分的高精度轨道模型对卫星轨道进行预报。将这种方法分别用于Terra/MODIS和Aqua/MODIS的轨道计算,并与GPS测量的卫星轨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此方法计算出的卫星在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矢量与GPS测量的卫星速度偏差不超过±0.1 m/s;再以此为初值计算卫星位置和速度,与GPS测量值进行比较,在Terra/MODIS和Aqua/MODIS一条时长约10 min的轨道数据中卫星位置偏差不超过±40 m,速度偏差不超过±0.2 m/s。因此该方法基本适用于FY-3卫星轨道计算,且根据数值方法计算结果的连续稳定性,还可以用于检验GPS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关敏杨忠东
关键词:数值积分方法GP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