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海洋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一氧化氮
  • 1篇歧化酶
  • 1篇胃溃疡
  • 1篇抗大
  • 1篇溃疡
  • 1篇表皮
  • 1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丙二醛
  • 1篇超氧化物
  • 1篇超氧化物歧化...

机构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篇李学亮
  • 1篇沈贵芳
  • 1篇赵伟春
  • 1篇郭伟
  • 1篇党海洋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腹水草抗大鼠乙醇型胃溃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腹水草水提液抗大鼠乙醇型胃溃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以及腹水草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雷尼替丁组给予0.18%雷尼替丁混悬液[0.027g/(kg·d)]灌胃;腹水草各剂量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腹水草水提液[2.8、1.4、0.7g/(kg·d)]灌胃,每天1次,连续14天。于最后1次灌胃后,采用无水乙醇灌胃造模。比较各组大鼠胃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率,检测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丙二醛(MDA)、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含量。结果腹水草各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溃疡指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小(P<0.01),且腹水草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P<0.01);腹水草高剂量组的溃疡抑制率最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组织MDA、NO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以及组织EGF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腹水草各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血清和组织MDA含量降低,血清NO含量升高,组织NO下降,血清SOD活性升高,组织EGF含量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腹水草水提液具有抗大鼠乙醇型胃溃疡的作用。减少自由基生成、促进氧自由基清除及抗脂质过氧化反应,调控机体中NO和EGF含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沈贵芳郭伟赵伟春党海洋李学亮
关键词:胃溃疡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表皮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