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梅玫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I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在治疗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Ⅲ-IV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结果:两组用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均能改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
- 严卫国余梅玫伍万仕娄大庆胡兴兵江庆刘斌
- 关键词:卡托普利心功能不全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研究背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都是由于易损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所致,而易损斑块的破裂主要取决于坏死脂质核心的大小。以前组织病理学研究已经提示红细胞进入斑块释放胆固...
- 余梅玫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组织病理学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加阿斯匹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结果治疗组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1);改善临床症状,对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出凝血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低分子肝素加阿斯匹林,并且安全。
- 严卫国余梅玫伍万仕娄大庆胡兴兵刘斌江庆
- 关键词: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阿斯匹林不稳定型心绞痛
- 红细胞膜脂质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多与易损斑块有关,而红细胞膜脂质积极参与了易损斑块的形成。实验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的含量显著增高,其确切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余梅玫徐岩审校)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机制易损斑块红细胞膜脂质
-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冠心病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治中疗效及预后。方法经皮冠脉介入诊治冠心病患者31例,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75%者行PTCA和Stent术,术后观察患者心血管情况发生及预后。结果31例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管腔狭窄≥75%为18例,13例行PTCA和支架术,大多数行PTCA及支架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支架内再狭窄2例,死亡5例。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可靠方法,冠脉介入治疗能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严卫国余梅玫伍万仕娄大庆王海珍胡兴兵吴颖江庆刘斌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