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玲玲

作品数:40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食品
  • 9篇食源
  • 9篇食源性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7篇食品安全
  • 6篇源性疾病
  • 6篇食源性疾病
  • 5篇饮用
  • 5篇饮用水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农村
  • 4篇生活饮用
  • 4篇生活饮用水
  • 4篇污染
  • 4篇污染物
  • 3篇食源性致病菌
  • 3篇农药
  • 3篇化学污染
  • 3篇化学污染物

机构

  • 31篇绵阳市疾病预...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绵阳市涪城区...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绵阳市红十字...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四川中医药高...

作者

  • 31篇何玲玲
  • 16篇刘颜
  • 13篇罗赟
  • 11篇文献英
  • 11篇吴晓红
  • 9篇孙宏英
  • 6篇张代友
  • 3篇王乐
  • 3篇杨小蓉
  • 2篇罗磊
  • 2篇凡娅
  • 2篇乔刚
  • 2篇钱琳
  • 2篇向轩萱
  • 1篇杨小蓉
  • 1篇严昌武
  • 1篇史映红
  • 1篇徐柄权
  • 1篇张维建
  • 1篇严萌

传媒

  • 6篇预防医学情报...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环境卫生学杂...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食品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食品安全导刊

年份

  • 4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2年绵阳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2012年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为食用蔬菜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全部样品均按照GB/T 5009-2003的方法进行农药的残留检测。依据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判定。结果 2012年共检测蔬菜165份,农药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72.12%和23.64%。豆类、根茎类、叶菜类、瓜果菜类和食用菌类蔬菜检测农药残留超标率分别为8.00%、23.53%、36.00%、5.26%和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P<0.01)。不同种类农药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2,P<0.01)。夏季和冬季蔬菜农药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P>0.05)。结论绵阳市叶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蔬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加大蔬菜种植、销售环节的监测,确保市民食用蔬菜的安全。
何玲玲罗赟张代友吴晓红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残留蔬菜
2018年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影响因素。方法对1 146份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结果评价,水质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 146份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67.36%(772/1 146),其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影响水质的因素主要有水源类型、水期类型、消毒方式和消毒设备,其中制水环节消毒方式的OR值为6.353,提示对水质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影响饮用水水质的因素较多,加强水源保护和消毒管理是提升水质合格率的重要措施。
罗赟何玲玲刘颜
关键词:农村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质影响因素
2012-2014年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在绵阳市采集14种食品,进行9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抽检食品样品792件,56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57株,总检出率为7.07%。2012-2014年不同年份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61%(31/360)、8.25%(17/206)、3.54%(8/226)。7类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婴幼儿食品检出率为23.07%,,乳与乳制品为13.33%,桶装饮用水及直饮水为12.50%;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以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最高(12.50%)、其次是蜡样芽孢杆菌(10.00%)和阪崎肠杆菌(6.15%),单增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3.23%、1.01%、和0.58%,大肠埃希菌O157、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结论绵阳市抽检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婴幼儿食品、乳与乳制品、桶装饮用水及饮水较突出;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阪崎肠杆菌为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文献英罗赟吴晓红何玲玲凡娅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2013年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卫生状况,为控制介水传染病发生,改善我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和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和水质抽样监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评价。结果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水源以地下水为主,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完全处理工程占34.86%。抽检水样592份,合格率54.73%,不合格指标中,消毒剂指标不达标和菌落总数超标率较高。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5.41%和54.05%,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57.43%和52.03%。结论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消毒处理设施不完善,微生物超标率较高,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监管。
罗赟吴晓红何玲玲张代友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
2012年绵阳市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数据,以保障饮用水安全。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绵阳市2012年不同水样(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自备水和农村水)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水样1 260份,合格904份。城市饮用水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季饮用水和夏秋季饮用水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指标中,总大肠菌群和消毒剂指标超标率较高。结论绵阳市城市饮用水合格率较高,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较低,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监管。
罗赟张代友吴晓红何玲玲
关键词:城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
2016—2023年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微生物合格情况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农村地区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现状,探索影响绵阳市农村地区饮用水微生物合格情况的因素,为提高绵阳市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23年在绵阳市9个县市区共采集9771份水样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同时搜集供水单位基本信息,使用SPSS 17.0软件对样本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6—2023年绵阳市共监测水样9771份,微生物3项指标综合合格率均为75.26%,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4.64%,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为79.36%,耐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为86.53%。3项指标综合、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随年份呈总体上升趋势。不同水期类型、不同水源类型、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地区的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样3项指标综合合格率、菌落总数合格率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山区、丰水期、浅井水、泉水、溪水、沉淀过滤和不消毒水样微生物指标的综合合格率较低。结论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较低。水期类型、水源类型、消毒方式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影响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合格情况,建议加强监管,完善供水单位消毒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健康教育。
向轩萱何玲玲文献英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影响因素
一起因食用热狗沙拉面包引起的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查找可疑食品、致病因子及污染来源。结果该事件共搜索198名病例,患病率为50.13%(198/395),主要症状以腹泻(90.40%)、发热(87.88%)、腹痛(66.16%)为主,平均潜伏期为13.8 h(4~47 h)。57名病例标本、3份食品、2份食品材料、1份物表涂抹样均培养出肠炎沙门氏菌,对3份食品、2份食品原材料、1份物表涂抹样随机抽取的病例标本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溯源分析,结果显示上述样品DNA指纹图谱相似度为100%。结论此次事件为一起因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热狗沙拉面包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建议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训,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刘颜张先德王乐何玲玲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现场流行病学致病因子
2022年绵阳市生活饮用水亚氯酸盐的水平和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分析绵阳市生活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的水平以及影响因素,评价水质状况,以有针对性地制定降低亚氯酸盐水平的有效措施。方法2022年绵阳市共检测生活饮用水样本2044份,对其检测的亚氯酸盐浓度与水样采样时期、消毒方式、水源类型、二氧化氯浓度以及菌落总数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080份水样检出亚氯酸盐,超标水样40份,检出率为52.84%,超标率为1.96%,平均浓度为0.168mg/L。地下水亚氯酸盐浓度高于地表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98,P<0.05);农村水亚氯酸盐浓度高于城市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91,P<0.05);湖库塘水源类型水样中高纯二氧化氯和复合二氧化氯的亚氯酸盐检出率显著高于江河溪和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70,P<0.05)。二氧化氯和耗氧量的偏回归系数为0.421和0.073,对亚氯酸盐浓度有正向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3、6.083,P<0.05),氨氮的偏回归系数为-0.381,对亚氯酸盐浓度有负向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1,P<0.05)。结论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存在较严重的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超标情况,需要进一步控制消毒剂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李佳佳刘颜何玲玲罗赟孙雪梅王城亮
关键词:亚氯酸盐饮用水二氧化氯耗氧量氨氮影响因素
一种基于触屏互动技术的毒蘑菇识别与科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触屏互动技术的毒蘑菇识别与科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通过触屏设备上传蘑菇图像和相关信息;使用MobileNet模型构建图像特征向量;使用MobileNet模型对图像进行实时识别;建立深度学习模型;从...
周万明文献英刘颜孙宏英谢洪委何玲玲
2021年绵阳市大气污染物与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数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2021年绵阳市大气污染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数的影响,为心脑血管病人制定健康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研究,分析绵阳市2021年大气污染物与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数的联系。结果 在控制气象因素后,单污染模型发现二氧化硫(S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每日心脑血管死亡数增加,表现为当日效应,OR值为41.078(11.637~77.284);二氧化氮(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每日心脑血管死亡数增加,表现为滞后效应,滞后2 d(NO_(2)lag2),OR值为5.093(1.557~8.751)。多污染模型发现,在控制气象因素和一氧化碳(CO)后,S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每日心脑血管死亡数的影响相比单污染模型有所增加;在控制气象因数和PM_(2.5)、PM_(10)后,S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每日心脑血管死亡数的影响相比单污染模型有所下降;在控制气象因素和CO后,NO_(2)lag2每升高10μg/m~3对每日心脑血管死亡数的影响相比单污染模型有所增加。结论 绵阳市污染物中,固态污染物PM_(2.5)、PM_(10)对与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数无影响,SO_(2)和NO_(2)对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数有影响,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数。
王保东史映红文献英钱琳何玲玲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