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金平
- 作品数:19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小鼠前胃鳞状上皮增生癌变的影响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通过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小鼠前胃鳞状上皮影响的实验研究,观察了大小两个剂量的作用效果。灌喂大剂量地塞米松(12mg/kg),经两次重复动物实验,70天和120天的抑制癌变率分别在77.78%和46.15%左右。同时也促使癌组织向成熟方向分化。灌喂小剂量地塞米松(1mg/kg),70天和120天时诱发癌变率分别为43.75%和36.06%左右。并讨论了地塞米松抑制小鼠前胃上皮增生,癌变的机理。
- 杜华贞付怀平千高峰和瑞芝常东明任金平
- 关键词:地塞米松胃肿瘤癌变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的关系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病基因、抑癌基因突变及与胃癌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以Warthin-Starry染色检测HP,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P53、P16、P21的表达,对237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及32的正常标本进行HP与胃癌基因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肠型胃癌HP阳性率显著高于弥漫型(P<0.05),但两型胃癌HP感染均高于对照组(P<0.05)。股型胃癌中HP阳性者的P53、P21表达与PP阴性者的表达具有杜显著差异(P<0.005,P<0.001)。P16在两型胃癌中略低于P53、P21的表达,与胃癌类型及HP感染无关。结论肠型胃癌的发生可能为HP的代谢产物诱导P53、rasP21基因突变所致。
- 赵卫星王淑秀卢朝晖任金平高新平何茶叶石太新
-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抑癌基因癌基因
- AgNOR定量检测对食管病变的诊断及预后的意义被引量:2
- 1995年
- 本研究从胶质银技术对正常食管上皮、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进行了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定量研究,发现随病变进展,AgNOR均值明显递增,各组间差异显著(P <0.05、P<0.001)。在135例浸润癌中,AgNOR与癌肿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 <0.001),而与其它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存在。在随访的89例浸润癌患者中,高AgNOR均值(≥7)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均值(<7).患者(P<0.005)。因此,作者认为AgNOR定量在鉴别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判定其生物学行为及预测患者预后中均有一定实用价值。
- 赵卫星杜华贞付华民任金平李汉臣赵恒忠
- 关键词:预后嗜银蛋白食管肿瘤
- 中草药对小鼠前胃癌变的阻断作用与其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采用化学诱癌模型,用白花蛇舌草、乌骨藤、斑螯、冬凌草、冬虫夏草和山豆根对小鼠前胃癌变的阻断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6种中草药的硒、锰、锌、钼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6个中药组的癌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癌变抑制率与其硒、锰含量呈正相关,与其锌、钼含量无关。提示:6种中草药对小鼠前胃鳞状上皮癌变均有不同程度的阻断作用,其抑制癌变作用可能与其硒、锰含量有关。
- 原志庆贺志安张美华杨万才千新来任金平冯艳玲杨斌
- 关键词:乌骨藤斑蝥前胃癌微量元素
- 豫北地区宫颈癌前病变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1996年
- 通过对豫北地区2547例成年已婚妇女宫颈普检发现,宫颈糜烂患病率为53.71%,青、中年患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城市组明显高于农村组。宫颈上皮细胞增生(包括细胞轻增和重增)患病率则老年组明显高于青、中年组;城市组则高于农村组。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细胞增生患病率不一定成正比。在普查中应重视细胞学检查,尤应注意宫颈虽光滑但宫颈上皮细胞间变,以免漏诊。定期普查及随访对宫颈癌早期发现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 高新平杜华贞薛迎春任金平和瑞芝张新慧
- 关键词:宫颈癌癌前病变疾病统计
-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形成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和钙对去卵巢大鼠无机盐、骨形成蛋白 2 (BMP2 )和转移生长因子 - β1(TGF - β1)的影响。方法 取 2 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补钙组〔5 0mg/ (kg·d)〕和去卵巢加大豆异黄酮组〔大豆异黄酮 10 0mg/ (kg·d)〕 ,10周后测骨密度、血清和尿液钙、钠、钾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骨骼中BMP2 和TGF - β1的表达。结果 去卵巢组大鼠血清和尿钙、钠含量显著增高 ,而骨密度、血清和尿钾及骨BMP2 和TGF - β1表达降低 ;去卵巢加大豆异黄酮后大鼠血清钙和尿钙、钠显著降低 ,骨密度和骨BMP2 、TGF - β1显著性升高(P <0 0 5或P <0 0 1)。单纯补钙组与去卵巢组相比只有TGF - β1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调节去卵巢大鼠无机盐代谢 ,促进BMP2 和TGF - β1表达 。
- 田玉慧李万里任金平赵玉芝 韩金利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
- AgNOR在纤维源性肿瘤鉴别及预后中的意义被引量:3
- 1994年
- 本文对88例纤维源性肿瘤进行了核仁形成区蛋白定量研究,其中纤维瘤6例,瘤样纤维组织增生45例,纤维肉瘤37例。结果表明三种病变及其亚类核仁形成区蛋白均值有显著与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在随访的34例纤维肉瘤患者中,高核仁形成区蛋白均值患者(≥5)的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均值(<5)患者(P<0.05),5年生存率分别是20%与53%。因此,作者认为核仁形成区蛋白在鉴别纤维源性肿瘤及预测患者预后中均有一定实用价值。
- 赵卫星杜华贞付华民任金平
- 关键词:肿瘤预后AGNOR染色
- 副鼻窦冠状扫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2005年
- 副鼻窦冠扫对于显示鼻窦及鼻腔和其周围的病变定位非常准确,现已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术前必要的检查手段。它能明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其周围侵犯情况,对指导手术有着其他检查不可比拟的作用。现仅就多年来的检查经验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 吕庆波任金平靳涛
- 关键词:X线剂量窗位摄影技术医学影像
- 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在新形势下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方法,寻求更好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方法 近4年来对形态学综合实验进行了改革,实践了实验教学新模式,采取的措施是认清形式,理清思路,完善机制,制定措施,瞄准目标,科学管理。结果 最终建立系统与系统之间的整体概念,掌握由正常组织到病理改变的一系列动态演变过程,连接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临床之间的纽带。结论 新的综合试验模式对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起重要作用。
- 杨廷桐李秀杰文小军许春雷杨保胜赵卫星韩金珠武俊芳汪艳丽付华民任金平
- 关键词:形态学组织病理学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 食管癌高发区正常人群食管组织与头发微量元素的分布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正常人群食管组织与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X射线能谱仪扫描电镜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观测食管癌高发区 2 2 9例不同年龄正常人食管组织与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结果 ①食管组织中锌、硒、钼含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铜、钙、镍及铜锌比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②头发中钙的变化与食管组织内变化趋势相反 ,硒的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监测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动态变化时 ,应将食管组织、血清及头发检测结果综合在一起 ,整体考虑其变化趋势 ,才能为临床防治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
- 高新平朱命炜赵卫星付华民任金平
- 关键词:食管癌微量元素扫描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