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志欣

作品数:14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针刺
  • 3篇失眠
  • 3篇疗效
  • 2篇递质
  • 2篇电针
  • 2篇血管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失眠
  • 2篇症状
  • 2篇神经递质
  • 2篇生物反馈
  • 2篇失眠患者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激素
  • 2篇急性
  • 2篇发作期
  • 2篇安全性
  • 2篇安神
  • 2篇产后
  • 1篇电刺激

机构

  • 11篇郑州大学第二...
  • 6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郑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任志欣
  • 10篇朱敬云
  • 8篇王琳琳
  • 6篇吴艳荣
  • 4篇邵素菊
  • 3篇郭静
  • 3篇王桂玲
  • 3篇高希言
  • 2篇张海玲
  • 1篇孔丽
  • 1篇李九席
  • 1篇赵欲晓
  • 1篇王培育
  • 1篇李明
  • 1篇项云改
  • 1篇马晓英
  • 1篇任重
  • 1篇邵素霞
  • 1篇焦红军
  • 1篇谭丽

传媒

  • 4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内科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关加足三里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内关加足三里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对妊娠剧吐的控制效果及对孕妇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尿酮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妊娠剧吐孕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穴位组各49例。常规组孕妇给予常规补液治疗,穴位组孕妇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内关和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_(1)注射液及维生素B_(6)注射液治疗,疗程1周。比较两组孕妇的呕吐控制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清VIP、血清β-HCG、尿酮体水平,以及两组孕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孕妇的24 h恶心次数、妊娠恶心呕吐专用量表(PUQE)评分、妊娠恶心呕吐生命质量量表(NVP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末,两组孕妇的24 h恶心次数、PUQE评分、NVPQOL评分均减少(降低),且穴位组孕妇的恶心次数及评分少(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孕妇的血清VIP、血清β-HCG、尿酮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末,两组孕妇的血清VIP、血清β-HCG、尿酮体水平均降低,且穴位组孕妇的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和足三里穴位注射辅助治疗控制妊娠剧吐孕妇呕吐的效果优于常规补液治疗,同时能明显地降低孕妇的血清VIP、血清β-HCG、尿酮体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任志欣朱敬云邵素菊
关键词:妊娠剧吐穴位注射血管活性肠肽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尿酮体
电针联合透灸治疗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疗效观察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透灸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6周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透灸治疗,穴取子宫、次髎、会阳等,透灸腹部及腰骶部腧穴,腹部及腰骶部腧穴交替使用;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产后6个月采用盆底肌力检测、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评估、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7,PFIQ-7)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后6个月盆底肌持续收缩力、快速收缩力均较治疗前增强(P<0.05),且观察组增强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产后6个月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后6个月PFIQ-7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透灸可提高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盆底肌收缩力,在改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王琳琳朱敬云任志欣张海玲吴艳荣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产后期电针生物反馈电刺激
安神平衡针刺法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观察及对过度觉醒状态、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观察安神平衡针刺法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递质水平、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慢性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安神平衡针刺法治疗。2组共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过度觉醒状态[过度觉醒量表(HAS)、入睡前觉醒量表(PSAS)]、相关神经电生理学效应[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OL)、觉醒次数(NWAK)、非快速眼动1/2/3期(1/2/3,N1、N2、N3)与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占TST比例]及血清神经递质[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谷氨酸(G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HAS评分、PS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HAS评分、P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3/TST、TST、REM/TST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SOL、NWAK、N1/TST、N2/TST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TST、SOL、NWAK指标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3/TST、TST、REM/T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OL、NWAK、N1/TST、N2/T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GABA、G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GABA、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平衡针刺法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慢性失眠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过度觉醒状态,减少觉醒次数,改善失眠状态,调整睡眠结构,改善睡眠质量。
任志欣朱敬云王琳琳邵素菊
关键词:慢性失眠症艾司唑仑神经递质
针刺与醒脑静并用对改善轻度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针药并用改善轻度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确诊轻度VCIND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250mL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d;干预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每次留针45min,1次/d,连续针刺6d休息1d为一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周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价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结果 2组干预后MMSE评分、MoCA评分均提高,干预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针药并用改善轻度VCIND患者认知功能效果确切,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任志欣朱敬云
关键词:针刺MMSE评分
和胃安神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和胃安神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6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原发性失眠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接受和胃安神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非效穴浅刺。治疗周期为4周,每周3次,共12次,随访至12周。观察指标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过度觉醒量表(hyperarousal scale,HAS)、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中医证候积分。同时,测量血清中皮质醇(cortisol,CORT)、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水平。结果:治疗4周和随访12周时,试验组所有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揭示,和胃安神针刺疗法与随访12周时PSQI总分、HAS评分、AI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CORT水平均为显著负相关,而与血清5-HT和GAB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01)。此外,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安神针刺疗法可显著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相关的生理和心理指标,且治疗安全性高。
朱敬云王琳琳任志欣王桂玲郭静吴艳荣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安全性神经递质
针刺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2025年
目的 评价针刺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60例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左旋多巴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次100 mg,每日3次,逐渐增加至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800 mg;试验组在左旋多巴治疗基础上,接受每周3次的针刺治疗,取穴百会、头部舞蹈震颤区及双侧合谷、太冲。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12周对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剂末现象-9项问卷(WOQ-9)、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抑郁评定量表(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各指标的时间、组别及交互作用方面的影响,同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评估各评分与联合治疗的相关性。研究期间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治疗6周和12周的UPDRS总分、WOQ-9总分、DR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PDQ-39评分及PSQI评分均降低,而MoCA和MMSE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治疗6周和12周后UPDRS总分、WOQ-9总分、DR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PDQ-39评分及PSQI评分均降低,MoCA和MMSE评分升高(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所有评估指标在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联合治疗与治疗12周的UPDRS、WOQ-9、DRS、HAMD、HAMA、PDQ-39和PSQI评分呈负相关,而与MoCA和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未影响治疗。结论 在改善运动功能、非运动症状、认知功能、抑郁和焦虑、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方面,针刺联合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左旋多巴,且安全性较好。
朱敬云高希言王琳琳任志欣王桂玲郭静吴艳荣
关键词:帕金森病针刺左旋多巴非运动症状
毫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毫针刺对原发性失眠(PI)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抽取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P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接受毫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非效穴浅刺治疗,每周3次,共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过度觉醒量表(HA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PSQI、HAS、AIS、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两组PSQI、HAS、AIS、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毫针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PI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朱敬云高希言任志欣王琳琳李明尹睿王桂玲郭静吴艳荣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毫针刺睡眠质量心理状态
佛手慈菇柴术方结合极高频电针对胃息肉(肝郁气滞证型)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究佛手慈菇柴术汤结合极高频电针对胃息肉(肝郁气滞证型)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73例胃息肉(肝郁气滞证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7例,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均行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佛手慈菇柴术汤和极高频电针治疗,共治疗1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PGⅠ及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胃脘胀痛、食少纳呆、反酸嗳气、乏力神疲等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22%,35/36)高于对照组(81.08%,3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1/36)低于对照组(21.62%,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胀痛、食少纳呆、反酸嗳气、乏力神疲等中医症状积分和PGⅠ及PGⅡ、PGⅠ/PGⅡ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佛手慈菇柴术汤结合极高频电针可促进胃息肉(肝郁气滞证型)术后康复,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李九席杨喜燕任志欣焦红军
关键词:胃息肉
“邵氏五针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哮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评价"邵氏五针法"治疗哮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2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观察组采用"邵氏五针法"(肺俞、大椎、风门)加联合治疗,包括吸氧、雾化吸入、口服强地松;对照组采用口服茶碱缓释片加联合治疗,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喘息、咳嗽、咯痰、胸膈满闷、哮鸣音、气短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测定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69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0例;对照组临床痊愈49例,显效31例,有效15例,无效0例,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肺功能FEV1、PEF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邵氏五针法"治疗哮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效果优于茶碱缓释片。
邵素菊权春分邵素霞周淼荆新建赵欲晓任志欣王培育高希言杨洁任重孔丽
关键词:哮喘急性发作期针刺疗法随机对照试验
电针联合透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被引量:50
2019年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透灸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42天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透灸治疗,电针穴取次髎、会阳,配合针刺气海、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分别于腹部及腰骶部置艾箱透灸;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盆底肌力,并于治疗后及产后6个月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ICI-Q-SF评分、1h漏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降低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力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两组提高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70.0%(21/30)、96.7%(29/30),产后6个月仍保持在63.3%(19/30)、93.3%(28/30),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33.3%(10/30)、70.0%(21/30),产后6个月的30.0%(9/30)、66.7%(20/30,P<0.01,P<0.05)。结论:电针联合透灸治疗可改善产后SUI患者的控尿能力,缓解尿失禁症状,且有较好远期疗效,其疗效优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
王琳琳任志欣朱敬云张海玲吴艳荣
关键词:产后电针生物反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