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滨 作品数:27 被引量:82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肿瘤模型中B7-H4和BTLA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组织和肿瘤抗原诱导的小鼠脾脏巨噬细胞B7-H4表达、同时检测荷瘤小鼠T细胞BTLA的表达,以进一步探讨这一对新的负免疫调节分子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检测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株3LL和Renca、荷瘤后小鼠肿瘤组织B7-H4mRNA以及荷瘤小鼠T细胞BTLA mRNA表达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脾脏巨噬细胞和肿瘤可溶性抗原诱导的正常小鼠脾脏巨噬细胞B7-H4表面蛋白表达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荷瘤后小鼠肿瘤组织B7-H4表面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株3LL和Renca上未检测到B7-H4mRNA的表达,小鼠成瘤后肿瘤组织和脾脏巨噬细胞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均高表达B7-H4。另外荷瘤小鼠的T细胞较正常小鼠T细胞BTLA的表达明显增高。在体外肿瘤抗原刺激下,正常小鼠脾脏巨噬细胞B7-H4表达量明显上升;而用正常同样组织来源抗原刺激时,正常小鼠脾脏巨噬细胞B7-H4表达量未见显著改变。结论:B7-H4和BTLA这对协同刺激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肿瘤逃逸免疫应答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李文桦 刘瑞梓 杨秀利 乔滨 熊思东关键词:B7-H4 BTLA 肿瘤逃逸 MicroRNA-196a对食管癌预后的评估价值及其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micro RNA-196a(miR-196a)对食管癌预后的评估价值及其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120例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组织miR-196a表达水平,分析miR-196a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对食管癌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以OS和DFS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别采用miR-196a mimic、NC-mimic、miR-196a inhibitor、NC-inhibitor转染食管癌TE1细胞,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NXA1、NTN4、HMGA2、HOXB8蛋白表达。结果 miR-196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TE1细胞中,miR-196a mimic组miR-196a表达水平高于NC-mimic组,miR-196a inhibitor组miR-196a表达水平低于NC-inhibitor组(P<0.05),证实细胞转染实验成功。将食管癌患者按照miR-196a表达分为miR-196a高表达组51例和低表达组69例,miR-196a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N分期、肿瘤位置等无关(P>0.05),随着T分期、TNM分期和肿瘤直径增加,miR-196a高表达率升高(P<0.05)。生存分析显示,miR-196a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P=0.015)和无病生存期(P=0.017)低于miR-196a低表达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miR-196a表达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第48~120 h,miR-196a mimic组吸光度值高于NC-mimic组,miR-196a inhibitor组吸光度值低于NC-inhibitor组(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miR-196a mimic组穿膜细胞数量高于NC-mimic组,miR-196a inhibitor组穿膜细胞数量低于NC-inhibitor组(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miR-196a mimic组细胞迁移距离高于NC-mimic组,miR-196a inhibitor组细胞迁移距离低于NC-inhibitor组(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 吴晓鹏 陈强 刘勤 乔滨 张卫国关键词:微小RNA 食管癌 预后 增殖 C3d对原癌基因HER-2/neu基因免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C3d对HER2/neu基因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构建含人HER2/neu胞外区(hECD)的重组质粒TR421hECD和hECD与C3d的融合质粒TR421hECDC3d3、pcDNA3hECDC3d3。以质粒基因免疫小鼠,定期收集血清,以ELISA法检测抗HER2/neu抗体,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免疫应答,观察C3d对hECD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并以C3d对HBV免疫应答的调节作为对照。结果:hECDC3d3融合质粒诱导的抗HER2/neu抗体水平显著低于hECD质粒诱导的抗体水平,其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也显著低于hECD质粒免疫组,但C3d能增强HBV基因免疫诱导的免疫应答。结论:C3d负调控HER2/neu基因免疫诱导的免疫应答。 关庆东 倪晶 王立新 乔滨 储以微 熊思东关键词:C3D HER-2/NEU 基因免疫 负调控 ITAC转染乳腺癌细胞系4T1的体内外生物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转染ITAC对乳腺癌细胞系4T1体内及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ITAC真核表达质粒,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稳定表达ITAC的乳腺癌细胞系ITAC-4T1。体外及体内观察ITAC-4T1细胞的生长情况。RT-PCR检测肿瘤组织ITACmRNA转录水平。杀伤实验检测脾细胞杀伤活性,FACS检测CD8+T细胞IFN-γ的分泌。结果:体外ITAC-4T1细胞的生长与未转染及转染空载体的4T1细胞没有差别(P>0.05)。体内ITAC-4T1细胞形成的肿瘤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ITAC-4T1肿瘤组织检测到较高水平的ITACmRNA转录(P<0.01)。接种ITAC-4T1细胞的小鼠脾细胞杀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IFN-γ分泌明显增加(P<0.05)。结论:ITAC基因转染可以抑制4T1细胞体内生长,与ITAC诱导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增强效应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相关。 杨秀利 储以微 乔滨 熊思东关键词:乳腺癌 生物学行为 老年食管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老年食管癌患者194例,均行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为两组,163例的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31例的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分析。结果年龄大,术前营养不良,病程长,合并基础疾病,术前血红蛋白低,术前未放疗,术中喉返神经损伤,血清白蛋白低,开胸手术,未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吸烟,吸烟时间长,输血量大,抑酸剂应用时间长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高(P<0.05)。性别、手术时间、临床分期、第1 s末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对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质量响应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吴晓鹏 陈强 刘勤 乔滨 董建堂关键词:食管癌 淋巴结清扫术 肺部感染 活化激酶C受体1、四个半LIM结构域蛋白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活化激酶C受体1(RACK1)、四个半LIM结构域蛋白1(FHL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22例局部晚期ESCC患者,取其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RACK1、FHL1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疗效ESCC患者ESCC组织中RACK1、FHL1表达情况。局部晚期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ESCC组织中RACK1、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有效87例,无效35例,有效ESCC患者ESCC组织中RACK1、FHL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效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直径≥5 cm、RACK1阴性表达、FHL1阴性表达均是局部晚期ESCC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RACK1、FHL1在局部晚期E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低,可作为评估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疗效、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乔滨 刘孝民 肖中岳 孙佳春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化疗 预后 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在肺癌分子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6年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细胞从正常状态转变为肿瘤的过程中,细胞内蛋白质表达谱必然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肿瘤分子标记物就是细胞在非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分子。以高通量结合生物信息学为特点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可以从细胞整体水平上检测到这种变化。近年来,为了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并提高其治疗效果,研究人员利用这一新的手段如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和双相凝胶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 I-TOF MS)和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 I-TOF MS)寻找有效的肺癌标记物。本文对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肺癌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乔滨 王文静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肺癌 肿瘤生物标志物 肌萎缩蛋白参与淋巴细胞的活化及免疫突触的形成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在神经肌接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膜表面糖化蛋白 肌萎缩蛋白是否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 ,进而影响淋巴细胞的活化。方法 :首先通过RT PCR和FACS分别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观察肌萎缩蛋白在各种免疫细胞中的表达 ,并经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是否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 ,应用构建的反义质粒 ,研究其是否影响淋巴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活化。结果 :肌萎缩蛋白广泛表达于T细胞、B细胞、不成熟DC、成熟DC及巨噬细胞中 ,且参与了免疫突触的形成。当淋巴细胞活化后其表达含量无明显上升 ,但其表达被下调后 ,不管是对特异抗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活化还是对非特异抗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活化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组成性表达于各种免疫细胞中的肌萎缩蛋白参与了免疫突触的形成 。 张进平 苏丽萍 徐焕宾 乔滨 熊凌云 王缨 熊思东关键词:反义CDNA 活化 免疫突触 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腺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6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10年,3例术后4~6年出现肺转移行单侧肺叶切除,7例肿瘤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切除手术。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上少见,且容易漏诊、误诊,因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缺少特异性所致。治疗上必须结合病史、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术式及治疗方案,同时加强术后随访,以提高手术的预后。 乔滨关键词:乳腺分叶状肿瘤 诊治 慢性肾衰竭患者尿液相关蛋白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and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研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尿液相关蛋白标志物。方法采集150例CRF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尿液,采用H4蛋白芯片技术进行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用蛋白芯片阅读器PBSII对芯片进行扫描、分析。结果CRF组与健康对照组尿液样本的蛋白质图谱在质荷比(M/Z)1000—20000范围内检测到14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峰(均P〈0.01)。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CRF尿液蛋白预测模型,得到M/Z4649.81和M/Z9536.92两个差异蛋白峰组成的生物标记物可以将CRF组和健康对照组样本较好地分类,其正确率为96.0%,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4.7%。CRF组与健康对照组尿液中差异蛋白峰经SwissProt数据库鉴定,可能为17种蛋白质。结论筛选出CRF的尿液候选蛋白标志物并建立了CRF尿液蛋白预测模型,通过数据库对尿液候选蛋白标志物进行了鉴定,为CRF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郝一鸣 洪名超 王文静 乔滨 金亚明 王忆勤关键词: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