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琪
-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游牧文化与诗意栖居的想象——新时期蒙古族草原生态小说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新时期蒙古族生态小说一反征服自然的现代话语叙述模式,在文本中重新恢复自然的魅力以及自然对人的模塑和反作用力,并赋予自然"养育"与"统治"的双重隐喻,以召唤人类对自我之外广阔世界的谦逊和敬畏情怀;灵异动物形象的塑造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深度书写,突出动物的"荒野品性"和自然与人类之间"通灵者"的角色特征,传达了作者文化反思和文明批判的价值立场;这些自然书写联系着作家对人类诗意栖居的哲学思考,折射出民族认同思想背景下作家对生态型游牧文明的深沉怀念。
- 丁琪
- 关键词:动物游牧文化诗意栖居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被引量:16
- 2005年
- 丁琪
-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文学美学隐喻
- 郭雪波小说中的魔幻与现实
- 2011年
- 郭雪波小说中的魔幻与作者的故土情结和族裔身份密不可分。科尔沁沙地的自然地理、蒙古族原始宗教文化、东蒙地区丰富的巫术鬼神风俗等,为其小说铺垫了魔幻文化底色;个体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中不断消解带给作者的忧患意识与惶惑感,草原生态恶化的现实,是魔幻叙事的指向,作者的拯救意识中暗含着欲望批判、找回民族神性信仰的努力;魔幻是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共生,它汲取现代中国文学中的隐性巫文化表达传统,同时这种魔幻风格对中国主流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有一种反哺作用。
- 丁琪包薇
- 关键词:魔幻生态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被引量:1
- 2009年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体现为作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诗意描摹和审美观照,强调天人合一、同生共荣、互养互惠的亲和关系,以及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继承的结果,同时又彰显出接受西方现代精神文明及人类终极关怀意识的现代特质;它虽不是自觉的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但却透露出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整体意识,而这恰恰孕育着中国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萌芽。
- 丁琪
- 关键词:现代特质生态伦理
- 三毛创作中的女性双重心理向度解析
- 2006年
- 三毛的创作中存在着拥抱世俗和彰显自我的双重心理向度及由此造成的双重艺术空间;从追踪女性心理轨迹的视阈看,作者在真实记录私人生活的同时也展现了她所属的性别群体的生存本相和心理现实。因为融入世俗人生与保持主体自我的矛盾共存,恰恰就是女性生命的真实历史和现实;另外,这二者的有机交融,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女作家三毛在现实中的心理困惑及其力求找到二者平衡点的艰难选择,也显示出女性生命欲求的多样性、心灵追求的丰富性及在现实中实践的艰难性和复杂性。
- 丁琪
- 关键词:三毛交融
- 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建构与妇女解放的互动被引量:4
- 2011年
- 近代中国民族危亡的特定历史条件造成了妇女与民族国家话语的结盟,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妇女解放运动的非独立性形态和主体被置换的男权话语主导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妇女解放单向度地被民族国家所掌控并以压抑与反抗的形式存在,实际上,它们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在双向互益的动态建构过程中形成了异质同构的关系;阶级意识的介入,使中国妇女解放与民族国家的表述发生本质意义转换,这种阶级论妇女观以强调妇女"阶级人"身份促进了妇女与一个新兴国家力量的融合,对当时广大女性发出了强有力的思想召唤,其理论盲区是同一阶级内部的性别政治没有被作为特殊问题提出来,是妇女与民族国家在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内在矛盾造成了这种女性主义话语的遮蔽。
- 丁琪
- 关键词:主体性异质同构阶级意识
- 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及其女性创作主题被引量:5
- 2005年
- 由于童年经历和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张爱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女性意识极其强烈的作家;她以女性特有的关照方式和性别敏感切入那个特定时代女性生活的内部,展示了她们不自主的卑微生存处境,再现了女性封闭、沉默匮乏、依附性等亚文化群体特征;张爱玲认为女性的这种群体悲剧一方面是根深蒂固的传统男权文化长期控制、压迫、引导的结果,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女性自甘为奴。作家这种深沉、严厉的女性内省意识,在五四以来的现代女性文学史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标志性意义。
- 丁琪
- 关键词:女性意识亚文化群体
- 论三毛创作的文化视野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三毛的流浪及其流浪中的精神漫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理念,决定了其创作的浪漫主义精神实质和异域猎奇的基本叙述形态;荒漠文明的书写是三毛全部作品中最突出的亮点,并由此支撑起了她的精神乌托邦,藉以表达作者对现代城市文明病的焦虑以及对物质与精神、文明与道德之间悖论性发展的文化思索;三毛创作中的多元文化叙述空间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也生动的呈现了作者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的民族文化认同。
- 丁琪
- 关键词:三毛文化视野民族文化认同
- 作为叙事类型的乡土小说
- 2010年
- 丁琪
- 关键词:乡土小说叙事类型文化诉求农业文明农村人口现代文学
- 消费喧哗中脆弱的“失语者”——从《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到《上海宝贝》中的天天被引量:4
- 2004年
- 《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与《上海宝贝》中的天天这两个不同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超越时空地表现出了明显的相似性,这使得他们具有了符号的阐释意义,即他们是与物化世界相对立的"精神性存在"的象征;而他们只能以"失语者"形象呈现出来,这是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和20世纪末中国相类似的文化语境及身处其中的都市"边缘青年"、"新新人类"共通的一种情绪体验;同时,由于作者所持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法的差异,人物形象的隐喻也不尽相同,这使得两个文本的立意有了高下之别。
- 丁琪
-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上海宝贝》文本比较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