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德胜

作品数:5 被引量:83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手术
  • 2篇肠癌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远端
  • 1篇远端胃
  • 1篇远端胃癌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手术
  • 1篇肾素
  • 1篇肾素-血管紧...

机构

  • 4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丁德胜
  • 3篇王荣寅
  • 1篇陈策
  • 1篇李海峰
  • 1篇刘牧林
  • 1篇王政宇
  • 1篇江涛
  • 1篇葛杰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淮海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CD64和MCP-1及RAAS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CD6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水平在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24例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感染35例,作为感染组,术后未感染189例,作为非感染组。结果感染组年龄、手术时间与非感染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组术后1、3、7 d CD64、MCP-1及血管紧张素2(Ang2)、血管紧张素原(AGT)、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随着年龄、手术时间增加及术后3 d CD64、MCP-1、Ang2、AGT、ALD、NE水平升高,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风险随之升高(P<0.05);感染组死亡患者术后3 d CD64、MCP-1、Ang2、AGT、ALD、NE水平高于生存者(P<0.05);术后3 d CD64、MCP-1、Ang2、AGT、ALD、NE联合预测术后感染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2,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联合预测的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84.00%。结论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患者CD64、MCP-1、RAAS相关指标水平明显升高,均于术后3 d达到最高峰,明确术后3 d各指标表达水平有助于临床预测患者预后情况,指导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
王政宇刘牧林丁德胜郭玉龙李海峰王荣寅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CD6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对比常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探讨应用常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5月—2016年12月收纳的6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常规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组,常规开腹手术组30例采用常规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30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记录2组患者各自术中情况、术后排气、导尿管留置时间等近期疗效指标,记录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追踪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开腹手术组,早期进行下床活动时间及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进食流质时间均早于开腹手术组,切口长度短,术后疼痛感评分低于开腹手术组,但住院费用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常规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组直肠癌手术患者近期疗效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腹腔镜组并发症更低,安全性高(P<0.05)。腹腔镜组患者在1年、3年到5年的随访中,总生存率均略高于常规开腹手术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腹腔镜组>60岁患者的存活比例为46.67%,高于常规开腹组20.00%(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直肠癌手术根治疗效显著,手术近期疗效优于常规开腹手术,肿瘤根治率较高,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患者可尽早进行下床活动。腹腔镜治疗直肠癌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高龄患者远期生存率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陈策王荣寅丁德胜
关键词:开腹手术腹腔镜直肠癌近期疗效
自制切口保护器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中应用切口保护器后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中不放置切口保护器)和观察组(术中放置切口保护器)各25例,观察2组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2例,占8.0%(2/25),对照组感染9例,占36.0%(9/25),2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1.4±4.64)d,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7.19±2.45)d,2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中应用切口保护器对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效果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江涛王荣寅葛杰丁德胜
关键词:阑尾炎切口感染
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0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6例,临床给予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6例,临床给予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术后对2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清除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分别为(25.4±3.1)枚和(23.1±4.3)枚,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相比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效果要好,且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下床时间快、并发症小等优点。患者临床治疗时应依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丁德胜
关键词:胃癌D2根治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