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明
-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3例HIV-1抗体不确定样本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吉安市53例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抗体检测不确定样本的初筛及补充试验结果,为HIV-1抗体不确定样本的实验室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吉安市53例HIV-1抗体检测不确定样本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试验带型分别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GICA)、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病毒载量试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3例HIV-1抗体不确定样本中有12例样本为混合带型,其余41例样本为单一带型且带型为P24的样本最多。混合带型样本和单一带型样本的GICA、ELISA、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D4+T淋巴细胞计数试验、病毒载量试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V-1抗体不确定的样本中,混合带型样本的阳性率极高,综合分析GICA、ELISA、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可辅助诊断,以便尽早采取防治措施。病毒载量试验为感染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李敏王平兴彭星荷匡志超黄光明
- 关键词:免疫印迹试验
- 吉安市2004年麻疹流行特征被引量:3
- 2006年
- 李梦军黄光明
- 关键词:麻疹
- 吉安市特定人群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观察
- 2004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吉安市幼儿和育龄期妇女的风疹抗体水平及免疫后效果。方法接种风疹疫苗和采用风疹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风疹血凝抗体(HI)。结果儿童和育龄妇女的自然感染率分别为5.19%和75.13%,接种风疹疫苗后无不良反应,儿童组抗体全部转为阳性,育龄妇女仅1例为阴性,几何平均滴度增高,接种疫苗后显著提升抗体水平。结论吉安市存在着较大数量的易感人群,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风疹流行,其中24.77%育龄妇女存在感染风疹导致CRS的可能;国产风疹病毒减毒株(BRDⅡ株)疫苗免疫原性效果较好,安全性高,适用于老区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大范围内推广使用。吉安市防治风疹的免疫策略具体是,首先对1~14岁人群进行普及免疫,同时对育龄期妇女进行选择性免疫,随后将风疹的免疫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 陈韦冰陈海平涂秋凤魏建国曾晓星周国华蒋红斌刘子东王勇张述琳黄光明王茹
- 关键词:风疹免疫效果
- 吉安市2001~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为指导吉安市消除麻疹工作,现对2001-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麻疹疫情和个案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led Live Vaccine.MV)接种率来自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人口资料来自吉安市统计局。
- 刘晓东黄光明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 2009年吉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2009年吉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评价疫苗的安全性,为建立预防接种安全监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AEFI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吉安市13个县(市、区)中的10个县共报告AEFI病例112例,报告覆盖率77%。接种后1d内发生AEFI病例84例,占75%。主要发生在12月份AEFI病例86例,占77%。结论接种针次的增多导致疑似异常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在实施接种时应尽量减少接种针次,从而减少疑似异常反应的发生率。
- 黄光明刘晓东徐小娟
- 关键词:AEFI
- 吉安市2007-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 2012年
- 目的做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吉安市2007-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吉安市2007-2011年AFP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74例,非AFP病例2例,AFP病例72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2007年报告15例,2008年17例,2009年10例,2010年15例,2011年15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37/10万、1.55/10万、1.085/10万、1.61/10万、1.61/10万。结论吉安市<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连续5年达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的指标要求(≥1/10万),保持了AFP病例监测系统较高的敏感性。
- 王晓斌刘晓东黄光明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流行病学
- 2010年吉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分析
- 目的:分析吉安市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探讨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吉安市2010年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2...
- 刘晓东黄光明
- 关键词:流行病学分析过敏反应疫苗接种
- 文献传递
- 吉安市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分析吉安市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探讨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吉安市2010年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259例,其中异常反应40例,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5.78/100万剂次(40/2534660)。接种后﹤2d出现反应的157例,占60.62%。临床损害以过敏反应为主,绝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结论吉安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疫苗接种是安全的。各年龄组儿童在接种疫苗后﹤2d是监测的重点。加强AEFI的监测,可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 刘晓东黄光明
-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江西省吉水县一起恶犬伤多人事件的调查处置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吉水县一起狂犬病犬伤多人事件处置效果,为今后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一起狂犬病犬伤28人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暴露人群进行规范处置。结果 28名暴露者经规范处置随访6个月身体健康,未发生狂犬病病例。结论应将一犬伤多人事件纳入传染病应急响应范畴。
- 王晓斌彭利民王志元黄光明刘进开
- 关键词:狂犬病
- 吉安市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 2010年
- 目的描述吉安市2008年麻疹流行情况,掌握我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为我市防治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吉安市2008年麻疹病例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吉安市2008年报告麻疹病例232例,有实验室诊断的病例63例,报告发病率为4.78/10万,无死亡病例。病例集中在5-10岁组为189例,占81.47%,主要为在校学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高峰,主要集中在3、4、5月,占全年发病数的80.60%。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06%。结论我市有的地方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复种麻疹疫苗不及时或没有接种,存在免疫空白应在春夏季节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麻疹防治工作,同时提示要进一步做好儿童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工作,有必要对托幼机构和小学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活动,以消除免疫空白,提高麻疹疫苗覆盖率。
- 黄光明曾淑妮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