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俊立

作品数:24 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企业
  • 4篇金融
  • 3篇政府
  • 3篇通货
  • 3篇通货紧缩
  • 3篇宏观经济
  • 2篇政府行为
  • 2篇乳品
  • 2篇乳品行业
  • 2篇金融加速器
  • 2篇金融加速器理...
  • 2篇凯恩斯
  • 2篇劳动份额
  • 2篇份额
  • 2篇风险防控
  • 2篇城镇化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对等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新型经济

机构

  • 23篇北京大学
  • 3篇河北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工商银行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防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北京视野信息...

作者

  • 23篇黄俊立
  • 3篇何二龙
  • 3篇何淼
  • 2篇黄玖立
  • 2篇周林新
  • 1篇李莹
  • 1篇张春华
  • 1篇俞飞

传媒

  • 3篇经济研究参考
  • 3篇乳品与人类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南方经济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方人口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科技与企业
  • 1篇财经政法资讯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中国农资
  • 1篇学术评论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LMDI-Tapio-GA-BP的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分析
2024年
基于IPCC-CLA法对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进行溯源测度、使用LMDI-Tapio法进行驱动因素分解和脱钩分析,采用ARIMA-GA-BP法预测2030年碳排放总量及驱动效果的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在2003—2019年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并且总体上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相对更高,城镇居民生活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增长是城乡碳排放差异扩大的主要来源。主要驱动因素的脱钩情况说明了城乡能源利用强度、能源利用结构、人口数量与居民消费碳排放的负向脱钩状态;城镇人均收入水平与居民消费碳排放在扩张性负连接和扩张连接之间呈现阶段性转换,乡村人均收入水平脱钩状态呈现出向弱脱钩转换的良好状态。在驱动因素的影响趋势中,城市人口的驱动作用将进一步上升,农村人口的驱动作用将进一步下降,能源强度的驱动作用将进一步下降。2020—2030年间城市直接碳排放和乡村直接碳排放预测将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但碳排放增长速率在2021年出现了峰值之后出现下降趋势,城市直接碳排放下降幅度较大,农村直接碳排放下降幅度相对较缓。收入和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效应明显,兼顾城乡统筹发展,并注重城乡的能源利用和农村地区消费模式的革新是促进居民消费碳减排的有效路径。
何淼何淼栾韶涵高慧张文霞黄俊立
关键词:LMDI
关于百年变局和世界经济形势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对国际形势特别是对世界经济形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不仅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2021年,学者主要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百年变局重要论述、关于“两个大局”重要论述和关于新型经济全球化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入研究。
黄俊立
关键词:国际经济
M2扩张与收入差距关系实证分析
2017年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过程中,社会问题不容忽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收入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拐点是2011年前后。虽然收入差距有所改善,但问题依然严峻。文章通过长期视角和短期视角分析收入差距原因,以泰尔指数衡量收入差距,通过M2曾站速度,控制资本回报率、劳动份额、城镇化、资本回报率、固定资产投资、GDP等因素,综合分析收入差距拉大原因并给出政策建议。
黄俊立何二龙
关键词:收入差距泰尔指数资本回报率劳动份额城镇化率
美元体系重构与人民币国际化机遇、挑战及应对
2025年
当前全球经贸体系和货币体系正在剧烈调整,美债风险上升动摇美元信用基础,贸易逆差收缩淤塞美元环流网络,经贸格局调整重塑美元结算体系,美元困境加速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但同时要看到,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在实体层存在实物流与货币流协同不足,技术与货币共生网络尚未建立;在金融层市场深度不够,在岸与离岸联动不足以及跨境清算网络效率不高;在制度层货币政策透明度和预期管理失序,法律体系跨境穿透力不够,地缘风险加速货币体系阵营化重组等挑战。未来,需统筹全球发展路径、国际循环网络、跨境支付系统和实体货币联动系统推进。
何二龙徐静黄俊立
关键词:经常账户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企业家——一个特殊的阶层?——中国企业家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特殊阶层
2007年
五月中旬,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了一份《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现状》调查掇告。调查显示,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企业家数量有较大增长。与企业家人数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企业家对GDP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企业家从无到有,从势单力薄到成为社会的强势群体,他们是否已经形成一个特殊阶层?
黄俊立
关键词:中国企业家企业家队伍强势群体GDP社会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中国森林碳汇效率的时空分异、驱动及响应特征
2025年
论文基于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超效率SBM-DEA、重心转移和标准差椭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及障碍度诊断模型测度并分析了我国省域森林碳汇效率及其时空演化分异趋势,以及新型城镇化对森林碳汇效率影响的时空及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时空特征上看,研究期内我国省域森林碳汇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空间特征符合东南高西北低的规律。新型城镇化对于森林碳汇效率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其作用强度随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有所增强,空间上呈现从东南沿海到内陆递减特征。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经济和土地因素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东部绝大多数省份则需要关注三者平衡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构建技术—资源—环境—社会的多元森林碳汇增效机制,拓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缩小东中西部在森林碳汇效率方面的差距,是有效增汇及实现碳中和的可行之路。
何淼何淼李莹李莹黄俊立
关键词:区域分异
找对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人
2004年
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什么人的钱都赚,充其量只能赚取非常少的一部分人的钱。
黄俊立
附加政府行为的金融加速器理论
自从19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随着各国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及先进信息处理技术的大量使用,真实经济越来越虚拟化,金融市场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这种“凸现”在强化金融市场传统的集聚和配置社会资金的功能...
黄俊立
关键词:金融加速器理论政府行为宏观经济波动可持续发展银行体制
数字交易水平、制造业范式变革对区域全要素碳绩效提升的影响
2023年
数字交易模式的井喷助推制造业范式变革,全要素碳绩效提高是产业结构转型下绿色经济发展的使然。基于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2013-2019年中国30省市全要素碳绩效,应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偏差校正LSDV模型及结构分位数模型等,检验数字交易水平、制造业范式变革对全要素碳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全要素碳绩效水平在样本期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性明显;数字交易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升全要素碳绩效水平,其驱动效会应随分位点的上升逐渐增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的上升会削弱数字交易水平对全要素碳绩效的促进效应;当前我国制造业范式变革中存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间的不协调因素,制约着数字交易水平对碳绩效提升作用的发挥。因此,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提升制造业在二产中的份额,增强制造业的科技化效应,以提升区域全要素碳绩效,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何淼何淼黄俊立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
金融加速器理论及其启示
1999年
自5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的研究开始成为经济学理论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从马科维茨等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产生、到70年代罗斯(Ross)套利定价模型(APT)和布莱克—斯科尔斯(Black—Scholes)定价公式的出现,金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但尽管如此,这一研究只是局限于金融市场本身,而且其研究方法也是微观的,没有涉及到任何宏观总量的东西。就在金融理论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先后向凯恩斯主义发难,使居于统治地位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摇摇欲坠。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凯恩斯理论里是没有金融市场的位置的。金融市场研究的进展和正统的宏观经济学所遇到的挑战似乎预示着二者之间会发生某种关系,而后来事实也的确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金融市场开始一步一步地"进入"到主流经济学中,并且成为当前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下面我们对这一研究的发展过程进行一下简单的综述和评论,并在"结束语"中尝试着用从这一理论中获得的启示对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问题作出一些解析。
黄俊立卢运珍
关键词:通货紧缩宏观经济模型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理论信贷市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