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 作品数:16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哈尔滨第二四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无晶状体硅油眼硅油取出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硅油眼硅油取出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无晶状体硅油眼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0只眼行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26只眼行非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缝线固定术,分别对术前术后的视力、散光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观察,所有术眼切口完全闭合,未发现晶状体移位,术后出血及眼压升高均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无晶状体硅油眼硅油取出与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临床效果可靠。 姜仕先 孙丹宇 黄丹关键词:硅油取出 折叠人工晶状体 探讨影响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眼压升高的因素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眼压升高的因素。方法:对选取病例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术后眼压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前房内反应(房闪)与术后第1 d眼压有相关性。结论:眼内粘弹剂的残留、小梁网滤过功能、血-房水屏障破坏可使老年性白内障眼术后眼压升高。 马新立 黄丹 张晓辉关键词:眼压 小梁网 血-房水屏障 LASIK术后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 2016年 Lasik术后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是一种见于Lasik术后1~5天罕见并发症。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有待进一步观察。1典型病例赵某,女,33岁,吉林省榆树市人。入院诊断:双眼复合近视散光。眼部检查:双眼睑无红肿,双眼角膜透明,前节组织结构无异常,眼底三面镜检查无异常表现。双眼视力减退15年病史。入院查体:双眼视力:右眼0.06(1.2×-5.0DS/- 1.25DC × 180)左眼0.06(1.2×-4.5DS/-1.ODC×15)。 陈章明 赵婷婷 黄丹 马新立关键词:LASIK 角膜非球面切削术的基质预留量对角膜形态稳定性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非球面LASI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普通LASIK)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角膜非球面切削术的基质预留量对角膜形态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非球面LASIK预留安全的角膜基质厚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非球面LASIK和普通LASIK两组,每组再按照预留基质多少分为350μm以上、300~350μm及280~299μm三组。不同术式两组术前各项指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博士伦Orbscan II检测术后1周,1个月,1年,3年及5年角膜前曲率及Q值。主要指标统计非球面LASIK与普通LASIK术后第1周,1个月,1年,3年及5年进行复查各组的角膜前曲率及Q值等变化。结果非球面LASIK比普通LASIK术后Q值的变化更小。眼球的角膜曲率变化在两种术式的术后三年检查中均没有显著差异。两组均未发现屈光回退及圆锥角膜的发生。结论与普通LASIK相比,非球面LASIK能保持更好的角膜非球面形态。两组术式在预留基质280μm以上时,均是安全的。 陈章明 赵婷婷 黄丹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非球面 Q值 角膜曲率 LASIK非球面切削治疗近视眼术后3年角膜Q值及曲率变化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非球面切削及普通切削术后3年的角膜Q值及曲率变化。设计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哈尔滨242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的患者155例(295眼)。方法 患者分非球面切削和普通切削两组,每组预留基质分为〉350μm(A组)、300~350μm(B组)及280~299μm(C组)三组。不同术式两组患者术前年龄、等效球镜度数、中央角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利用Orbscan II检测术后1周,1、6个月,1、3年角膜Q值及前表面曲率。主要指标角膜Q值及前表面曲率。结果 手术后3年时,非球面切削者三组角膜Q值分别是A组0.27±0.21、B组0.33±0.31、C组0.93±0.19;角膜前表面曲率分别是(39.6±1.17)D、(39.9±0.83)D、(37.9±1.51)D。普通切削者三组的角膜Q值分别是A组0.35±0.24、B组0.71±0.35、C组1.03±0.36;角膜前表面曲率分别是(40.2±0.98)D、(39.6±0.33)D、(37.3±1.8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3年的观察显示,与LASIK普通切削模式相比,非球面切削在预留基质300~350μm范围内能保持更好的角膜非球面形态。两组术式在预留基质280μm以上时均是安全的。 陈章明 赵婷婷 黄丹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非球面 Q值 角膜曲率 LASIK术后早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化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及术后早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厚度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年龄、术前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及激光光斑数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观察行LASIK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51例(102只眼)术前及术后1天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ASIK术后1天RNFL平均厚度明显高于术前(t=5.563,P=0.000)。视盘鼻侧术后1天RNFL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5,P=0.294),上方、下方及颞侧术后1天RNFL厚度均高于术前(t=3.591,P=0.001;t= 2.021,P=0.046;t=4.316,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ASIK手术前后RNFL厚度差值与眼轴长度呈中度正相关(r=0.432,P=0.000)。患者年龄、术前近视屈光度及激光光斑数量与LASIK手术前后RNFL厚度差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LASIK术后早期出现RNFL增厚,这种改变在视盘上方、下方及颞侧更为显著,且术眼的眼轴长度与增厚程度呈正相关;推测与术中负压吸引对视网膜造成的机械牵拉及眼压瞬间升高有关。 门洁 张晓辉 黄丹 陈章明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眼轴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对近视眼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对近视眼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近视眼患者98例(196眼),随机将其划分成参照组、研究组等两组,其中参照组49例(98眼)应用常规模式WFO的FS-LASIK治疗。研究组49例(98眼)应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恢复情况、角膜高阶像差[总高阶像差(HOA)、彗差(Coma)、球差(SA)]及调制传递函数值(MTF)。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屈光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效果较参照组优(P<0.05);研究组HOA、Coma、SA与术前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但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MTF增高程度较参照组明显(P<0.05)。结论对近视患者实施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治疗,对患者视力及视觉质量的改善效果较佳。 黄丹 张瑜 李伟 孙红关键词:角膜地形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视觉质量 早期圆锥角膜与近视的Orbscan Ⅱ角膜地形图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圆锥角膜的Orbscan II角膜地形图特点及敏感指标。方法应用Orbscan II研究23例(43只眼)早期圆锥角膜患者和25例(50只眼)近视患者角膜地形图的参数改变特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近视度数、散光度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地形图参数中: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前表面高度、角膜后表面高度、3.0 mm区不规则性(3.0 mm Zone Irreg)、5.0 mm区不规则性(5.0 mm Zone Irreg)在两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前表面高度、角膜后表面高度、3.0 mm区不规则性有助于区分早期圆锥角膜和近视患者,是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敏感地形图指标。 门洁 张晓辉 黄丹 陈章明关键词:角膜地形图 近视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58例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眼底改变。术后随访3~12月。结果术后视力、眼压、均较术前改善。并发症包括:术后一过性浅前房、角膜水肿、后发障。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黄丹 陈章明 郭春艳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小梁切除 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院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细菌的构成和对药物敏感情况的变化。方法对1964眼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白内障患者手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45.5%,主要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占98.32%。以表皮葡萄球菌(64.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2%)为主。92.2%的结膜囊革兰氏阳性球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耐药;大多数菌株对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有上升趋势。结论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细菌主要由表皮葡萄球菌构成,对红霉素和青霉素耐药;大多数菌株对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敏感;对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性有上升趋势。 黄丹 陈章明 郭春艳关键词:结膜囊 细菌培养 白内障 药物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