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动脉造影
  • 2篇造影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造影
  • 1篇电影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术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桥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造影分析
  • 1篇旁路术
  • 1篇缺损
  • 1篇主动脉

机构

  • 4篇深圳市孙逸仙...

作者

  • 4篇蒋澄
  • 4篇麻亮
  • 3篇袁旭春
  • 3篇王世德
  • 2篇邱翔
  • 2篇蔡震宇
  • 1篇徐松

传媒

  • 4篇现代医用影像...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动态电影诊断心肌桥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动态电影技术观测心肌桥及其下的壁冠状动脉在心动周期不同时相的变化,比较壁冠状动脉受压后狭窄率的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测值的差异,探索心肌桥的形态、位置、厚度与壁冠状动脉狭窄率的相关指标及其相对应的心功能变化,进一步评估心肌桥引起心脏突发事件的风险。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7-2011.12月我院8942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者中发现心肌桥病例630例,在行冠状动脉CTA前后一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者70例对照,采用多排螺旋CT动态电影技术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容积再现技术、最大密度投影技术观测心肌桥,比较动态电影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测值的差异;结合Philips Brilliance心功能分析软件计算心功能的变化。结果:64层螺旋CT动态电影技术诊断心肌侨及壁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造影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动态电影技术检出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p<0.05);卡方检验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心肌桥的存在对射血分数及左室容积并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CT动态电影技术为临床估测心肌桥的风险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邱翔蒋澄麻亮袁旭春王世德蔡震宇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
主动脉CTA诊断主动脉夹层合并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2012年
目的:提高影像医师在主动脉CTA中发现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意识。材料与方法:对2008.6-2012.5在主动脉CTA检查中意外发现的肺动脉栓塞10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主动脉CTA可以同时诊断主动脉夹层和肺动脉栓塞,在主动脉CTA前应仔细检查病人体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最经济的扫描模式可以减少漏诊。
邱翔蒋澄王世德麻亮蔡震宇徐松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
经胸超声下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及测量球囊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总结经胸超声下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及测量球囊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4例ASD行Amplatzer封堵术患者,年龄9—70岁,均在经胸B超(TIE)指导下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其中11例未经测量球囊测量,在超声指导下直接封堵。结果:球囊测量组13例,即刻完全封堵率92.3%。未经球囊测量,在超声下直接选用封堵器治疗11例,即刻完全封堵率90.9%。全组24例成功,技术成功100%,即刻完全全封堵率91.7%。其中各1例因选用封堵器欠佳,后改用更大型号封堵器封堵成功。随访2月-3年,未见残余分流及封堵器脱落,肺多血及右心房室增大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在TIE指导下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随着临床及超声经验的积累,可不完全依赖测量球囊,采用超声判断直接选择封堵器大小。
蒋澄袁旭春麻亮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器
两组260例冠状动脉旁路术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2007年
目的:回顾分析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的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资料,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进行评估。材料与方法:对两组不同时期26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术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包括X线胸部平片、生化、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是冠状动脉造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单支冠状动脉病变行旁路搭桥术下降6%,双支病变上升4%,三支病变下降5%,多支病变上升7%。合并高血压病或患有Ⅱ型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大。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能准确了解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和类型,对选择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王世德袁旭春蒋澄麻亮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术血管造影心脏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