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亚凤
- 作品数:163 被引量:638H指数:15
- 供职机构: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裸大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裸大麦由于营养价值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裸大麦种质资源分布范围广,各地区裸大麦资源遗传差异大,为多用途裸大麦育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本文从裸大麦种质形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及抗性育种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裸大麦种质相关的研究进展,发现我国裸大麦种质形态多样性丰富,同一地域的裸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基础较为狭窄;提出进行裸大麦育种时,应注重选择表型差异大、亲缘关系远的裸大麦种质做亲本。此外,前人通过抗性鉴定筛选了一大批抗性种质,为我国裸大麦抗性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但目前有关裸大麦抗性基因定位及其抗性机理的报道仍较少。
- 李赢刘海翠韩笑刘建石晓旭魏亚凤
- 关键词:裸大麦种质资源抗性育种
- 一种“冷蒸”的保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蒸”的保鲜方法,包括高温蒸煮、真空密封、杀菌处理、冷藏等步骤。本发明处理后的产品存放期可达1个月。具有良好的护色效果,并能提高“冷蒸”的糯性,保持其良好的食味品质。
- 刘建宋居易陈惠魏亚凤汪波杨美英
- 文献传递
- 淹水条件下不同麦秸还田方式对田面水氮磷及COD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通过盆栽模拟淹水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仅秸秆泡田、覆盖、秸秆混施8 cm、秸秆混施16 cm、秸秆混施24 cm和秸秆混施30 cm共7个处理,研究在不同麦秸还田方式下,秸秆泡田耕作过程中0~60 h田面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OD)动态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秸秆混施还田处理下,上覆水总氮浓度、硝态氮浓度和COD总体呈下降趋势。仅秸秆泡田处理上覆水总氮、铵态氮、总磷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覆盖处理(P<0.05),而覆盖处理总氮、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又显著高于不同秸秆混施深度处理。不同秸秆混施深度处理的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平均浓度均表现为秸秆混施30 cm处理>秸秆混施24 cm处理>秸秆混施16 cm处理>秸秆混施8 cm处理。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仅秸秆泡田处理和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上覆水总氮、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却显著降低了硝态氮的平均浓度;秸秆混施处理则显著提高了上覆水总氮和硝态氮的平均浓度,对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则无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应避免秸秆随意丢弃或覆盖还田,建议采用浅耕8 cm左右并延长泡田时间至2.5 d后再进行适当排水栽插,可有效减少稻季田面水径流养分流失和降低面源污染风险。
- 石吕薛亚光韩笑石晓旭魏亚凤杨美英刘建
- 关键词:淹水条件氮磷COD
- 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研究了大棚鲜食蚕豆在100 cm等行距、(130 cm+70 cm)宽窄行和(160 cm+40 cm)宽窄行3种行距规格下分别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的收益、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蚕豆间作黑塌菜表现为收益高、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蚕豆在较宽行距下间作莴苣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蚕豆间作豌豆表现为成本高、收益低、经济效益不理想。
-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汪波季桦
- 关键词:鲜食蚕豆大棚覆盖间作
- 均匀设计法优化元麦面条生产工艺被引量:2
- 2017年
- 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脂肪酶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和加水量5因素5水平对元麦面条品质的影响,并通过逐步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元麦面条生产工艺: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为20 mg/kg,脂肪酶添加量为15 mg/kg,谷朊粉添加量为8%,食盐添加量为3%,加水量为60%。在此优化条件下所得面条的综合评分最高,且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符合。
- 宋居易陈惠刘建魏亚凤王永强郝德荣
- 关键词:元麦面条均匀设计
- 用于沿江地区的元麦一次性施肥种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沿江地区的元麦一次性施肥种植方法,将元麦整个生育期所需的包膜掺混肥一次性使用后,相较于常规元麦种植方法,在产量和元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上有大幅提高,一方面,不会缩短元麦生育期,进而保证了元麦的正常生长...
- 石晓旭刘建石吕魏亚凤薛亚光韩笑李赢刘海翠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杨美英
- 江苏沿江地区大棚保护地夏季利用模式的效益及其评价被引量:1
- 2010年
- 以大棚"春提早黄瓜-晚秋莴笋"模式为对照,在该模式中分别插入种植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丝瓜、丝瓜+小白菜等作物,进行大棚保护地夏季利用模式的经济效益研究和可利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插入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丝瓜、丝瓜+小白菜后,大棚保护地每667 m2产值分别增加1015、865、3780和5829元;新增纯收益率分别为8.11%、6.22%、33.57%和55.15%;边际成本报酬率分别为2.15、1.93、2.46和2.72。利用大棚棚架种植丝瓜和棚架种植丝瓜并套种小白菜,为两种显著增收型的夏季利用模式。
-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李波
- 南通市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被引量:8
- 2004年
- 通过回顾南通市以农业专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其效果,分析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在南通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南通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对策:系统联动,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千方百计,积极培养多层次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人才;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进一步拓宽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Internet网络的作用,加速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的示范推广。
- 袁春新张庆国唐明霞韩娟陆娟魏亚凤
- 关键词: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
- 裸大麦苏裸麦1号原种生产技术被引量:1
- 2012年
- 从原种生产方法、单株选择、建立株系圃、建立原种圃等方面介绍了苏裸麦1号原种的生产技术,为此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 潘宝国江银荣魏亚凤顾志华
- 关键词:原种规程
- “元麦-稻”轮作体系短期温室气体排放及经济效益评价
- 2025年
- 为了精确估算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筛选合理的稻麦轮作模式,以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品种特性和茬口安排,建立了2种“元麦-水稻”轮作模式——苏裸麦2号-移栽南粳46(A)、苏裸麦2号-直播南粳5055(B)和2种“小麦-水稻”轮作模式——扬麦29-移栽南粳5055(C)、扬麦29-直播南粳9108(D),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10月进行CH4和N2O排放原位监测,对比分析不同轮作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特征,通过计算全球增温潜势(GWP)、温室气体强度(GHGI)和净增温潜势(GWPnet)全面评价筛选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的稻麦轮作模式。结果表明:不同轮作体系CH_(4)、N_(2)O排放以及温室效应差异显著,采用周年保护性耕作措施的B组合产量(比A、C、D组合降低0.86%~4.29%)和成本(28 619.42元·hm^(-2) )均最低,其产值和收益比“小麦-水稻”模式分别显著提高6.22%~10.11%和72.88%~73.18%(P<0.05)。周年CH4累积排放量、周年GWP、单位产量排放强度(GHGIY)、单位收益排放强度(GHGII)及GWPnet也表现为B组合最低,其周年GWP和GHGIY比A、C组合分别显著降低63.59%、46.42%和62.12%、44.02%(P<0.05),GHGII相比其他三个组合降幅为55.36%~69.01%(P<0.05)。此外,B组合显著增加土壤固碳量,GWPnet为-0.28 t·hm^(-2) (以CO_(2)-eq计),表现为温室气体的“汇”。综合考虑温室效应与作物产量及效益,苏裸麦2号-直播南粳5055组合温室效应相对最弱,产量稳定性相对较高,产值效益比较突出,可作为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稻麦轮作区低碳减排的主要轮作类型。
- 石吕石晓旭韩笑刘旭杰单海勇薛亚光刘建魏亚凤
- 关键词:氧化亚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