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东
- 作品数:24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药物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血管内支架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经皮氧分压和踝-肱指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 高继东王晓军郑明非
-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 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ASD患者,随机分组(每组样本容量90例),对照组给予胸骨正中开胸房间隔缺个损修补术治疗,试验组给予经胸小切口ASD封堵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2月,对比两组SF-36评分。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呼吸机停用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切口长度均显著比对照组短,试验组术后引流量明显比对照组少,试验组术后3 d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房前后径(LAD)均显著比对照组低,试验组术后3 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比对照组高,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比对照组(13.33%)低,试验组术后2月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小切口封堵术可有效改善ASD患者心功能,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疗效显著。
- 赵阳殷传军冯立锋高继东冯喆郑明非潘黎明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功能
- Tubeless和传统经剑突下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 评价Tubeless经剑突下胸腔镜术和传统经剑突下胸腔镜术治疗前纵隔肿瘤(Mediastinal tumo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胸外科2023年1月-2024年1月因前纵隔肿瘤采用Tubeless经剑突下胸腔镜术和传统经剑突下胸腔镜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Tubeless经剑突下胸腔镜组30例,传统经剑突下胸腔镜组30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最低SaO_(2)、术后清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PACU停留时间、术后1周、1月和6月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传统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长于Tubeless组[(17.02±3.23)min vs(31.33±2.21)min,P<0.01];传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Tubeless组[(5.90±1.96)d vs(9.31±2.26)d,P<0.01];传统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Tubeless组[(33417.17±1221.67)元vs(41887.53±1504.73)元,P<0.01];传统组术后1周、1月及6月VAS评分明显高于Tubeless组(P<0.05);Tubeless组总并发症6例,传统组总并发症19例,传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Tubeless组(P<0.01)。结论 Tubeless经剑突下胸腔镜术患者恢复更快,疼痛程度更低,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显示出Tubeless手术在提升患者康复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方面的明显优势。
- 张子晗冯喆冯立锋殷传军高继东郑明非
- 关键词:胸腔镜
- 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用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分析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IVCF)应用于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所导致的肺栓塞(PE)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1例行可回收型IVCF置入术患者(可回收型IVCF组)以及35例行永久性IVCF植入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永久性IVCF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情况和死亡人数。结果两组术后0~6周和7周至2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回收型IVCF组慢性血栓后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永久性IVCF组(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回收型IVCF置入效果好,且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永久性VCF组,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 高继东王晓军郑明非冯喆赵纲宋国成
-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 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对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修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对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对226例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的患者分为未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118例和行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修复及支架置入术、人工或自体血管搭桥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血管内膜硬化斑剥脱血管成型修复、动脉血管切开取栓和大网膜移植血流再通重建术)108例共两组,采用超声彩色多普勒和选择性血管造影进行检查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的缺血,分析创面的愈合情况(包括创面愈合时间、截肢率和复发率等)。结果(1)226例下肢动脉缺血形成的创面中足部感染或溃疡197例(87%,197/226),小腿皮肤慢性感染和溃疡29例(13%,29/226)。创面<1 cm者59例(26%,59/226),创面1~2 cm者77例(34%,77/226),创面2~5 cm者63例(28%,63/226),创面>5 cm者27例(12%,27/226);(2)226例行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阳性结果201例(阳性率89%,201/226),其中完全闭塞者48例(24%,48/201),重度狭窄者71例(35%,71/201),中度狭窄者82例(41%,82/201);(3)行选择性血管造影者192例,检测阳性结果为167例(87%,167/ 192),其中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闭塞或狭窄者23例(14%,23/167),髂外动脉+股动脉闭塞或狭窄者39例(23%,39/167),股动脉+腘动脉闭塞或狭窄者58例(35%,58/167),腘动脉下动脉血管闭塞或狭窄者47例(28%,47/167);(4)在108例下肢动脉血管再通修复重建的患者中,经皮腔内血管成形修复再通重建(PTA)及支架置入术32例(30%,32/108),人工或自体血管搭桥动脉旁路移植血管修复再通重建(髂-股动脉、髂-腘动脉、股-股动脉、股-腘动脉、股-胫前或后动脉)术36例(33%,36/108),动脉血管内膜硬化斑剥脱血管成型修复再通重建术25例(23%,25/108),动脉血管切开取栓再通术11例(10%,11/108),大网膜移植血流再通重建术4例(4%,4/108);(5)行和未行下肢动脉血�
- 王晓军宋国成王建宁张军高继东殷岳
- 关键词:下肢动脉缺血创面修复血管再通
-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术后影响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对比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及血液mir-576-3p、三叶因子3(TFF3)、白细胞介素32(IL-32)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8月北京市第六医院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4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给予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后心肺功能与血清mir-576-3p、TFF3、IL-32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4 d的肺炎、肺漏气、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与14 d的血清TFF3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32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14 d的全血mir-576-3p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的心率(HR)、术后14 d的HR、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三孔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能减少心肺功能障碍的发生,抑制mir-576-3p与IL-32的表达,促进TFF3的表达,有利于患者康复。
- 冯喆高继东郑明非殷传军冯立峰姚锐陈明国
-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三叶因子3白细胞介素32
- 经胸小切口封堵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对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PD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8)。观察组行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治疗,对照组行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肺动脉收缩压(SP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中输血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SPAP、MPAP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均<0.01)。术后1、6、12个月,两组患者LAD、LVD均低于术前(P均<0.05)。术前、术后SPAP、MPAP、LAD、LVD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21.43%,P>0.05)。结论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术治疗PDA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近期预后良好。
- 殷传军冯立锋冯喆高继东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近期预后
- 自体骨髓祖细胞移植对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中VE-钙黏附分子的影响
- 目的检测自体骨髓祖细胞移植前后下肢创面中 VE-钙黏附分子的变化特性,对自体骨髓祖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进行机理探讨,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3年6月~2006 年8月对199例下肢动脉缺血导致创面的...
- 王晓军宋国成王建宁张军高继东殷岳
- 关键词:下肢动脉缺血骨髓祖细胞
- 文献传递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预防肺栓塞44例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以及溶栓的临床资料分析。方法: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深静脉血栓的常规溶栓治疗。结果:(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左、右和双下肢分别为21、20和3例。静脉、股静脉到静脉、髂总静脉到股静脉以下、髂总静脉以上分别为9、19、12和3例。(2)所有滤器均成功置入,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可以有效的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 高继东王晓军宋国成王建宁
- 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取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北京市第六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静脉临床严重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常规组(81.67%),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早期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静脉严重程度较常规组低,P<0.05;两组患者静脉曲张复发、色素沉着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隐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大腿段血肿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腔内射频消融与泡沫硬化剂联合治疗,有着较高的临床效果,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郑明非高继东冯喆
- 关键词:泡沫硬化剂下肢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