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西沙必利治疗非溃汤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 1995年
- 西沙必利治疗非溃汤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赵江,高振英,常兰英(南阳市中心医院内科)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当前消化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往临床治疗中多应用胃复安、吗丁啉治疗,疗效一般且付作用多,我科自1994年10月以来应用西沙必利(cisapr...
- 赵江高振英常兰英
- 关键词:西沙必利疗效观察吗丁啉胃复安胃肠动力多巴胺
- 鸽饲养者与隐球菌病5例报告
- 1996年
- 鸽饲养者与隐球菌病5例报告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9)张怀宏,翟玉峰,高振英隐球菌病系新型隐球菌经呼吸道吸入肺而感染。该病原菌在鸽粪中大量存在,故隐球菌病与饲养鸽子关系密切。现报道近半年来我院所收治的5例隐球菌病。1临床资料5例患者男2例,女...
- 张怀宏翟玉峰高振英
- 关键词:隐球菌病流行病学
- 尼莫地平不良反应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的不良反应。方法:搜集2006年~2010年12月,年龄≤50岁的1级高血压病患者268例,尼莫地平片分别按90mg@d(甲组)、180mg@d(乙组)平均分3次口服,观察8周。每周登记其不良反应。结果:甲组发生不良反应的64例,占甲组病例的47.76%;乙组发生不良反应的113例,占乙组病例的84.33%。一个病例的不良反应可以有0~3项,在≥2项的不良反应病例中,甲组4例,占甲组病例的2.99%;乙组14例,占乙组病例的10.45%。大于1%的不良反应有:面红热175例(65.30%),皮肤瘙痒8例(2.99%),心悸8例(2.99%),腹胀5例(1.87%),肠鸣音减弱5例(1.87%),皮疹4例(1.49%),头痛3例(1.12%),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药的13例,占4.85%。结论:尼莫地平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大多数的不良反应较轻,无严重不良反应。
- 王一扬高振英
- 关键词:尼莫地平
- 辛伐他汀与血清转氨酶升高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辛伐他汀对血清转氨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382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总胆固醇血症、和(或)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依每例每日口服辛伐他汀量的不同分为10mg组219例和20mg组163例,观察6~32个月,平均17.6个月,定期检查血清转氨酶。结果:10mg组发生转氨酶升高的7例,占3.20%。20mg组发生转氨酶升高的6例,占3.68%。两组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例转氨酶的升高都是一过性的,升高值均<3.0×ULN。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10~20mg/d)辛伐他汀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出现一过性、孤立性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低,转氨酶升幅小。轻度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不需中断辛伐他汀的治疗,也不需频繁地检查血清转氨酶。
- 王一扬高振英
-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转氨酶原发性高血压
- 比索洛尔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片的药品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2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1-2级的患者,每日服比索洛尔片2.5mg,每周随访1次,如2周内血压未降至140/90mmHg以下,将剂量依次增至5mg、7.5mg、10mg,直至有效剂量或10mg剂量满8周。结果 61例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28.24%。其中,日服2.5~5.0mg与日服7.5~10.0mg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者有极显著差异(t=7.41,P<0.001)。因不良反应而停服比索洛尔治疗的26例,占12.04%。其中,日服2.5~5.0mg与日服7.5~10.0mg而停药所占比例比较,两者有极显著差别(t=4.78,P<0.001)。61例的药品不良反应中,发生在服用治疗剂量21日内的59例,占96.72%。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服比索洛尔治疗的26例中,发生在服用治疗剂量21日内的24例,占92.31%。结论比索洛尔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因药品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发生率均较高,且多发生在心血管系统,但多数均相对较轻、可耐受并可坚持用药治疗,或停药后较快恢复,说明比索洛尔应用较为安全。
- 王一扬王亦凡高振英
- 关键词:比索洛尔
- 非诺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症和高尿酸症的疗效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片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1~2级伴甘油三酯≥2.3mmol·L^(-1)患者151例,其中合并高尿酸血症83例,依高血压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维生素B_1片10mg,po,tid;治疗组非诺贝特片100mg,po,tid,均连续服药3个月。服药前及服药期满时各取静脉血检查甘油三酯及尿酸。结果:对照组中,甘油三酯在服药后比服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服药后比服药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甘油三酯和尿酸在服药后比服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01。观察组与治疗组服药后比较,后者的TG及UA降低程度较前者更明显P<0.01。结论:非诺贝特片治疗高血压痛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尿酸血症,具有治疗周期短、疗效好的特点。
- 王一扬王亦凡高振英
- 关键词:非诺贝特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