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新耀

作品数:23 被引量:141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西省级财政支农(农机)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叶螨
  • 6篇农药
  • 6篇朱砂叶螨
  • 5篇活性
  • 4篇提取物
  • 4篇田间
  • 4篇触杀
  • 3篇药效
  • 3篇植物源
  • 3篇生物活性
  • 3篇田间药效
  • 3篇农药残留
  • 3篇中农
  • 3篇风险评估
  • 3篇保护酶
  • 2篇熏蒸
  • 2篇熏蒸活性
  • 2篇亚致死
  • 2篇亚致死剂量
  • 2篇药剂

机构

  • 23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23篇马新耀
  • 10篇刘耀华
  • 10篇李生才
  • 10篇程作慧
  • 9篇李锐
  • 9篇王静
  • 6篇朱九生
  • 3篇李伟
  • 2篇曹挥
  • 1篇邢国芳
  • 1篇韩渊怀
  • 1篇章慧敏
  • 1篇张雁明
  • 1篇张魏斌
  • 1篇赵瑞

传媒

  • 3篇世界农药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农药科学与管...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瓜菜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种杀虫剂防治黄花菜蓟马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索高效防治黄花菜蓟马的有效药剂,开展了7种杀虫剂防治黄花菜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对黄花菜蓟马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其田间防效呈先增强后逐渐减弱的动态变化趋势,其中,30%多杀霉素·噻虫嗪悬浮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期最好,喷药后1~3 d的防效达>90%,药后7 d的防效仍>70%。可见,多杀霉素和噻虫嗪复配制剂宜作为防治黄花菜蓟马的首选药剂。同时,为减缓蓟马抗药性的发展速度,建议将呋虫胺、溴氰虫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唑虫酰胺、虫螨腈·唑虫酰胺以及金龟子绿僵菌这6种药剂作为交替使用的药剂用于黄花菜田花蓟马的有效防控,确保黄花菜持续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
刘娇宋程飞郭俊锋王静马新耀
关键词:黄花菜杀虫剂田间防效
60%呋虫胺·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苹果黄蚜的田间药效评价
2025年
为评价60%呋虫胺·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采用喷雾法测定了该农药在75、85.7、100 mg a.i./kg剂量下对苹果黄蚜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60%呋虫胺·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苹果黄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7 d,60%呋虫胺·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个剂量对苹果黄蚜的防效为93.3%~98.7%,药后10d的防效仍维持在90.0%以上。说明在防治苹果黄蚜时,60%呋虫胺·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可作为高效药剂在田间推广使用,推荐制剂用量为稀释倍数6000~8000倍(有效成分用量75~100 mg/kg)。
宋程飞郭俊锋刘娇马新耀
关键词:呋虫胺水分散粒剂苹果黄蚜田间药效
6种药剂对甘蓝小菜蛾的田间防效评价
2025年
为筛选安全高效防治甘蓝小菜蛾的药剂,采用喷雾法开展了6种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0%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SC与1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虫酰胺SC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表现最佳,施药后2、7d的防效分别达79%、89%以上,且对甘蓝作物生长及环境非靶标有益生物安全,建议推荐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且与不同杀虫药剂进行轮换使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维持持久有效的防治效果,以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并实现丰收。
马新耀郭俊锋宋程飞刘娇
关键词:小菜蛾杀虫剂田间防效
不同采样环节对黄瓜中农药残留测定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明确黄瓜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不确定性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山西省抽取的300个黄瓜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75种农药检出数量、检出率和超标率。结果显示,黄瓜样品农药检出率为97.3%,检出农药39种,检出率最高的农药为霜霉威;黄瓜中农药残留的种类和数量存在种植季节和种植地区的差异,一季度农药残留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大于二季度,南部地区的农药残留检出率和检出农药数量较中部地区高。综上所述,不同采样时间、不同采样地区和不同点数(村),黄瓜中农药残留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可能是由于各地独特的气候环境、种植环境的多样性、病虫害的区域性特征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用药传统所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结论对指导各地黄瓜农药残留的取样与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娇郭俊锋宋程飞王静朱九生马新耀
关键词:黄瓜农药残留不确定性
一种植物源杀菌制剂及在防治蔬菜枯萎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杀菌制剂,它包含如下重量/体积份的组分:两面针提取物10重量份,有机溶剂1‑2体积份,无菌水20‑30体积份。同时公开了该植物源杀菌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植物源杀菌制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两面针提取物10份...
程作慧刘耀华李锐曹挥马新耀李生才
文献传递
6种植物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及其保护酶的影响
朱砂叶螨个体小、繁殖快、种群密度大、危害严重,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化学农药起到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带来的诸多问题也日益严重,尤其是对环境和生态安全的影响。为筛选高效的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本试验采用玻片浸渍法测...
马新耀
关键词:朱砂叶螨触杀活性熏蒸活性亚致死剂量保护酶
文献传递
艾蒿精油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及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采用玻片浸渍法和熏蒸法测定了艾蒿精油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分析比较了亚致死剂量(LD_(10)、LD_(20)和LD_(30))和致死中量(LD50)处理雌成螨4、8、12、16、20和24 h后体内保护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2.0%的艾蒿精油触杀后,雌成螨24、48和72 h的死亡率分别为21.48%、27.41%和77.78%,LC50分别为23.03%、13.25%和0.35%;艾蒿精油对卵的熏蒸作用较对雌成螨更强,对卵和雌成螨的ID50和LD50分别为0.21和8.93μL/L。艾蒿精油处理雌成螨后,螨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被激活,过氧化氢酶(CAT)和蛋白酶活性被抑制。LD_(10)、LD_(20)和LD_(30)处理8 h时,SOD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43、2.29和2.60倍,POD的激活率分别为54.64%、31.96%和5.15%,CAT的抑制率分别为27.03%、20.46%和31.65%,蛋白酶的抑制率分别为21.53%、29.16%和45.09%。表明艾蒿精油对雌成螨的熏蒸作用可破坏体内保护酶的动态平衡和抑制蛋白酶活性,进而影响其正常生理代谢,对螨体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艾蒿精油对防治朱砂叶螨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马新耀刘耀华程作慧李锐李生才
关键词:朱砂叶螨生物活性亚致死剂量保护酶
我国茄子用药的登记现状分析及建议
2024年
茄子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严影响茄子的质量和产量。为明确我国茄子用药的登记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了茄子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并对茄子上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防治对象、剂型、毒性等进行了梳理分析。茄子上所登记农药多为杀虫剂,防治靶标集中于蓟马,其他害虫杀虫剂及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严重短缺,采收期用药受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通过分析茄子用药登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保障茄子生产过程中的用药安全,推动我国茄子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刘娇宋程飞王静郭俊锋马新耀
关键词:茄子农药登记
设施蔬菜高温闷棚技术规程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蔬菜高温闷棚的闷棚周期、高温闷棚技术措施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高温闷棚技术的应用。
王静马新耀刘娇李伟宋程飞丁超秦曙朱九生郭俊锋金静
5种植物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测定被引量:4
2016年
为筛选高效的植物源杀螨活性物质,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泽漆、牛至、车前草、龙葵和铁苋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 mg/m L时,铁苋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效果在24 h和48 h均极显著于其他4种植物(P﹤0.01),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3.63%和85.21%。根据初筛结果对铁苋进行不同极性溶剂的生物活性测定,得到氯仿提取物杀螨活性(48 h)极显著高于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P﹤0.01),校正死亡率为90.28%。进一步采用喷雾法对铁苋氯仿提取物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触杀时间的延长,LC50逐渐降低,在处理48 h时LC50最小,为2.81 mg/m L。由此可知:铁苋氯仿提取物有较高的杀螨活性。研究为开发高效的植物源杀螨剂提供理论依据。
马新耀程作慧刘耀华李生才
关键词:朱砂叶螨杀螨活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