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华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丽草蛉的滞育维持和贮存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丽草蛉的滞育维持及贮存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进入滞育状态的丽草蛉作为滞育维持对象,该滞育状态的丽草蛉处于预蛹期;2)将步骤1)中选取的丽草蛉置于滞育维持环境下,通过调控每天光照时长、温度两者的组...
- 李玉艳张礼生陈红印王孟卿刘晨曦高飞王曼姿韩艳华
- 文献传递
- 滞育七星瓢虫酰基辅酶AΔ11去饱和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FAD)是生物体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的关键酶,酰基辅酶AΔ11去饱和酶基因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本试验基于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滞育七星瓢虫中克隆得到酰基辅酶AΔ11去饱和酶基因全长,并命名为Cs FadΔ11(Gen Bank登录号:MF458996),该基因全长1447 bp,开放阅读框(ORF)1095 bp,编码36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2.99 k D,等电点(p I)为8.87,无信号肽。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s FadΔ11有3个组氨酸富集区和6个跨膜结构域,与膜翅目的内华达古白蚁Zootermopsis nevadensis同源性较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其时间表达模式,发现Cs FadΔ11基因在七星瓢虫初羽化、滞育诱导10 d、滞育诱导20 d、滞育初期、滞育后期、滞育解除期以及正常发育状态下均有所表达,且在滞育早期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滞育解除个体中。其整体表达趋势与相应时期脂积累变化情况基本相符,推测Cs FadΔ11基因参与七星瓢虫脂积累调控,并进一步影响七星瓢虫滞育。
- 韩艳华刘梦姚高飞王曼姿张洪志孔琳陈红印张礼生
- 关键词:七星瓢虫基因克隆滞育
- 滞育昆虫营养物质的积累、转化与调控被引量:25
- 2016年
- 滞育是昆虫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生存适应策略,营养物质的利用、积累和转化影响昆虫的滞育。滞育期间,昆虫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包括脂类、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内源营养物质呈特异性地积累或转化,保障了滞育个体在逆境中存活及滞育解除后发育的能量需求。外源营养物质对昆虫滞育的影响较复杂,其种类、丰度、质量能通过"食料-寄主-天敌"营养关系进行传递,影响昆虫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转化,改变昆虫的耐寒性、滞育率等,制约昆虫的滞育深度、滞育存活率。滞育昆虫营养物质积累、利用机制复杂多样,胰岛素信号通路-叉头转录因子以及激脂激素的调控效应在滞育诱导及营养物质转化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但滞育的系统性调控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任小云齐晓阳安涛韩艳华陈红印张礼生
- 关键词:昆虫滞育
- 国内外麻叶荨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5年
- 麻叶荨麻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为了加强对麻叶荨麻资源的全面了解,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我国本土麻叶荨麻资源,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麻叶荨麻化学成分、药用价值、饲料应用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 敖特根白音李运起韩艳华徐敏云李秋凤高立杰
-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用价值饲料应用食用
- 滞育七星瓢虫的代谢适应与抗寒性评价被引量:27
- 2015年
- 滞育是部分昆虫固有的适应逆境胁迫的遗传属性,七星瓢虫具有显著的滞育现象。本文以七星瓢虫雌成虫为试材,研究正常发育、滞育及滞育解除后3组处理试虫糖、脂、蛋白等关键代谢物质含量波动规律,总结滞育期间的代谢适应特点,解析其与过冷却能力的相关性,探索滞育对七星瓢虫逆境胁迫耐受力的促升效应,丰富七星瓢虫的滞育基础理论研究。利用物质干湿重差数法测定七星瓢虫的含水量;利用氯仿-甲醇(体积比为2∶1)法抽提除去自由水个体的脂肪;总糖、海藻糖、甘油、山梨醇及总蛋白的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利用SUN-II型智能昆虫过冷却点测定仪测定七星瓢虫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滞育组含水量(58.11%±6.55%)显著低于正常发育组(68.49%±2.26%)和滞育解除组(65.84%±4.02%)(F=8.15,P<0.01),滞育解除后含水量恢复至正常发育组水平;滞育组总糖(10.60±0.54μg/mg)、糖原(8.72±0.62μg/mg)、脂肪(173.66±19.01μg/mg)含量远远高于正常发育组和滞育解除组(F=46.57,P=0.0006;F=114.25,P<0.0001;F=8.48,P<0.01);滞育组总蛋白含量(49.20±3.80μg/mg)显著低于正常发育组(71.02±6.15μg/mg)和滞育解除组(69.45±4.66μg/mg)(F=46.57,P=0.0006);滞育组中海藻糖(1.31±0.27μg/mg)、甘油(1.74±0.50μg/mg)、山梨醇(9.84±3.02μg/mg)含量与正常发育组、滞育解除组无显著性差异(F=0.79,P=0.4946;F=1.33,P=0.3004;F=1.69,P=0.2387)。七星瓢虫在滞育条件下其过冷却点(-16.53℃±1.44℃)显著低于正常发育组(-14.07℃±1.33℃)和滞育解除组(-15.29℃±2.10℃)(F=13.47,P<0.0001),经过滞育低温驯化后滞育解除组过冷却点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滞育诱发七星瓢虫发生显著的代谢适应,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抑制新陈代谢进程;糖脂含量显著升高,保障滞育维持及解除后发育的能量需求;七星瓢虫滞育属糖原积累型;滞育个体过冷却点大幅下降,耐寒性
- 任小云张礼生齐晓阳安涛韩艳华陈红印
- 关键词:七星瓢虫滞育过冷却点含水量
- 一种天敌昆虫产品的包装袋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敌昆虫产品的包装袋,其包括前后两个包装面,前后两个包装面的一侧边一体成型;前包装面的另一侧边上端设置有挂钩,后包装面的另一侧边及顶部设置有密封边;沿前后两个包装面的底边的中部向外拉伸直至两个包装面一体成...
- 郭义张礼生陈红印刘晨曦王孟卿唐艺婷韩艳华
- 文献传递
- RNA干扰技术在昆虫滞育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滞育(Diapause)是昆虫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形成的一种固有的遗传属性,期间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并伴随着行为、生理活动和生化物质等的改变.研究昆虫滞育,一方面有利于对经济昆虫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能够为农业害虫的防控提...
- 韩艳华陈红印张礼生
- 关键词:滞育RNAI
- 七星瓢虫比较转录组测序及脂代谢分析
-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是一种优良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可捕食多种果树或农作物上的蚜虫,食量大,分布广,繁殖能力强.滞育是昆虫适应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遗传现象,利用昆虫滞育这一特点能...
- 张礼生韩艳华安涛任小云齐晓阳陈红印
- 关键词:七星瓢虫转录组测序脂代谢
- 一种丽草蛉的滞育维持和贮存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丽草蛉的滞育维持及贮存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进入滞育状态的丽草蛉作为滞育维持对象,该滞育状态的丽草蛉处于预蛹期;2)将步骤1)中选取的丽草蛉置于滞育维持环境下,通过调控每天光照时长、温度两者的组...
- 李玉艳张礼生陈红印王孟卿刘晨曦高飞王曼姿韩艳华
- 文献传递
- 烟蚜茧蜂滞育关联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aed是一种优良的内寄生性天敌昆虫,可有效控制桃蚜等多种蚜虫为害。通过调控温光环境可诱导烟蚜茧蜂进入滞育,既能提升子代烟蚜茧蜂的适应能力和寄生能力,又能显著延长天敌产品的货架期,促进天敌昆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烟蚜茧蜂的正常发育状态(ND)、滞育状态(D)及滞育解除状态(PD)进行RNA测序,改变并丰富了以往仅对正常和对照组进行分析的常规做法,重点研究只在滞育状态才特异表达、而在正常发育和滞育解除后无显著变化的转录组学波动规律。经分别构建正常发育、滞育、滞育解除样本组,再经RNA提取与纯化,c DNA合成,c DNA文库构建,文库质检合格后进行de novo双端测序,根据对9个样本的测序结果,获取unigene 40477个,获得ND组与D组差异表达基因458个,D组与PD组差异表达基因298个,进一步筛选出D组与ND及PD组显著差异、但ND组与PD组无显著差异的滞育关联基因59个,对后者进行了GO富集、KEGG通路富集等表达分析,根据功能注释发现这些滞育关联基因与自身防御、耐寒性、脂类代谢、表皮黑化、转录调控等途径相关,是影响烟蚜茧蜂滞育进程的重要调控和参与基因。
- 安涛张洪志韩艳华陈红印张礼生
- 关键词:滞育烟蚜茧蜂转录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