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婷
- 作品数:56 被引量:5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并探寻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和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对石家庄市1547名10~16岁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社会适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1±0.65)分,(3.70±0.69)分,P〉0.05]。②流动儿童群体中,女生社会适应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80±0.59)分,(3.63±0.69)分,P〈0.01];随着年级的升高,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总分呈下降趋势[(3.82±0.68)分,(3.72±0.64)分,(3.58±0.60)分,P〈0.01]。③流动儿童自我控制双系统中冲动系统对其社会适应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99,P〈0.01);控制系统对其社会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43,P〈0.01);流动儿童家庭亲子关系、学校同伴关系均对社会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79,β=0.092,P〈0.01);流动儿童所处群体性质与社会适应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社会适应无显著差异。流动儿童的自我控制、家庭亲子关系和学校同伴关系对其社会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陈晓军陶婷王利刚唐义诚张静怡樊春雷高文斌
-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自我控制
- 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被引量:60
- 2014年
- 目的:修订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MSC-S)中文版,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5个省的4462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78份。通过项目分析筛选项目,将总样本随机分半后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n=1990)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1988)。两周后,从总样本中选取716名青少年进行重测。结果:经过3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DMSC-S中文版有21个条目,分为控制系统(包含问题解决、未来时间观2个因子)和冲动系统(包含冲动性、易分心、低延迟满足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0.55%。双系统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得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RMSEA=0.06、NFI=0.92、NNFI=0.92、CFI=0.93)。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2,控制系统、冲动系统分别为0.74、0.80,5个因子分别为0.71、0.61、0.80、0.60、0.48;总量表的重测信度(r)为0.77,控制系统、冲动系统分别为0.64、0.75,5个因子分别为0.58、0.62、0.76、0.64、0.63。结论: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适合用于评估我国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
- 谢东杰王利刚陶婷樊春雷高文斌
- 关键词:自我控制信度心理测量学
- 班级氛围与初中生欺凌行为的关系:基于多层结构方程模型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索班级氛围、结交越轨同伴与欺凌行为之间在学生层面及班级层面的关系。方法:采用班级氛围量表、欺凌行为量表及越轨同伴交往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在海南地区6所初中的39个班级中对1422名初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1)班级氛围在学生层面及班级层面都对欺凌行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且结交越轨同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低层级中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班级氛围对欺凌行为的影响在班级层面比学生层面的解释力更高;(3)跨层级中介模型的拟合水平显著优于低层级中介模型,指示实际的班级氛围对于欺凌行为的预测更接近班级中的实际情况。结论:良好的班级氛围从学生层面和班级层面同时对欺凌行为起到抑制作用,并且通过抑制学生结交越轨同伴来抑制欺凌行为,其中班级层面因素对欺凌行为产生的影响效果更大且预测效果更好。
- 赵亮范增陶婷高文斌
- 关键词:班级氛围欺凌行为
- 初中生反刍思维与生活事件和学习价值怀疑的关系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在生活事件与初中生学习价值怀疑间的中介作用,为对初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3年3—7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来自广东、江苏及河北的930名初中生,使用学习价值怀疑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以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学习价值怀疑(r=0.18)、反刍思维(r=0.65)以及3个维度(强迫思考、反省深思、症状反刍)(r值分别为0.60,0.59,0.66)均呈正相关;学习价值怀疑与反刍思维(r=0.15)以及3个维度(强迫思考、反省深思、症状反刍)(r值分别为0.07,0.13,0.19)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反刍思维的症状反刍维度在生活事件与学习价值怀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9,95%CI=0.06~0.11);反刍思维的强迫思考维度在生活事件与学习价值怀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7,95%CI=-0.09~-0.04);在2条影响路径中,症状反刍的影响力更强,2条影响路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效应值为0.15,95%CI=0.11~0.20,不包含0)(P值均<0.05)。结论初中生生活事件既可以通过症状反刍正向预测学习价值怀疑,又可以通过强迫思考负向预测学习价值怀疑。应积极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在初中生经历生活事件时及时介入、减少基于症状的反刍,提高学习积极性。
- 许静樊春雷王利刚陶婷高文斌
- 关键词:反刍思维生活变动事件精神卫生
-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量表的编制与效度、信度初步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编制可以准确评估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频率和特征的量表,并检验其效度、信度.方法:参考国外相关研究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形成15个条目的网络同一性实验量表(OIES)草本.以来自全国6个省份的2444名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为施测对象,采用t检验法、相关系数法及因子分析法进行条目筛选,并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及Cronbach α系数分析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通过3种方法的分析和筛选后,5个条目被删除,最终形成10个条目的问卷.对保留的10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分为积极外在、消极内在和积极内在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22%,因子载荷在0.59~0.86之间.将3因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较好(x2 =229.07,df=32,GFI=0.96,RMSEA=0.08).量表及各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在0.68~0.80之间.结论: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可以有效地测量青少年网络自我同一性实验频率和特征.
- 张玥王利刚谢东杰陶婷高文斌
- 关键词:青少年信度心理测量学
-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夏、福建两省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共138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自我同一性量表。结果:不同自我同一性地位的网络成瘾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同一性对网络成瘾有一定的预测力,建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可以抵制网络的诱惑,减少网络成瘾。
- 李钰娜王利刚谢东杰陶婷高文斌
- 关键词:网络成瘾自我同一性青少年
- 学龄前儿童焦虑与母亲心理灵活性的关系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考察母亲心理灵活性与学龄前儿童焦虑的关系以及儿童是否独生子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招募3~7岁学龄前儿童的母亲387名,其中独生子女占47.8%。采用接纳与行动量表第二版(AAQ-Ⅱ)、儿童焦虑量表(SCAS)进行调查。结果:分组回归结果显示,AAQ-Ⅱ得分与学龄前独生子女的SCAS总分及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4个维度得分负向关联(β=-0.27、-0.25、-0.18、-0.22、-0.34;均P<0.05),与学龄前非独生子女的SCAS总分及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强迫-冲动障碍和广泛性焦虑5个维度得分负向关联(β=-0.45、-0.37、-0.37、-0.38、-0.33、-0.39;均P<0.001);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AAQ-Ⅱ得分与SCAS总分的回归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心理灵活性越低,则学龄前儿童焦虑水平越高;非独生子女学龄前儿童焦虑更容易受到母亲心理灵活性的影响。
- 张炳坤樊春雷王利刚陶婷高文斌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焦虑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
- 职业压力对律师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自我调节疲劳的中介作用和健康素养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24年
- 背景 律师是压力较大的行业之一,然而国内关于律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较少。既往研究表明律师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状态、自我调节疲劳、健康素养具有相关性,但缺乏对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 探讨职业压力对律师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及自我调节疲劳和健康素养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2022年5—6月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7家头部中资律所中的660位律师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包括自编人口学问卷、律师职业压力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调节疲劳量表(SRF-S)和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快速评估调查问卷(HLSRAQ)。采用逐步回归法探讨自我调节疲劳在律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态间的中介作用,使用Bootstrap法检验自我调节疲劳的中介效应。采用PROCESS 3.4中的模型5探讨健康素养在律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态间的调节中介作用,使用Bootstrap法检验健康素养的调节中介效应,进一步进行简单斜率检验调节作用,并分析不同健康素养水平下职业压力对律师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656份,有效回收率为99.39%。律师职业压力、SCL-90、SRF-S、HLSRAQ得分为(106.9±34.8)、39.0(15.0,84.0)、(39.4±10.0)、(13.9±3.7)分。逐步回归法最终结果显示,律师职业压力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状态(β=0.36,t=13.40,P<0.01),自我调节疲劳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状态(β=0.55,t=20.32,P<0.01);Bootstrap法结果显示律师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的总效应、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的95%CI均不包括0(P<0.01)。调节中介作用分析表明,律师职业压力与健康素养的乘积项对心理健康状态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2,t=-2.00,P<0.05),Bootstrap法结果显示律师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的间接效应的95%CI均不包括0(P<0.01);进一步简单斜率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健康素养水平下,律师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状态正向预
- 韩焕霞樊春雷王利刚陶婷高文斌
- 关键词:律师心理健康中介作用
- 不良生活习惯改变过程中时间观念和意志努力的关系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了解个体在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时间观念和意志努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验取样法,通过对某高校230名在读研究生历时21 d的追踪调查,获取被试每日在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过程中付出意志努力及完成情况的数据,并事先采用津巴多时间观念量表测量被试的时间观念.通过多层线性模型(HLM)的分析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在连续21 d时间内,被试的意志努力呈下降趋势,该变化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总分为(5.63±2.62)分,t=-5.590,P<0.01].意志努力和5种行为目标(早睡早起、坚持运动、控制饮食、保持阅读、控制上网)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方面来看,男性在改变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付出的意志努力明显大于女性(t=2.743,P<0.01).在时间观念上,享乐主义时间观和未来时间观均与意志努力存在负相关,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04,P<0.05;t=-2.393,P<0.05).宿命主义现在时间观与未来时间观对意志努力的变化趋势有调节作用,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1;t=-2.400,P<0.05).结论 在习惯建立的过程中,被试为行为改变付出的意志努力会逐渐下降.宿命主义现在时间观和未来时间观的被试意志努力呈现更快的下降.
- 罗盘王利刚陶婷樊春雷高文斌
- 关键词:多层线性模型
- 自我调节疲劳在领导风格对青年职工工作满意度影响的中介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在青年职业人群中,探讨自我调节疲劳在领导风格对工作满意度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领导行为描述问卷、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及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某国企723名青年职工进行调查。结果全体青年员工工作满意度评分为(3.78±0.69)分,其中31岁及以上的较30岁及以下的工作满意度更高(t=-3.246,P〈0.01),且在性别与学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工作满意度与领导风格呈正相关(r定规=0.210,r关怀=0.272),与自我调节疲劳呈负相关(r=-0.333)。领导风格定规维度(β=0.227,t=2.659,P〈0.01)、关怀维度(β=0.270,t=5.035,P〈0.01)均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R^2=0.098)。自我调节疲劳程度较高条件下,关怀维度的领导风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更大(β=0.266,t=4.929,P〈0.01);定规维度的领导风格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作用则受到了性别的影响(t=-5.154,P〈0.01)。自我调节疲劳在领导风格预测工作满意度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且在关怀维度的领导风格预测工作满意度时,起到的中介作用强度更大(效果量关怀=0.317,效果量定规=0.268)。结论领导风格影响工作满意度,且自我调节疲劳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通过干预自我调节疲劳有助于提高青年职工的工作满意度。
- 王佳樊春雷王利刚唐义诚陶婷高文斌
-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