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雯 作品数:26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兵器科学与技术 更多>>
烧伤患者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及抗感染用药的探讨 2013年 目的了解烧伤住院患者肠球菌的分离情况并监测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烧伤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68株肠球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结果在168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17株,屎肠球菌46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占所分离肠球菌的97.O%。对高剂量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粪肠球菌在40.0%以上、屎肠球菌大于68.0%,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屎肠球菌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分别为52.3%、65.1%,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结论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屎肠球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提示临床在治疗此类菌感染时要明确菌种,根据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刘静 刘平 陈雪雯关键词:烧伤 肠球菌 耐药性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 2010年 李桂珍 刘亚红 李建军 陈雪雯关键词:着色芽生菌病 皮肤 进行性增大 受伤部位 结节 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与二胺氧化酶活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与二胺氧化酶活性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进行半定量检测。采用GENMED血液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 302例荨麻疹患者中有162例患者至少对1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53.8%,其中对2种食物过敏59例占19.54%,对3种及以上食物过敏26例占8.60%;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荨麻疹患者组二胺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食物不耐受阳性组与食物不耐受阴性组二胺氧化酶活性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多重食物不耐受现象,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与二胺氧化酶活性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起协同作用。 李桂珍 赵宏丽 赵俊芳 张敏 陈雪雯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食物不耐受 二胺氧化酶 天津4000例皮肤真菌病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解天津及周边地区浅部皮肤真菌病的感染情况,我们对2009年收集的4000例真菌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病种及病原菌分析报道如下。 李桂珍 刘亚红 陈雪雯关键词:浅部皮肤真菌病 病原菌分析 酶法与酶电极法检测血糖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2 2011年 血糖检测是检验科重要的常规检测项目,在糖尿病诊断、指导临床用药、发现低血糖昏迷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选择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IOSENC—lineClinic葡萄糖乳酸分析仪对50例血标本的血糖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王蓉 李桂珍 陈雪雯关键词:葡萄糖 氧化酶法 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OX40 mRNA/OX40L mRNA及抗C1q抗体的检测及其诊断效能评价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OX40 m RNA/OX40L m RNA表达水平及抗C1q抗体水平,并对3项指标诊断LN的效能进行评价。方法选择40例LN患者、40例非LN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者,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OX40 m RNA、OX40L 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C1q抗体。同时,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并检测抗ds DNA抗体、肌酐、补体等。结果 LN组PBMC中OX40 m RNA、OX40L m 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4)×106拷贝/μL和(4±3)×103拷贝/μL,显著高于非LN组[(4±3)×106拷贝/μL和(2±2)×103拷贝/μL]及正常对照组[(4±2)×106拷贝/μL和(2±1)×103拷贝/μL](P<0.05)。LN组抗C1q抗体水平为(9.11±2.46)ng/m L,显著高于非LN组[(3.12±0.97)ng/m L]及正常对照组[(1.12±0.33)ng/m L](P<0.05)。LN患者OX40 m RNA的表达水平与抗C1q抗体、肌酐及SLEDAI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69、0.75、0.67,P<0.01),OX40L m RNA的表达水平与抗C1q抗体显著相关(r=0.58,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OX40 m RNA诊断LN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3、0.733、0.918,均优于其他指标。结论外周血OX40 m RNA及抗C1q抗体水平与LN活动度相关,这2项指标在LN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OX40 m RNA有望成为诊断和监测LN的良好指标。 赵俊芳 李桂珍 陈雪雯关键词:OX40/OX40L 抗C1Q抗体 两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IFA)检测抗dsDNA抗体的特点及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 91例SLE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83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35岁(标准差14.5岁)。50例健康对照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29岁(标准差6岁)。对他们的血清采用全自动定量ELISA和IFA检测抗dsDNA抗体,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对SLE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SLE组全自动ELISA和IFA检测抗dsDNA抗体的灵敏度分别为71.4%和49.4%,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FA作为抗dsDNA抗体检测的经典方法较为直观,但需要荧光显微镜及较丰富判断经验的技术人员;而全自动ELISA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并可通过吸光度值来评价患者体内抗体的浓度,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可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李桂珍 赵俊芳 赵宏丽 张彤 陈雪雯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双链DNA抗体 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2011年 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作为检测肾功能的一种新的内源性标志物,近年来受到临床上的高度重视[1]。它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GFR)的指标,如菊粉清除率,同位素标记物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等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稳定、可靠、方便。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2]。本文简要介绍CysC的特点,重点介绍其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 李桂珍 陈雪雯关键词: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β2-微球蛋白检测对SLE疾病活动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β_2-微球蛋白水平检测对SLE疾病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SLE患者及50例对照的血标本,对其血清β_2-微球蛋白、C_3、C_4等指标进行检测。 李桂珍 赵俊芳 陈雪雯 王蓉关键词:SLE 微球蛋白 UGT2A3差异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UDP-葡萄糖醛酸糖基转移酶(UGT)家族成员UGT2A3的差异表达在结直肠癌(CRC)发生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集(TCGA)中共下载了9个CRC数据集。采用R语言分析UGT2A3在CR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在TCGA中根据UGT2A3的表达水平,在所有样本、正常组织、癌组织样本中分别选取表达最高和最低的前20例样本,比较免疫细胞丰度和免疫富集评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表达miRNA,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通路富集分析。结果UGT2A3在所有9个数据集的CRC组织中均明显下调。与UGT2A3高表达组相比,UGT2A3低表达组的ImmuneScore、EstimateScore和StromalScore得分明显较高,且免疫细胞丰度较高(记忆B细胞除外)。在正常组织中,UGT2A3的差异表达主要影响癌症相关通路,而在CRC组织中主要影响代谢途径。miR-194-2、miR-224和miR-551b在所有分组中均显著差异表达,其被认为是CRC中潜在的UGT2A3上游调控基因。结论UGT2A3、miR-194-2、miR-224和miR-551b可作为CRC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李宏峰 赵俊芳 陈雪雯 宋林 部楠关键词:MIRNA 结直肠癌